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聂爱蓉:走一步,再走一步
小太阳!
2024-09-11 04:41:00
 #创作挑战赛五期# 

            走一步,再走一步

                       聂爱蓉

    我的岁月是一条河,深深浅浅荡着孩子们的歌。这些歌里既有喜极而泣的欢乐,又有悲愤交加的无奈,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

    尤其是对后进生的转化,我真是费尽心思,收效甚微,反反复复,终不见柳暗花明的到来。

    对后进生的转化成为了我当班主任的一块儿心病,常用的鼓励、批评、激将等招数都试过,也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今天,我有幸读了迟毓凯的《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一书,其中有一节“转化学生从哪里开始”,“要求→承诺策略”的应用,使我茅塞顿开,心结终于被打开。

    后进生的问题常常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希望一两次的教育就立即改变一个人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慢慢来。进一步,再进一步。用句流行的话说“教育是慢的艺术”,学生是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逐渐变化的。

    那么这些变化是从哪里开始的呢?书中写道,应该从承诺开始。具体操作的行动策略是“不承诺→小承诺→公开承诺→行为改变”。从教师的角度说,要想学生有大的转变,教师先提小要求,要想学生做到先让他说到。大转变往往是从小要求开始的。但是,这个“要求承诺策略”的有效实施是有一定的前提和条件的。

    一是要求是否是承诺者的重要他人。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决定了要求对学生的影响力。一名教师是否是一个受学生敬佩、喜欢的人,是否已经成了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其说话的份量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当然其要求之后所产生的承诺及其行为变化也是不同的。

    二是承诺者本身是否有较高的自尊心。一个高自尊的人,如果承诺之后不信守承诺,就会感觉认知失调,心里难受。但如果一个自尊心不高的人,违背自己的诺言,也不会引起内心更多的不舒服。所以,作为教师,在对学生提出要求,希望其承诺时,应当确保其已经有了较高的自尊心,如果其没有或者不高,先培养起自尊心,然后再做要求。

    在满足要求的定位与承诺者的高自尊之后,要想最终达到转化学生的目的,还要注意要求与承诺之间的一些必要条件。

    首先,这个要求是合理的。当教师在给学生提要求的时候,比较忌讳的是希望一口吃个大胖子,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要求,学生难以完成。虽然这样的要求也表示出教师对学生满含期望,但这样的要求也容易流于形式,让学生知难而退,最后不了了之。学生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改变也不会是一朝一夕的。所以。不要过分着急,希望学生一下子就有一个行为的巨变,而是应该从小处要求着手,提一个不复杂、容易达到或者通过少需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要求,这样也利于学生做出自己的承诺。

    其次,承诺最好是公开的。当一个人做出承诺时,如果知道的人越多,履行承诺的心理压力也就越大。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求和承诺同时在公开的场合进行。对学生的要求以及承诺可以经历一个从私下到公开的过程,逐步展开,先是私下写写保证书,然后在适当的机会和场合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公开的承诺应当以不侵犯学生的隐私和权利为宜,不能将事先约定不公开的事情一下子公之于众,让学生下不了台。而应当以尊重的态度、表扬的语气,在和谐的气氛下将承诺公开。

    最后,在履行承诺后要有奖励。学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完成了教师的要求,这时候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这包括各种形式,各种水平的表扬。

    另外,承诺宜有层次。教师要求与学生承诺的关系应该是逐级递增的。在心理学的社会影响理论中,有一个现象称为“登门槛效应”,认为当个体先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性,他可能在随后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要求与承诺都是逐级递增的,教师所采用的其实都是得寸进尺的“登门槛技术”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利用心理发展与心理影响的规律去教育、感化学生,也应当成为我们自我成长的目标。

    在转换后进生时,采用“公开承诺行为改变策略”,一个小小的承诺从无到有,再到大的转变。走一步,再走一步,从小小的量的累积,直至达到质的改变。进一步,再进一步。

    迟毓凯的《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一书是一本艺术的管理学生的好书。其中“要求承诺策略的有效实施”,对有效转化后进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