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延辉
全省首家国家级经开区、全省唯一“五星级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11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支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支持郑州经开区打造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更好发挥其在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这是河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开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商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进才认为,历经30余年发展,郑州经开区一步步迈上了高质量发展新台阶,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支持郑州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我省勾画出了清晰“路线图”——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发展路径,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以管理制度改革、发展模式创新为工作主线,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战略支撑,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赋予郑州经开区更大自主权,在高端要素、优质资源供给方面给予郑州经开区更有力保障,推动郑州经开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努力将郑州经开区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高地“高”在何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到2030年,郑州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翻一番,进入全国经开区前二十强,成为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两区一枢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科技创新应用引领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
省级层面专门发文支持一开发区发展,缘何是郑州经开区?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两次到郑州经开区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牢记嘱托、锐意进取,郑州经开区发展能级持续跃升,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28.4亿元,连续多年在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位居前30强。
“作为全省产业发展热土和对外开放门户,郑州经开区在推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河南扛稳‘经济大省挑大梁’重任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张进才说。
“产业立区、制造强区”是郑州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郑煤机是全球规模最大智能化成套化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宇通客车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客车企业和新能源商用车企业,中铁装备盾构机产销量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郑州海尔建成全国行业内最先进的数智化互联工厂和全球第一家热水器“灯塔工厂”,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成为上汽集团在全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数据基地、出口基地,安图生物成为中国体外诊断领域领军企业……“大块头”企业“龙头”牵引、聚链成群,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大健康、智慧物流四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不断做大做强。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如何锻造郑州经开区改革发展“区”动力?《若干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
在培育壮大先进产业集群方面,聚焦推动优势产业聚链成群、打造产业创新生态、加快特色园区高效开发,支持以郑州经开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为主体,培育和申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盾构装备、煤矿机械、工程机械、精密仪器、航天卫星装备、超硬材料等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整车及关键零部件项目布局郑州经开区;鼓励郑州经开区引进与主导产业方向高度契合的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参照省、郑州市支持中原科技城创新发展支持政策给予支持等。
在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方面,着力支持打造“全球汇”总部基地港、促进国际物流扩量提质增效、推动外资外贸转型升级,积极争取郑州经开区更多区域纳入自贸试验区,促进区域协同联动发展。
在实施精准放权赋能方面,下放规划管理权限,强化用地要素保障和财税保障,加大能源信息领域先行先试力度,支持建设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人才体系,支持区域合作共建以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把郑州经开区作为郑州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支点,纳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开同城化、开港经济带、中牟新区等重大战略,构建一体联动、错位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系列支持政策从实际和需求出发,实打实、力度大,进一步增强了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看着一条条政策,郑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李小虎深有感触地说,“目前,郑州经开区正处在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尤其需要不断改革创新、精准赋能,以一域争先出彩为全局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