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主义理论在不断汲取国际关系理论精华的过程中,先后进入旧区域主义理论、新区域主义理论阶段。进入21世纪,区域主义理论在非西方导向和比较转向之下既取得进展,也存在不足。区域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可以为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提供新思路。
区域主义理论的非西方导向
随着一些西方学者开始意识到并批判核心—边缘结构对非西方世界知识生产的压制,阿米塔·阿查亚和巴里·布赞发起了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建设项目,区域主义理论在非西方导向下不断深入发展,为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提供了资源。
规范本土化、规范辅助性理论与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西方主流理论对规范传播的一般假定,是由西方主导的国际规范为非西方国家提供基本标准。作为建构主义学者,阿米塔·阿查亚提出规范本土化和规范辅助性理论,探讨作为施动者的地区行为体对国际规范的影响。规范本土化被界定为“本土行为体对外来观念的积极建构”,跨国规范在本土行为体的建构下面临被抵制、本土化和规范移位的情况。而规范辅助性被界定为“本土行为体创设规则的进程”,本土行为体通过辅助性规范挑战、抵制跨国规范或支持与巩固大国观念。两种规范理论均强调本土行为体的能动性以及提供规范的不同发展演进路径,为区域国别学的规范研究提供了理论工具。
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与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与传统的英国学派对国际安全的研究停留在全球层次并且存在较强的“欧洲中心主义”不同,新一代英国学派学者巴里·布赞和奥利·维夫将研究重心转向地区层次,提出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由于大多数威胁在近距离传播比在远距离传播容易,因此安全相互依赖通常会组合成以地区为基础的群体,即安全复合体”。区域安全复合体理论阐释了区域安全的表现形式、核心变量和发展走向,为区域国别学的安全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引。
多元多维文明观与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与塞缪尔·亨廷顿所持的文明冲突论不同,彼得·卡赞斯坦的多元多维文明观从文明的角度阐述了共同体构建的内部差异性与松散聚合性。卡赞斯坦指出,共存于现代文明系统中的文明是多元的,内部各存歧见、相互竞争的文明又是多维的。卡赞斯坦的多元多维文明观强调文明由多元行为体、多元传统和多元实践造就,文明互动可能导向接触、交往或冲突。多元多维文明观有助于研究者理解不同区域与国别之间的文明形态,为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提供了文明视角。
实践理论与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进入21世纪,国际关系理论出现“实践转向”,实践成为理解区域主义的新视角。实践理论的代表性学者认为,“共同体”的本质是实践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积累的经验知识,即实践定义的背景知识,成为行动者采取某一种行动而非另一种行动的依据。实践理论对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所依赖的表象知识及其单一行动逻辑提出了质疑,开拓了非西方理论创新的合法性空间。实际上,不同区域国别均具有不同实践共同体形式,深入探讨区域国别实践共同体形式的背景知识,解释区域国别的行动逻辑,将为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提供路径指引。
区域主义理论的比较转向
推动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同时,阿米塔·阿查亚等学者逐渐意识到超越“非西方”与“西方”二元对立的重要性,呼吁建立“全球国际关系学”。区域主义理论在全球国际关系学的影响下出现了比较转向,为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区域制度的比较与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阿米塔·阿查亚等人通过对区域国际制度进行观察和比较,认为能够解释区域制度差异的有以下七个变量,即合作问题的类型、行为体的数量、意识形态与认同、体系和次体系中的权力分配、国内政治的稳定性、跨区域机制和非国家行为体的影响、历史记忆和路径依赖。区域制度是区域主义理论分析的经典议题,对区域制度的比较可为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提供比较方向。
区域化的比较与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有学者将区域化和四个主要独立变量假定为理论分析的因变量与自变量,建立比较区域化的理论框架。区域化被界定为“一个明确但不一定正式的制度化过程,即各参与者在国家层次对政策、身份进行调整,从而在区域层次形成新的集体优先事项、规范和利益,并且可能演变、解散或停滞的过程”。主要的自变量分别是开始区域化进程的理由(起源),区域化进程的运作方式(功能),在这一进程中起作用的思想或情感因素(社会化),以及区域化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影响)。相比正式的制度形式,区域化更能体现去中心、多样性的区域合作进程,为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提供了比较线索。
区域主义扩散及供需机制的比较与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有学者按照两种社会行动逻辑(结果性逻辑和适当性逻辑)划分了七种扩散机制,即强迫或强制、正面激励和负面制裁、规范社会化和说服、竞争、经验学习、规范效仿和照搬模仿,并按照扩散驱动主体的不同把它们分成直接影响机制(发送者驱动)和间接效仿机制(接受者驱动)。区域主义供需理论认为,安全相互依赖和对政权稳定性的追求孕育了区域主义的功能性需求。地区精英为回应公众舆论而推进的区域身份建设,可为区域一体化提供供给,扩散机制则促使相关制度设计在地区之间实现扩散。区域主义扩散机制与区域主义需求—供给—扩散理论,重视区域的内生要素与区域之间的联系,试图为区域主义的比较提供依据,有助于扩大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的比较视野。
区域主义理论构建展望
尽管区域主义理论积极构建基于非西方经验的国际关系理论,促进非西方经验与西方经验对话,但从根本上讲,仍建立在西方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之上。
区域主义理论试图走出西方中心主义、突出地方性知识,但若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全球背景和比较情境中,一定程度上会陷入“左支右绌”的困境。区域主义理论延续的是国际关系学的理论构建路径,采用的是西方经典科学观影响下的寻求关键因果律的知识生产方式。区域主义理论提炼的区域概念与比较要素,归根结底仍归于西方学术界的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术思想。在寻求普适性的西方理论话语影响下,即便是全球国际关系学的主要倡导者也认为区域主义理论必须具有全球范围内的解释力。简而言之,西方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无形之中制约着区域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学科交叉不足、学术思想多元化不足、学术话语包容性不足的困境。
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不仅要求学术界理性对待西方知识霸权,而且应着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作出贡献。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应融合国际关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优势,从共建“一带一路”不同区域与国别的具体情境中拓展理论生成模式,形成“交叉学科”特色。区域国别学理论的发展应当结合中国国际关系学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系、道义、共生的探索经验,挖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区域知识,与既有的区域规范、区域安全、区域文明、区域实践理论以及区域比较方法进行对话,体现“学术思想”的多元化。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应承认理论的有限普适性,自下而上、兼顾差别地构建区域国别知识叙事体系,展现“学术话语”的包容性。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