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一首唐诗,短短8句,看透人生起落,开篇就是经典
千里追花
2024-10-25 22:20:18
#创作挑战赛六期#

曾经我以为,日子是过不完的,未来会有无限种可能。

一晃,人近中年,后知后觉地发现,我现在就站在自己的未来里,生活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唯一不同的是,当初的许多梦想,我已经不打算再去实现了。

人生此一时彼一时,不经历一些风雨和痛,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朋友很现实,他说我就是想赚很多很多的钱,然后躺平。

这似乎是一个很美的目标,也是大多数人的追求,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等有一天你真的有很多钱了,你就能快乐和幸福吗?

也许并不能。

桐华在《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中,开篇就写:多年后,我拥有了自己想拥有的一切,也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所有。

金钱只是一种交易筹码,它能保证你的生活需求,但不能满足你对幸福感的猎取,在一路拼搏的过程中,你必然会遗失一些美好。

比如童真、童趣,和那颗质朴的心。

人生真正的富贵,是精神上的富足: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放眼历史长河,个体生命不过是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清清白白,将来离开了,必然也是两手空空。

唯有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才是真正的所得。

你永远不会希望,自己垂垂老矣回首往昔时,遗憾地跟自己说,当初如果我能早看透这一点,这辈子就不会有那么多意难平了!

因此今天我们读一首古诗,也许读完之后,你对人生就会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他叫李群玉,一个神奇晚唐的人。

前半生,他浪迹江湖,不慕功名,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此身未有栖归处,天下人间一片云。

后来,杜牧漫游澧州时,曾劝他入长安考取功名,并作《送李群玉赴举》一诗:故人别来面如雪,一榻拂云秋影中。

但是李群玉并没有动心,依旧山海逍遥,不问红尘。

再后来,宰相裴休巡视湖南,听说了李群玉的诗名,便向唐宣宗推荐了他。遂宣宗召李群玉入京,李群玉献诗300首,得宣宗李忱盛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

因此,授李群玉“弘文馆校书郎”,不过李群玉只在任三年,就辞官回归故里了。

回乡的途中,李群玉途经二妃庙,即娥皇女英庙,感其殉情帝舜,便题了两首诗在庙墙上。

就在李群玉要转身离开时,两位仙女突然出现在他面前,告诉他说:两年后你再来此地,我们会和你有一番云雨之欢。

没等李群玉反应过来,娥皇女英二妃就又消失了。因此,李群玉过浔阳时,就把这件神奇的事讲给了太守段成式,当时段成式还开他玩笑说:想不到你还是虞舜的辟阳侯。

更加神奇的是,两年后李群玉突然病逝,为此段成式赋诗悼念:曾话黄陵事,今为白日催。老无儿女累,谁哭到泉台。

“黄陵事”指的就是这段奇事。

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李群玉笔下的诗。

翻覆升沉百岁中,前途一半已成空。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

修竹万竿资阒寂,古书千卷要穷通。

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

出自李群玉的《自遣》

翻覆:谓反覆无常,变化不定

修竹:高高的竹子

阒(qù)寂:静寂、宁静

穷通:困厄与显达

暄和:温暖

陶然:喜悦、快乐貌

这是李群玉晚年写给自己的诗,回顾了江湖游走的大半生,诗意通透豁达,充满了禅理。人生在悟,下面我们就深度解读一下这首诗。

诗文大意可解为:

世事白云苍狗,人生不过百年,一晃就走完了大半,沉沉浮浮,并没有什么收获。浮生若梦,暂时就像梦一般活着也好,红尘琐事,都会随风而去,姑且一听,姑且一笑;

所居之处,长满了翠竹,清幽僻静,正适合用心读书,书中有一切美好的生活。抱着一壶浊酒,在院子里晒太阳,这何尝不是一种潇洒,虽然前半生无功无名,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尘世间又有谁能理解这一点呢!

李群玉这首诗,淡然达观,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大半生漂浮而过,未立寸功,可人生的追求不同,谁又能说闲逸不是一种圆满呢。

“翻覆升沉百岁中,前途一半已成空”,起句,诗人先回顾了过往,发现并没有什么闪光点。起起落落,一晃人生就走过了大半,万事成空,可留恋的东西不多。

人对岁月之伤感,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人过中年以后,总是日感苍老。这也是让诗人叹息的地方。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颔联,诗人写得很有悟境,“梦中梦”“风里风”,正是逝去岁月的写照。

然而,就在诗人慨叹之时,时光依然在悄悄流逝,所以诗人想,不如就活在这梦里吧,让往事如风、让未来如风。

人不能给自己制定太多条条框框,如风一般,自由来去,无拘无束。

“修竹万竿资阒寂,古书千卷要穷通”,颈联是诗人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观,苏东坡曾写: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这自然是一种雅致,而诗人更是醉心于古文经卷,从书中找出人生的奥义。

“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尾联之句,既是诗人的自遣,也是对世人的忠告,塞翁失马,本是一件糟糕的事,但却因此躲过了祸事,所以人要正确看待得与失。

纵观整首诗,流畅自然,有对往事的追怀,也有对人生的冥想,过去和现在交织,未来有了清晰的方向。一卷书、一林竹、一间草屋、一缕午后的暖阳,安逸清透的生活,成了毕生的向往。

生命的底色,在这首诗中被诠释出来,所以值得深读,一读再读。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