打开APP
访寺记|飞来峰下探寻古迹,灵隐寺内寻觅禅意
汪小红
2024-10-09 10:35:29

人生如梦,万事如烟。

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前十年混迹于传媒的江湖,夜晚辛勤熬夜,白昼忙碌奔波;后十年来,投身工程营销,虽成果未显,但日夜承受高强度工作,亦夜不能寐。

山一程水一程,常年累月的四处出差奔波,身心备受煎熬,恐怕久积成隐疾。

是需要放空,重启一下自己了,寻一方净土,让心灵得以片刻的宁静。

于是,我踏上了探访千年古刹——灵隐寺的旅程,以期在古老的梵音中,寻觅内心的宁静与禅意。

灵隐寺,坐落于杭州市西北的飞来峰下,其名字本身就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步入山门,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来到了一个静谧的世界。古木参天,绿意盎然,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佛光普照,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步入大门,千年古刹的肃穆气息扑面而来,确实是个参禅悟道的好地方。

沿着青石小径,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大雄宝殿。大殿前诺大的香炉内香烟袅袅,殿内佛像庄严,信徒们虔诚地跪拜,祈求着内心的平安与宁静。

恰逢周末,四面八方赶来朝圣的善男信女们手举清香,把殿门围的水泄不通。包内的一盒被寺门口商贩推销的檀香,因人群拥挤而没法拿出,只好默默地站在一旁,感受着这份庄严与神圣。

在这里,人与佛的距离仿佛拉近了,每一位双手合十念念有词的芸芸众生,好似与佛都攀上了亲戚,祈求独享佛的偏心和关照。

没有过多的祈求,也漫无目的,走到哪算哪吧!

参访完大雄宝殿后,信步来到了济公殿,门上落了两幅牌匾,一副为“游戏神通”,另一副为“济公殿”,无论是大雄宝殿还是济公殿,都蔚为壮观,香火鼎盛。灵隐寺这个千年古刹,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前去游览,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王安石任职鄞县地方官期满,返乡途中路过杭州,写下了《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无独有偶,白居易说:“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这句话,表达了白居易对余杭郡自然风光的赞美,特别是对灵隐寺的特别推崇。余杭郡,即今天的杭州市,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的美誉。白居易在这里找到了一片远离尘嚣的净土,灵隐寺的清幽环境为他的心灵提供了栖息之地。

白居易在经历了江州司马的职务后,对官场的黑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也促使他转向山水之间寻求心灵的慰藉。白居易在灵隐寺的生活,虽然只是他一生中的一小段时光,但对他个人来说,却是一段重要的心灵历程。在诗作中多次赞美灵隐寺,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情感。

在他的另一首诗《灵隐寺》中:“峰前峰后寺新合,岩下岩头路欲平。塔影远连灯火寺,河声遥接海潮声。”这里,他描绘了灵隐寺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和谐融合,以及寺庙在夜晚中的宁静与祥和。

我等凡夫俗子,没有如此豪情诗意,只是深入古刹,闹中取静,静一静,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罢了。

从白居易的古诗中挣脱出来,继续往前走,回头看见济公殿门口长长的两排人,摆成“一字长蛇阵”,原来是灵隐寺法物流通处在售卖十八籽手串。排了半小时,给家人“祈求”了两串,也算表个心意。

漫步在寺内,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千年前。那时,灵隐寺的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诗人杜牧曾游历至此,留下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千古绝唱。

来灵隐寺前查阅资料获悉,有一对闻名遐迩的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这是对人生的一种顿悟,一种超脱。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若能万事只求半称心,便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

然而,也许是我眼拙,游遍整个灵隐寺也没能看到那副对联。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一年”,不知不觉,已到了午后,是该返程了。

走出灵隐寺,心中充满了感慨。人生如梦,万事如烟。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都需要一个让心灵栖息的地方。

而灵隐寺,正是这样一个地方。

在这里,我们可以放下世俗的烦恼,寻求内心的宁静。(文/汪小红)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