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逆转生死!从前途黯淡到重回巅峰,沈飞如何靠FC-31力挽狂澜的?
军武次位面
2024-10-31 18:56:17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12年前的2012年10月31日,完全由沈飞投资的“310”工程01号原型机首飞。12年后的今天,“鹘鹰”已经获得军方正式编号歼-35,即将登上航展舞台,开启中航工业进军全球的关键一步,沈飞这力挽狂澜的一步,很精彩。

▲12年前“鹘鹰”首飞时,大家都没想到后续能到今天这个高度

“310”工程是601所内部编号,外界更熟悉其公开的外部编号FC-31。这个机型之所以能问世,和歼-20和歼-14关系很深。1997年大洋彼岸的F-22正式首飞,中国空军也在同年启动了隐身战斗机项目,由沈飞和成飞参与竞争。由于当时歼-10任务很重,所以成飞一开始只调了部分人做前期方案,而沈飞则立刻集中资源,以之前预研的K94、K96方案为基础,拿出了著名的K98-03方案,然后以其为蓝本,发展了正式的“雪鸮”方案。极其出色的机动性能,让“雪鸮”名声大噪,仅凭借模型和设计方案,就拿到了2001年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就在“雪鸮”势在必得时,2007年10月总装备部宣布成飞“威龙”方案胜出,获得歼-20正式编号。

▲“威龙”击败“雪鸮”在当时引起了很大风波

期间曲折不用再说,“雪鸮”失败对沈飞的打击异常严重。当时沈飞虽然手握歼-11、歼-15和歼-16数百架订单,但以美国航空企业在七八十年代的破产、兼并史来看,军用航空企业一旦不能参与新一代战机研发,凋零只是转瞬的事情。沈飞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迸发出无与伦比的魄力,在成飞获得军方充沛资源,放飞歼-20之后的第21个月,完全依靠沈飞自筹资源的FC-31就已升空。沈飞当时的思路很清晰,当时美国F-35全球独大,FC-31瞄准的就是那些买不到F-35,又面对F-35直接压力的国家订单。当然,重型歼-20空军负担不了太多,辅助的中型隐身战斗机也是潜在目标。

▲FC-31是以对抗F-35为核心设计目标

因此,FC-31当时是想走一遍FC-1“枭龙”的道路,上限就是再融入K-8“先出口,后内销”的一流操作。说得直白一点,中型隐身战斗机不管出口还是自用,都很有市场,沈飞就是打算趁成飞专注歼-20,无心旁顾的情况下,打一个时间差,先手入局。为此,FC-31迎合时代潮流,放弃了沈飞对战斗机机动的一贯追逐,在隐身领域了下了大功夫。这个转变过于强烈,以至于出现了“雪鸮”被抨击机动考量过多,FC-31则因为机动过于平庸而饱受批评的反差。用通俗点的说法,就是歼-20打破了沈飞原本对隐身战斗机的设计思路。

▲歼-20促使沈飞改变了隐身战斗机发展理念

但破而后立的“立”需要起点,FC-31的起点就是歼-14。作为80年代沈飞为满足空军需求发展的双发中推三代机,歼-14受时代影响应用了一定隐身元素,后来因为引进苏-27而放弃。2007年“310”工程启动时,深受打击的沈飞不再对高机动偏执,歼-14本身就搭载了沈飞最擅长的常规布局,又有隐身布局的先手,于是成为FC-31真正的技术开端。但自筹资金的项目进度,是无法和空军全力支持的项目比速度的。2012年的FC-31严格来说只是技术验证机,真正意义上的原型机,是2016年首飞的“鹘鹰”2.0,这时歼-20已经开始小批量试用。2017年巴黎航展上,FC-31最后一次公开展出,之后就从公众目前消失,直到蜕变成歼-35亮相。

▲现在的歼-35和前身FC-31区别极大

就目前来说,歼-35已经完美实现了当初沈飞的规划,即同时拿下海军、空军以及出口订单。40年前与美国F-16全球打擂台的苏联米格-29,就是未来歼-35的市场目标。不同于多年前歼-7以低成本战斗机畅销几大洲,这次歼-35是以全球顶尖外贸战斗机的身份,与F-35进行世纪大战。当年沈飞看准市场空隙,果断先手推出FC-31,在2017年做好与成飞竞争中型机市场的准备,最终确实做到了力挽狂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