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本刊特稿:脱贫地区县域特色产业特征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元宇宙与碳中和研究院
2024-10-12 23:00:08

洞察工业脉动

摘要

【摘要】脱贫地区县域特色产业是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山西省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在一系列政策规划的指引下,山西省各脱贫县积极实践,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地域性、集聚性、竞争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以特色杂粮产业、果蔬种植产业、中药材产业、牲畜养殖产业、文旅康养产业和新兴特色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发展经验,但同时,也存在县域特色产业总体发展层次不高、农业特色产业同质化突出、产业链条不完整、要素支持不足等问题。基于对山西省的全面分析,从一产、二产、三产以及三次产业融合的角度提出推动脱贫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为其他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 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山西省;发展路径

一、引言

中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受到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并就此目标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包括“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两项重点任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再次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此,将乡村产业发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两项任务有机结合,重点关注脱贫地区产业发展问题,着力以产业兴旺带动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这既符合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也是协同推进多项重点任务的落地落实的具体抓手。而特色产业作为各个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特殊产业,与常规产业相比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和效益优势,有助于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的新动能,因此对于脱贫地区而言,以县域为主体,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第一,发展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是拓宽脱贫地区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现实需要。脱贫摘帽后,一部分脱贫地区发展基础仍然薄弱,一部分脱贫群众发展能力有限,收入水平仍然较低,因此需要持续提升脱贫地区自身造血功能,让脱贫地区走上可持续增收的致富之路。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支撑,是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以促产业、稳就业为抓手,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夯实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基础,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全产业链开发,使脱贫群众嵌入产业链条分享更多收益,能够拓宽脱贫群众就业增收门路,促进脱贫地区就近就业,帮助脱贫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增收致富,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第二,发展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排在第一位。脱贫攻坚期间,贫困地区实施了大量的产业扶贫项目,不少地区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扶贫产业,为接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重要基础。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立足特色资源,惠及农村农民,是脱贫地区产业振兴中主体板块,也是实现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的宝贵财富。

第三,发展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是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的集中体现,是立足当地特色资源、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打造成型的比较优势,是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几乎每一个县级行政区域都基于其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结构,一大批县域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并产生一定影响力。推动脱贫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不仅可以促进县域产业协调发展,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扩大就业规模、保障社会稳定、促进文化繁荣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文献综述

促进脱贫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更好地把握如何在脱贫地区更好地发展特色产业,首先要了解与特色产业有关的概念、理论及主要研究结论。

(一)概念界定

1.脱贫地区。“脱贫”即摆脱贫困,“脱贫地区”是相对于“贫困地区”而言,顾名思义就是暂时摆脱了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的地区,也就是说这些地区曾经在特定的时期、在特定的标准之下被认定是贫困地区,存在程度不同的贫困问题。在我国曾被划定为贫困地区的主要是指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各地确定的其他深度贫困地区。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中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1],这些地区也都成功脱贫,顺利进入脱贫地区的行列。简言之,现阶段在我国,曾经被认定为绝对贫困的地区已经全部摆脱贫困,成为脱贫地区。

脱贫地区是暂时摆脱了绝对贫困状态的地区,还只是“发展中”的地区,不能将其等同于发达地区,其在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创新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发达地区相比,脱贫地区应属于欠发达地区,仍属于相对贫困的地区。就山西省而言,脱贫地区一共有58个县(区),包括原36个国定扶贫开发重点县和22个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区)。

2.特色产业。特色产业重在“特”字,“特色”一词指的是某主体呈现的特别的内外风格。特色产业从字面上理解可以解释为:具有独特色彩与风格的产业。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特色产业一词,更多地要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理解。结合国内众多学者对此概念的解释,本文认为特色产业指的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当地特色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生产方式或工艺等生产要素为支撑,通过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经济活动集合体,具有规模性、差异性、地域性的典型特征。特色产业产生形成与演化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胥留德(2002)[2]指出特色产业是由自古就有的特色经济发展而来,早期的特色产业局限于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更加丰富多样,农业才开始向第二、三产业延伸。郑星等(2003)[3]认为,特色产业是从传统工艺对特色资源进行开发开始,形成了特色农产品及服务,经过一定时间的经营形成特色农业,继而不断规模化、商品化,衍生出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涵盖了一、二、三产业以及三次产业的融合,主要包括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制造业以及特色旅游业等。

县域特色产业则具有了一定的地域范围,其区域发展界限明晰,主要以县级行政区域为界限,涵盖了县城、中心乡镇(或集镇)、村落等发展载体,指的是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依据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在特色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条件下,对其特有的资源和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和生产的,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或行业。它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标志着县域产业的优势所在。

3.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全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指的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这种高质量发展模式是以智慧经济为主导、高附加值为核心,发展过程中追求质量主导,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增长方式。

当前,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对特色产业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因而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就是由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阶段,逐步向要素资源平等自由流动、创新、开放、共享、协调、绿色及高效的阶段转变,实现动力新旧转换、结构转型调整、质量不断革新、效率不断提升的产业发展过程。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全面、综合、系统的特色产业转型升级过程,发展优化升级的不仅仅是农业产品的品质质量,还包括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在内乃至于整个产业体系在内的各个环节和过程。

(二)研究进展

理论而言,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不少学者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由于乡村振兴等概念内涵丰富,难以以某个指标清晰界定,因此多数学者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等与乡村振兴有较大相关性的主题展开讨论,并表明发展地区特色产业能够保障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如黎杰松和李键江(2021)[4]分析了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指出以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为依托的民族特色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发展潜力,能够保证村民收入的持续性从而阻断返贫的可能,且以农业、特色旅游服务业、民族手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为村民提供更多就近就业机会,也能够保证村民的可持续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万俊毅(2022)[5]同样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可以增加农民务工机会、带旺地方种养殖业、带动农村资源价值提升、带来更多项目投资机会,从而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因此认为乡村特色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载体,但关键前提在于产业自身要获得高质量发展;许伟(2023)[6]基于2007—2020年全国24个省1451个县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倍差法,考察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政策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发现示范政策对农民收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上述结论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基于此,探索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制定推进与保障措施等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窦清华(2023)[7]指出,在推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进程中,要重点提供人力资源、基础与服务设施以及产业融合发展三方面保障。胡江华(2021)[8]认为要把数字经济与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相融合,通过强化业态创新以促进特色优势开发意识,从而提升产业交易效率。张立畅(2023)[9]分析了乡村特色产业对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进而指出要实现以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以特色品牌产品的打造、产业链的拓展以及产业集群的赋能激活乡村特色产业。郑家喜等(2023)[10]基于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践案例,在归纳总结新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人力资本引育机制、宣传推介机制、产权激励机制、产业培育机制、政策引导机制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肖卫东(2023)[11]指出,新发展阶段,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构建“县城-乡镇-村庄”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乡村特色产业空间布局、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三、山西省脱贫地区县域

特色产业特征及问题分析

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能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近年来,山西脱贫地区立足独特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大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壮大,不断推动脱贫地区经济发展呈现新气象。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总体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脱贫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路径的提出提供事实依据。

(一)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总体特征

当前,山西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出现了许多闻名全国的产业产品,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地域性、集聚性、竞争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特色产业,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

1.农业特色产业占比较高。随着农业“特”“优”战略的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脱贫地区将农业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抓手。经统计梳理,在山西58个脱贫县(区)中,农业特色产业成为县域覆盖面最广的产业。脱贫地区共有76个县域特色产业,其中有44个为农业特色产业,占比57.89%,分布于38个县(区)(见图1)。脱贫县域农业资源丰富。天镇县的红芸豆,灵丘县的荞麦,宁武县的莜麦,静乐县的藜麦,广灵县、兴县、武乡县和沁县的小米,阳曲县、岚县和沁源县的马铃薯等小杂粮产业闻名省内外;临县、中阳县、交口县、壶关县的食用菌产业占全省总产量的比重高,是全省重要的食用菌产出基地县;阳高县的杏果,沁源县的草莓,万荣县、吉县和平陆县的苹果,隰县的玉露香梨,夏县的西瓜等是山西有名的水果主产地;浑源县的黄芪、安泽县的野生连翘、闻喜县的远志等中药材产量大、品质佳,在省内乃至全国影响较大。

图1 山西脱贫地区县域农业特色产业主要类型

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壮大。在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小规模农户之外,不断涌现出专业大户、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大型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尤其是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成为开展规模经营、提升农民参与市场能力的主要力量。阳曲县的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马铃薯全产业链”运作的大型综合企业;宁武县的山西乡村味食品有限公司是山西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临县已形成了61个食用菌合作社(或公司)和77个食用菌生产园区;沁源县的好乐草莓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云州区形成了包括大同三利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大同民之源黄花食品有限公司等在内的黄花龙头产业公司;广灵县的山西多堂剪纸文化产业园区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中国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

农业特色产业扶贫成效显著。山西脱贫地区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为农民增收创收提供保障,提升了脱贫地区“造血”能力。五寨县土地流转带动农户每年亩均获得800元流转费,涉及流转土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超过50万元的达31个,特色产业种植收获、加工销售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20个,人均增收3 000元以上;浑源县黄芪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已遍布10个乡镇,黄芪全产业链年产值达5亿元,3万多户芪农靠着黄芪走上了致富路。

2.工业特色产业发展差异较大。长期以来,基于自然资源禀赋和区域要素优势,历经长期发展的积淀,脱贫地区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差异显著、优势突出的工业特色产业。

工业特色产业差异大,有较强的独特性。基于产品性质,可以概括划分为材料、金属及其制品、能源矿产、食品饮料四大类别。在材料行业方面,主要有大宁县的一次性橡胶手套、万荣县的混凝土外加剂、天镇县的装配式预制构件、昔阳县的锂电负极材料和固体三光气;在金属及其制品方面,主要有五台县的镁业、闻喜县的镁及镁合金、垣曲县的铜产业、夏县的青铜雕塑制造;在能源矿产方面,主要有平陆县的氧化铝、永和县的天然气;在食品饮料方面,主要有浑源县的白酒和露酒、乡宁县和夏县的红酒、山阴县的奶业、宁武县的毛建茶、岢岚县的沙棘和壶关的郭氏羊汤(见表1)。

表1 山西脱贫地区县域工业特色产业

工业特色产业优势突出、影响力高。万荣县的混凝土外加剂产业荣获中国建筑防水之乡、国家火炬运城万荣混凝土外加剂特色产业基地、山西省出口混凝土外加剂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五台县五台山云海镁业管理与指标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垣曲县铜产业的龙头企业山西北方铜业有限公司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铜生产企业;夏县的青铜雕塑制造在全国排名前列,宇达集团的青铜雕塑和艺术礼品还出口到德国、美国、新加坡、越南等13个国家和地区,“宇达”牌商标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平陆县的复晟铝业是氧化铝行业第一家“A级企业”,是山西省第一家“A级企业”,是工信部认定的“绿色工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乡宁黄土高原葡萄酒特色酒庄荣获“2020国家烈酒&葡萄酒(中国)大赛—大金奖”,此奖是葡萄酒业内产品的最高荣誉;夏县格瑞特红酒产品先后获得“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奖”“全国食品行业优秀产品奖”“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山阴县古城乳业在国内乳制品行业享有盛誉,是行业知名品牌企业;壶关县“郭国芳”郭氏羊汤为中华老字号品牌,“郭国芳”商标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郭氏羊汤手工制作技艺被录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数字产业成长趋势较好。山西省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县域数字产业实现快速成长。部分脱贫地区聚焦发展数字核心产业,着力打造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全面塑造县域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大数据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离石区大数据产业起步相对较早。依托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建成了第一个大数据项目-吕梁云计算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离石大数据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是华为企业云数据中心在山西省内唯一的云服务节点。吕梁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以高性能云计算中心、能源互联网、微纳卫星和无人系统为代表的项目研发和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还联合国防科技大学先后组建了山西省智能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西省微纳卫星工程中心,成立了吕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由13名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灵丘县积极发挥环渤海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以大数据产业园为引领,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把园区打造成为灵丘县产业转型示范区和县域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是山西省重点工程,初步形成以山西为重要战略支点的新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产业生态集群,现在也稳步推进。京东集团华北(大同灵丘)智能算力数据中心基地子项目落地后,将导入京东商城大数据、物流大数据、健康大数据等数据资源和云计算业务,以数据为要素,算力为基础设施,间接导入京东数字经济产业上下游企业、直播运营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形成基于数字供应链的产业集聚。

电商赋能产业数字化发展。岢岚县以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抓手,做优红芸豆、绒山羊、沙棘等区域特色品牌,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打通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研发-品牌-市场等生产要素链条,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子商务”现代农业体系。灵丘县积极与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龙头电商企业对接,打造双向流通、辐射全国的绿色有机杂粮农产品营销网络。平顺县发展电商企业15家,网商、微商400余家,建成“1部+10站+50个联系点”的县乡村三级中药材电商购销网络,形成了党政推动、政策驱动、平台联动、电商拉动、政企互动、市场撬动,合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新局面,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武乡县大力推广“整村微店”“一店带多户”“三商联动”“扶贫购平台”等4种电商精准扶贫模式,全县共建设电商服务站233个、发展微店村100个、扶贫创客小院30个,持续完善红星杨电商产业园公共服务、直播带货、创业培训、数字商务等产业集聚功能,培育发展晋皇田园综合体和岭头电商村2个“省级乡村e镇”,利用“数字武乡京东农业云大数据中心”,新建5个“京东农场”标准基地。

(二)形成的发展模式

山西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模式中形成了资源开发模式、全产业链模式、企地合作模式、服务增收模式和文旅驱动模式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资源开发模式、全产业链模式和企地合作模式。

1.资源开发模式。资源开发模式是指脱贫地区对其土地、矿产等特色自然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从而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在山西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具体实践中,土地和矿产这两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更为普遍和典型。在土地方面,部分脱贫县积极引导支持村集体对农户长期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山林、水面)、房屋等资源资产进行确权,将零碎土地、闲置资产规模化、集约化流转,整合形成可交易且权属清晰的“标的物”对价市场,通过承包、转租、拍卖、置换等方式,引入第三方公司开发经营,对流转、整合的资源资产,实行实物货币结算,通过租金动态调整、作价入股等计价方式,让村民获得长期稳定收益,以忻州市静乐县为例,该县为促进藜麦产业的发展,鼓励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在全县12个乡镇,以集中化,规模化的方式,引导藜麦种植大户集中流转土地,建设了26个千亩优质藜麦种植示范推广基地,同时带动各基地周边农户小面积进行分散种植,群众增收效果显著。在矿产开发方面,部分脱贫县针对资源开发利用,一方面,延长矿产资源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开采集中度,积极促进资源要素向大企业集中;另一方面,推动县域矿产资源转化加工能力提升,推动实现矿产资源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出了一次性橡胶手套、混凝土外加剂、锂电负极材料、固体三光气等材料制品以及再生金属产业、镁合金、青铜雕塑等金属产品。

2.全产业链模式。全产业链模式是指脱贫地区聚焦特色产业,以产业衔接为主线,向上向下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从而增强特色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山西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具体实践中,特色农产品的全产业链开发和利用更为普遍和典型。部分脱贫县以本地生猪、家禽、肉羊、蜂业、蔬菜、水果、中药材、蚕桑、干果、甘薯等特色产业,在做大做强“土特产”产品上积极谋求突破,一方面,在注重填补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运行中的堵点和断点,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上,统筹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以及综合利用加工,有效推进了特色农产品加工产能的集聚发展,提升了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另一方面,注重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市场主体培育和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小农户和大产业衔接、小公司和大行业叠加的种、养、加、销产业链条,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规模性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农资、收购等社会化服务,就地承接采购订单,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产、购、销及精深加工等产业发展全链条、各环节中,推动县域特色产业上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切实让农民享受到产业链拓展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和生活质量提升。

3.企地合作模式。企地合作模式是指结合脱贫地区资源、区位、交通、人口、空间等优势,立足当地特色产业,统筹地企资源,聚焦企业产业和生活需求,找准企地合作共赢的发展路径,构建共建共享、利益联结长效机制,进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在山西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具体实践中,部分脱贫县一方面在特色种植养殖上,立足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园区等平台建设,鼓励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在脱贫县布局原料生产基地,支持种植养殖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农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规模种养基地和农业标准地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种植养殖基地条件和配套设施,提升支撑服务乡村产业的基础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脱贫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不断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布局,统筹规划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农业机械、科技推广、质量检测、冷库冷藏、废水废气废渣处理、电子商务直播等规模性设施设备共建共享,拓展了企地合作的项目空间,有效增强了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杂粮产业是山西省最为突出的特色农业产业,大同市灵丘县创新企地合作方式,将杂粮加工企业发展到二十多家,其中大山、春阳、康馨、田师傅等8家集苦荞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加工企业已成为引领杂粮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龙头骨干,并积极与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商城等龙头电商企业对接,打造双向流通、辐射全国的绿色有机杂粮农产品营销网络,形成了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企地良性互动的联动发展模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西脱贫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县域特色产业总体发展层次不高、农业特色产业同质化突出、产业链条不完整、要素支持不足的问题,在支撑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短板和欠缺。

1.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山西脱贫地区特色产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要抓手,农业发展产业化、品牌化、科技化程度较低。工业经济结构单一,资源依赖型产业占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处于初始阶段,在保持高基数上的高增长以及从“规模扩大”到“质量提升”的转型突破压力较大。新兴产业尚未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于培育阶段,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产值,支撑能力仍显不足。以河曲县为例,资源型经济结构转型压力仍然较大。河曲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仅1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仅10家。工业经济在实现平稳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问题凸显,能源依赖明显,结构转型困难,特别是2021年,在煤炭初级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扬和新能源背景下,煤电产值占全县总产值的95.33%,制造业企业生产不景气,增加值占比下降较快,结构转型困难。

2.特色农业全而不精,同质化突出。农业在山西脱贫地区特色产业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但产品品质有待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水平较低,产品定位不明晰,对特色资源挖掘不够深,不同品牌的产品在品种、类型、包装上大同小异,同质化竞争明显,差异化发展程度低使得区域特色产业的竞争优势较弱。如万荣县食用菌产业虽然规模逐年扩大,管理和技术水平逐渐成熟,但从全国市场看,产业规模还非常小,能够达到精品级别的产品少之又少,大部分产品只能走低端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食用菌产品的市场价格和菇农收入。吉县苹果自主品牌有10余个,杂而不一,亮而不响,与全国苹果主产区相比,吉县苹果在一、二线城市知名度还不高,影响力还不够大,吉县苹果企业品牌、个性化品牌消费者知之甚少,在全省乃至全国未形成一家知名企业品牌。

3.产业链条延伸不够,龙头企业实力不强。杂粮、水果、中药材、畜牧等特色农业产业普遍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大部分产品仍以销售原材料为主,初加工企业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农业规模化发展中技术密集程度不高,缺乏上下游和相关产业配套,产业联动发展的效应不明显。特色产业农副产品加工规模体量小,企业“低、小、散”现象较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滞后,高端服务设施不足,整体竞争力偏弱。龙头企业实力不强,数量不多,缺乏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没有真正形成上规模上档次的产业集聚区。以沁县小米为例,沁县范围共有加工型龙头企业20多家,除沁州黄公司实力较强以外,其他龙头企业大部分为小微企业,主要产品基本以原材料加工为主,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沁县开发了有机小米、功能性营养米粉、方便米粥、小米锅巴、小米饼干等相关产品,但产业链条不长,经济规模较小,距离农业产业化的目标仍然有差距,需要贯穿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延链成群,积极推进产业规模化和现代化。万荣县各类食用菌企业和合作社有100多家,但标准的菌种培育基地只有一家,大部分菌种仍从外地购进,缺乏精深加工企业,整个行业仅靠卖原始产品、初级产品盈利,品牌不强,影响力小。

4.要素支持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山西脱贫地区特色产业要素支持不足,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专业人才和资金保障三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部分脱贫地区污水管道治理、道路路面硬化和绿化、管线入地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路网结构不够完善,省道、县道干线之间,没有形成有效闭环。以左权县为例,交通一直是制约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进入相应景区的交通通达性仍有不足,区内公路等级较低,一些路段安全问题较为明显,且尚未形成“快旅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二是缺乏专业人才支撑。当前,人才短缺、科技落后、人员素质较低,已经成为制约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色产业急需的科技型人才、管理型人才都十分匮乏。以万荣县外加剂产业为例,由于高端技术与人才短缺,产学研用缺乏有机互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较少,没有及时开发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前沿产品,市场竞争力弱。三是资金保障不足。特色产业扶持资金基本来源于县级财政,项目融资方式单一,资金筹措压力大。虽然政府在土地供应、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由于一些政策措施没有具体化,缺少相应的配套实施机制,使得政策难以真正落实到位,无法充分发挥优惠政策对企业的激励和扶持作用。

四、推动脱贫地区县域

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根据前文对特色产业的概念及相关研究的梳理以及对山西省脱贫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本文围绕一、二、三产以及三次产业融合四种不同类型的特色产业,并基于从具体到一般、从山西到全国的研究思路,总结提出推动脱贫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一)推动脱贫地区一产提质增效

1.稳步提升种植业供应能力。加快建设粮食功能区,稳定提升粮食产能,把休耕和退耕相结合,逐步推开轮作休耕试点,保障耕地永续利用。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稳步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补贴标准,鼓励企业投资田林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推动脱贫地区特色种植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优化升级,巩固和提升地区特色种植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特色金字招牌。实施良种繁育工程,因地制宜选择特色农作物,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加大对传统优良品种筛选和提纯复壮力度,加快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繁育。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坚持品种调整与农民增收、市场均衡供应和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力结合,优化品种和种植结构,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筛选宜种品种,突出特色抓好生产。推进种植业标准化建设,鼓励建设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制定标准化技术规程,重点推广运用成熟的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加快各类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抓好农产品园区建设,引进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企业进园,建设一批农业种植产业园。坚持科技赋能种植业高效发展,开展实施种植业栽培新模式新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鼓励企业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产品加工方式进行升级改造,支持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和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平台。

2.持续提升畜牧业综合产能。结合各地实际,发展特色优势畜牧业,推动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绿色化发展。建立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指导各类种畜禽养殖场的建设和发展,提升种畜禽的生产能力和自给率,促进畜禽商品化生产向种畜禽生产转变。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引导和支持现有养殖场(户)扩大规模,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设施设备,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养殖工艺与设施装备的集成配套,提升畜牧业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大力发展畜禽养殖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与养殖合作社、家庭牧场及中小养殖户等农业主体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创建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的产业联合体。加快促进乳业振兴发展,强化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能力,积极打造集草木种植、饲料加工、良种奶牛繁育、全品类乳品加工、新品研发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开展国家级、省级“无疫小区”“动物疫病净化场”创建工作,提升大型规模场生物安全能力。强化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设立畜牧兽医专岗,全面开展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提升动物疫病防疫能力。

(二)支持脱贫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率先发展

1.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突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创建国家、省、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高加工产业园区服务能力,加强各类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标准厂房、冷链物流等服务体系,推动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加工、便利化服务网络。谋划设立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依托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布局建设一批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园区和流通贸易区。

2.加快培育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培育引进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做大现有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已有加工企业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向产业链中高端发展,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不断提升企业加工转化增值能力。扩大精深加工企业群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新建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重点引进大型加工企业。积极培育一大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增加企业数量。大力发展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活力。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实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工程和家庭农场示范创建工程,引导骨干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带动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3.做大做优特色农业品牌。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品牌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品牌。更新理念培育品牌,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以质量和诚信为核心的品牌观念,支持企业提升品牌培育创建能力,不断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突出优势创建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生命力的加工产品知名品牌。加强宣传叫响品牌。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社交平台和营销平台等,讲好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公信力和品牌溢价能力,放大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4.强化农产品加工业科技赋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展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攻关,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革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健全科研转化机制,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攻关,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攻克食品预处理、分离提取、混合均质、灌装包装、减损增效等技术瓶颈,加快推进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成果转化。 

5.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绿色发展。全面实施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加强农业污染防治,保护与节约利用农业资源。因地制宜推广循环发展模式,提高装备设施使用效率。鼓励在适宜地区建设和使用高效节能环保的技术装备。提高已建农产品加工设施的使用效率,积极推广相关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加快应用节水、节能等环保技术装备,推动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鼓励脱贫地区发展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1.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支持脱贫地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带动、产业增收、产业致富。扩大服务领域。支持供销、邮政、农民合作社及乡村企业等,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及维修、农产品营销等服务。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小农户的农业作业环节需求,发展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多种托管模式,扩大托管服务覆盖面。完善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服务主体延伸产业链条,提供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耕种防收、产后贮藏加工销售,构建完整完备的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全产业链服务。培育农业服务组织。支持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服务主体发挥优势和功能,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特”“优”农业转型。

2.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乡村生活性服务业,增加服务有效供给,扩大服务有效需求。丰富服务内容。改造提升餐饮住宿、商超零售、美容美发、照相、电器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等乡村生活服务业,积极发展养老护幼、卫生保洁、文化演出、典礼司仪等乡村服务业。创新服务新形态。积极发展订制服务、体验服务、智慧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等新形态,为乡村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探索服务新模式。探索“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的新模式,鼓励各类服务主体建设运营覆盖娱乐、健康、教育、家政、体育等领域的在线服务平台,推动传统服务业升级改造。

3.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挖掘农村电商发展潜力,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促进商贸流通。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鼓励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电子商务主体到乡村布局,实现优势资源的对接与整合。发挥农村电子商务企业主体作用,培育本地电子商务企业,鼓励省外电子商务企业来山西投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应用。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加快互联网技术应用与推广。在促进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同时,拓展农产品、特色食品、民俗制品等产品的进城空间。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完善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逐步完善路网结构,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能力。

(四)促进脱贫地区产业融合发展

1.完善横向产业融合机制。基于产业优势,既可因地制宜推广“农业+”多业态发展模式,赋予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和环境价值,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会展农业、籽种农业和环保农业等,使农业的功能拓展至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领域,从而实现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健康、环保等产业的有机统一;也可结合实际重点依托乡村旅游带动产业融合,这是脱贫地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法宝。围绕特色旅游板块,坚持一、二、三产融合,以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突出绿水青山特色、做亮生态田园底色、守住乡土文化本色,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先行区,开展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试点,推动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旅游同农业、红色文化、中药材健康等业态融合发展,围绕红色文化,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推进与中药材健康旅游融合,加强优势旅游资源和中医药特色养生保健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在乡村开拓中医药旅游、养老、康养等多样化健康服务,打造康养品牌,建设康养小镇、康养社区、康养村落、中药材康养小镇(基地)等。

2.构建纵向产业融合机制。依据生物链的基本原理而建立起产业上下游之间有机关联、相互衔接、循环往复的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多种纵向产业融合机制,促进组织内、组织间、区域内、链条上的产业融合。综合脱贫地区发展基础、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参与主体、联农带农、品牌传播等因素,优选一批发展有基础、产品有特色、市场前景好、产业链条全、联农带农紧的产业链作为重点链试点集中培育、优先扶持,按照主体建链、县级组链、省市集链的培育路径,强化链主企业培育、专家团队服务、拳头产品打造、优势品牌创建,打造一批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优势链,一群多链、集链成群,建设一批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有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以脱贫县为主战场,建立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库,高质量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支持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精深加工、新材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绿色食品基地,打造区域性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参考文献略)

引文格式

[1]武甲斐.脱贫地区县域特色产业特征分析及发展路径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24(8):6-14.

作者简介

武甲斐,男,山西定襄人,博士,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基金项目

2023年度山西省委农办课题“加强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对策研究”(202317-01);2023年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规划课题“山西脱贫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分析及支持政策研究”(YB202304);2023年度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重点项目“山西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对策研究”(202304031401019)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