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楹联学会学习群10月份第一次作业
余书伟 主评
律绝同题:分陕而治
出题:陕州区诗词楹联学会.
资料: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而拥天下,是为周。武王殁,传位于年幼的成王,周公与召公辅政。二公约定,以陕为界,分而治之,“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唐武后时期,曾勒“周召分陕石”立于陕塬之上,这是中国历史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分界标识。陕西也因此而得名。原“分陕石”现存于虢国博物馆。
总评:这次以“周召分陕”为题,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大家围绕历史回溯与缅怀 、歌颂先贤功绩与品德 、借古讽今与思考各个方面的主题,充分利用五绝、七绝、五律、七律等多种古典诗歌体裁,创造了丰富的意象和意境。五绝和七绝简洁明快,以短小精悍的篇幅传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五律和七律则在格律和对仗上更为严谨,能够更细致地描绘历史场景和抒发情感,使诗歌具有更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用典自然、意象丰富、语言风格各异,有的清新自然,如 “石分疆不分,四海喜同春。周召虽成古,棠花依旧新”;有的豪放大气,如 “东跨岱宗腾渤海,西翻华岳向祁连。中坚媲美波心砫,界石常恒遗爱篇”;有的含蓄深沉,如 “归心缘吐哺,今世哪能及?” 等。
注:本次点评内容,主要是借助了豆包AI。
优秀作品:7首
1.赵宪钧 湖滨区
七绝•咏分陕而治
二公辅政万民敬,分陕而治留美名。
吐哺归心有遗爱,一枝一叶总关情。
围绕 “二公辅政” 展开,强调其在政治上的作为以及对民众的影响,同时提及他们留下的美名和仁爱之举,最后以 “一枝一叶总关情” 升华,将这种对民众的关怀之情推向更普遍的层面,体现了关注民生、以民为本的主题思想。诗在结构上遵循了起承转合的基本规律。“二公辅政万民敬” 为起句,直接点明主题;“分陕而治留美名” 承接起句,对起句补充和拓展;“吐哺归心有遗爱” 为转句,从二公的政治作为转向他们的仁爱品德,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为合句,巧妙化用,提升了诗歌的境界和主题高度。
2.张新芳 陕州区
七律·“分陕而治”有思
二公辅政互推心,分陕同怀治世襟。
疆域两开情不异,民生百问策常新。
甘棠树茂香盈野,社稷风清雨润林。
遗爱流传千古颂,功垂史册到如今。
围绕 “二公辅政” 强调了二公之间相互信任、同心协力治理国家的情景,以及他们在政治、民生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和产生的深远影响,主题明确且集中。本诗遵循了七律的典型结构,首联开篇点题,直接描绘二公辅政的状态和胸怀,为全诗奠定基调。颔联从具体的治理举措方面进行阐述,进一步拓展主题,体现二公在开疆拓土和关注民生方面的作为。颈联运用意象,以甘棠树的繁茂和社稷的良好风气来象征二公辅政的成果,从具象到抽象,使意境得到升华。尾联总结全诗,强调二公的功绩和仁爱流传千古,回扣主题,使整首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起承转合过渡自然,起句引出主题,承句承接并深化,转句以意象转折提升意境,合句总结升华,逻辑清晰,环环相扣,使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脉络。“互推心”“治世襟”“情不异”“策常新” 等词语准确地刻画了二公的关系和治理特点,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核心思想。“甘棠树茂”“社稷风清” 等描写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通过具体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整体语言风格较为典雅,具有一定的古典韵味。诗句之间衔接自然,情感表达流畅,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功绩以较为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感受作者对二公的赞美之情。
3.赵朝荣 渑池
七律•分陕而治有感
一脉相承两朵花,周公召奭竟扬华。
甘棠布德繁荣绣,洛邑行仁鼎鼐嘉。
薄赋轻徭安万里,开疆拓土接天涯。
儒风起矣江山拂,织就经纶世代夸。
首联以 “花”为喻,将周公和召奭比作两朵绽放光彩的花朵,意象较为新颖,但稍显抽象。“一脉相承” 点明了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为后文对他们功绩的描述奠定了基础。颔联运用了 “甘棠布德” 的典故,体现召奭的德政。这一联对仗工整,“甘棠” 对 “洛邑”,“布德” 对 “行仁”,“繁荣绣” 对 “鼎鼐嘉”,在形式上体现了律诗的严谨性。描绘甘棠树下的德政和洛邑的仁行,具有一定的意境美。颈联主要描述周公和召奭在经济和领土方面的治理成就。“薄赋轻徭” 体现了他们对百姓的体恤,“开疆拓土” 则展示了他们在拓展国家疆域方面的功绩。尾联将周公和召奭的功绩上升到对儒家思想兴起的影响以及他们所编织的经纶之术对世代的夸赞,使主题得到了升华。“儒风” 一词点明了儒家文化的兴起,“江山拂” 营造出一种宏大的历史画卷感。整体意境较为开阔,用词也相对较为大气,诗中用词较为典雅,运用了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一定积累和运用能力。“竟扬华”“鼎鼐嘉”等表述,稍显生硬,不够自然流畅。
4.贺清平
五绝.题分陕石
古塬秋草劲,万物起埃尘。
界石风中立,谁寻分陕人。
“古塬秋草劲”,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古老而沧桑的场景。古塬作为背景,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秋草在秋风中劲挺,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烘托出秋日的萧瑟氛围。“万物起埃尘” 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描绘出在风中,塬上的一切都被尘土笼罩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朦胧感和动态感,仿佛历史的尘埃在眼前飞扬。“界石风中立”,界石这一意象的出现,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底蕴和象征意义。它在风中孤独地矗立,可能见证了无数的岁月变迁和人事更迭,象征着历史的边界和记忆的节点。而最后一句 “谁寻分陕人”,则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引发读者对过去那些在这片土地上有着重要意义的 “分陕人” 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传承和遗忘的感慨,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邃,充满了对历史沧桑变化的喟叹。诗歌语言极为简洁,短短四句,每一句都精准地描绘出一个画面或表达出一种情感。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冗长的表述,却能以简洁的文字传递出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作者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劲” 字生动地表现秋草的坚韧姿态,“起”字形象地描绘出尘埃飞扬的动态,“立” 字突出了界石的坚定和孤独,用词准确而富有表现力,为诗歌意境的营造起到了关键作用。诗歌主题围绕着古塬、界石以及对 “分陕人” 的追寻,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和对过往人物与故事的追溯之情。然而,主题并没有直接点明,而是通过意象的组合和诗句的引导,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含蓄性和深度。作者通过对古塬上景象的描写,以及对 “分陕人” 的追问,传达出对历史记忆逐渐模糊的担忧和对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足迹的人们的敬意。这种情感不是直白的宣泄,而是蕴含在诗歌的意境之中,需要读者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使诗歌具有一种内敛而深沉的情感力量。整首诗结构严谨,四句之间层层递进。从描绘古塬秋景到突出界石,再到对 “分陕人” 的探寻,逻辑清晰,过渡自然,使诗歌的意境逐步深化,主题得以逐步展现。
5.吕江枫 陕州区
五绝 分陕石(新韵)
石分疆不分,四海喜同春。
周召虽成古,棠花依旧新。
“石分疆不分” 直接点明了尽管有地域上的界限划分,但本质上的统一是不可分割的,强调了一种内在的凝聚力和整体性。“四海喜同春” 则描绘了一种天下大同、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古往今来人们对和谐统一局面的向往和欣喜之情。“周召虽成古,棠花依旧新” 寓意着虽然历史人物和事件已经远去,但他们所代表的精神和价值如同棠花一样,在岁月的流转中依然保持着生机与活力,不断传承和延续,立意深刻。“石” 作为一个具体的意象,可能象征着边界、界限或者是阻碍。然而,“疆不分” 却强调了在看似有区分的表象下,内在的统一和联系。这种对比和反差使意象更具张力,引发读者对 “分” 与 “不分” 的深入思考。“四海喜同春”意境宏大,“四海” 指代天下,描绘一幅广阔的空间画面。“喜同春” 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信心和期待,以及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和祝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周召虽成古,棠花依旧新”,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虽成古” 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缅怀,而 “棠花依旧新” 则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通过棠花这一意象,象征着周召的精神在当代依然具有生命力和价值,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和传承,寓意深刻。棠花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其 “依旧新” 暗示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在不断发展的时代中能够与时俱进,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每一句都简洁有力,易于理解,却又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分”“不分”“喜”“同”“虽”“依旧” 等词语的运用恰到好处,准确地传达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这些词语简洁而富有表现力,使诗句在简洁的同时不失深度和韵味,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层层递进,逐步升华,展现出严谨的构思和清晰的脉络。
6.王绵民 渑池县
七律·题分陕而治
年幼成康未立威,二贤分陕树丰碑。
周公吐哺忠心耿,召伯恤民青史垂。
有德可嬴人敬仰,无私方引众跟随。
甘棠遗爱今传颂,华夏清风拂面吹。
开篇直接点明历史背景,简洁的语言将读者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让我们对当时的局势有了初步的认识。周公 “吐哺”,召公 “恤民” 这两个典型事例的选取,使周公和召公的形象跃然纸上,丰满而立体,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使诗歌更具历史厚重感。典故的运用恰到好处,与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紧密结合,既不显得生硬堆砌,又能让读者通过熟悉的典故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可读性。“有德可嬴人敬仰,无私方引众跟随” 进一步升华主题,强调了品德在赢得人们敬仰和引领众人追随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两句诗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启示我们在任何时代,品德都是至关重要的。结尾“甘棠遗爱今传颂,华夏清风拂面吹”,将笔触从历史人物延伸到其留下的精神遗产。这种对历史精神传承的描绘,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也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中美好品德的珍视和传承的期望。诗歌遵循了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押韵严谨,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读者在诵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词性相对,句式整齐,不仅在形式上给人以美感,更在内容上通过对比和呼应,强化了诗歌的表达效果,使诗歌的逻辑更加严密,层次更加分明。
7.王西川 湖滨区
七律•咏分陕而治
何以朝纲八百年,分身扛鼎有双肩。
周公吐哺招才众,召伯施仁榜吏贤。
兄弟同心金可断,股肱合力国长全。
信忠铭柱陕塬上,守土安邦懿范传。
开篇探寻周朝长治久安之谜,以一个设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直接将关注点聚焦在周朝为何能够维持八百年的统治这一重大历史问题上。随后给出答案,强调周公和召公如同双肩扛起鼎器一般,承担起了稳固朝纲的重任,突出了他们在周朝历史中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这种开篇方式新颖独特,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为全诗奠定了探讨历史经验和智慧的基调。周公 “吐哺” 、召公 “施仁”两个典型事例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周公和召公的贤能形象和卓越功绩。颈联进一步强调了周公和召公之间的亲密合作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启示意义。结尾写传承信忠与懿范,将周公和召公的信忠品德铭刻在陕塬之上,象征着他们的精神永远屹立不倒,成为后人敬仰和学习的榜样。诗歌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篇设问引出主题,中间分别从周公和召公的个人功绩以及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阐述,结尾总结升华,呼应开头。整首诗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诗人的思路和情感脉络。全诗言简洁凝练,用词精准恰当,抒情细腻,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力量。
入选作品
1.曲 军·陕州区
七绝 题分陕而治(新韵)
召周分陕治邦安,繁盛和谐世代传。
石界依存千万载,复兴华夏梦终圆。
2.李茂军 市直
七律•分陕而治赞召公
天命维新佑武王,双星辅政定奇方。
除疑平乱同心利,分域营生固国强。
听讼俭庐遗大爱,保民敬德布祥光。
勤廉耀世人尊仰,千载崇贤拜召棠。
3.张喜成 义马市
七绝·分陕而治
忠扶幼主运高猷,分陕召周施计谋。
治世凡须民为本,甘棠遗爱颂千秋。
4.刘巷业 陕州区
五绝•无题
周室双星照,甘棠蔽柱西。
归心缘吐哺,今世哪能及?
5.郭宝新 卢氏
五绝·分陕而治
商灭山河统,安邦八百年。
召周新国策,划陕定君权。
5.李玉龙 卢氏县
五绝•分陕石(新韵)
石下思周召,国危重担挑。
柱坚今尚在,开济老臣彪。
6.刘洁 陕州区
七律·分陕而治(新韵)
分陕纡筹智勇全,齐心互补定邦安。
东西辅政睿谋展,南北开疆领土宽;
蔽芾甘棠扬懿范,建迁洛邑树明贤。
并驱共济昭彰显,盛世成康天下先。
7.任保明 陕州区
七律·观分陕石感怀
高峻石碑立眼前,纷飞思绪忆流年。
恤民理政留遗爱,吐哺归心为聚贤。
天下二分周召共,王朝百代礼诗传。
兴亡自古几多事,华夏泱泱寰宇间。
8.杭荣贵 灵宝市
五绝•分陕石
石柱同心炳,区治振政声。
甘棠遗大爱,万世仰清名。
9.徐忍香
七律·访分陕石有感
秋风浓处瑶芳绽,邀友驱车访陕塬。
但见界碑孤一石,静观历史数千年。
召公勤政棣枝茂,遗爱甘棠佳话传。
世代若承姬奭志,何愁华夏梦难圆?
10.石卓娅 市直
五绝·分陕而治
二辅奏和音,同怀善治心。
爱遗携吐哺,功德后人吟。
11.王飞鸿 义马市
七绝·题分陕而治
虽言分治岂分疆,两柱擎天周运长。
心底无私存浩气,德标青史自流芳。
12.曹丛林 义马市
七绝·分陕石前遐思
陕塬畴日界西东,久伫石前思二公。
制礼亲民天下仰,千秋不废圣贤风。
13.李亚丽 湖滨区
七律·甘棠怀古(平水韵)
界碑竖陕不分疆,东武西文国运昌。
兄弟齐心金可断,股肱合力德流芳
周公吐哺怀天下,召伯隆仁系四方。
辅佐成康标史册,甘棠遗爱美名扬。
14.路辉 市直
五律·分陕而治
立石陕塬头,二公功业稠。
甘棠承禹夏,洛邑建成周。
兴礼传千载,施仁润九州。
分而治天下,大笔写春秋。
15.张梅 市直
七绝·分陕而治
周召分治功业加,归心吐哺利中华。
陕塬历历铭贤迹,遗爱甘棠也作花。
16.刘亚琴 市直
五律·分陕
分陕追遗迹,史书呈旧章。
新苗才出土,皎月始来堂。
立马千山绿,开田万亩香。
因时施国策,此地有芬芳。
17.秦月星.灵宝
七律·分陕而治感怀
武王伐纣定八荒,幼主初登赖二良。
分地经纶筹大业,应天韬略惠扶桑。
东西异彩江山稳,左右同心社稷昌。
树老甘棠遗韵在,清风明月话犹长。
18.王福北 义马市
五律·题分陕而治(新韵)
移鼎镐京国未安,武王心瘁竟宾天。
四夷谁敬新盟主,洹水庚生旧逆澜。
遗爱甘棠德政著,修城洛邑版图宽。
今逢华夏昌隆日,分陕石前追古贤。
19.刘素丽 湖滨区
七律·题分陕而治
分治东西各一方,施仁辅政史名扬。
巡行汉水察民意,踏遍村原除野荒。
拓土开疆鸿志远,兴邦护国赤心彰。
甘棠往事当传颂,碑石擎天浩气长。
20.董永峡 湖滨区
五律•题分陕而治
分陕启先河,归藏乱世戈。
民殷碑刻永,国难政权磋。
界石书嘉会,周公召泰和。
东迁安洛邑,续约治沉疴。
21.郭永和 国风诗社
五绝•分陕
崤岭两京衿,先贤定国心。
黎民歌吐哺,万世颂棠荫。
22.郭新华 湖滨
七绝·分陕石有思
吐哺归心制礼忙,恤民听讼在甘棠。
绵延八百自周召,分陕石前思栋梁。
23.叶江娣 市直
七律·分陕而治感怀
扶持幼主涤埃氛,固守江山柱界分。
拓土望中平战乱,求才兴业力耕勤。
营开洛邑定天下,路出函关有使君。
蔽芾甘棠沾化雨,时清德政建奇勋。
24.李振学 市直
七绝·分陕而治
石分疆治越千年,敬德保民思圣贤。
叶茂枝繁遗爱树,诗经朗朗诵遐篇。
25.杨来征 陕州区
七律•分陕而治咏
陕塬一柱铭分久,辅佐新王解国愁。
东土西疆连此界,忠臣贤宰展宏猷。
德馨召伯棠恩聚,才俊周公儒政留。
区异心同千古范,成康之治史悠悠。
26.石安辉 湖滨区
七律·分陕而治
茏郁甘棠思圣贤,方圆八百翠秦川。
清廉周召德仁政,功绩成康雄盛巅。
东跨岱宗腾渤海,西翻华岳向祁连。
中坚媲美波心砫,界石常恒遗爱篇。
27.张艳丽 市直
五绝·分陕而治
蔽芾甘棠下,同心乐道歌。
惜哉曹子建,七步奈兄何。
28.王希运 湖滨区
七律·题分陕石
鼎革当时赖二公,运筹吐握庙堂中。
王畿旧守歧山外,率土新开洛水东。
一石高标分陕界,千秋独领沐棠风。
尘圜见证沧桑事,应慰今朝国运隆!
29.王铁劳 国风诗社
七绝·分陕而治感怀
施礼怀仁治有方,贤臣周召辅成王。
甘棠树下时勤政,国祚绵延八百长。
30.刘邦辉 卢氏县
五律·感于分陕而治
一石极西东,从兹天下雄。
拓疆横气象,分陕动蒿蓬。
相望甘棠盛,齐驱周室隆。
二公随万古,造化撼苍穹。
31.张淑梅 女子诗社
五律•分陕石
甘棠二陕中,辅政各西东。
遗爱绵秦岳,平戎横岱嵩。
安邦同足力,立柱济田功。
岁月磨碑迹,仍思树下风。
32.张彩虹 卢氏
七绝·分陕而治(新韵)
担当国运绘宏图,幸有周召划界由。
聚力凝心描新画,万民乐业享鸿福。
古体诗:1首
王克印 陕州区
召公咏
千秋召奭千秋功,九鼎高光社稷荣。
甘棠论梦怜苦庶,陕岭藏魂铸华钟。
清风浩浩山河敬,懿品昭昭日月躬。
古道沧桑赋厚重,欣开盛世歌贤明。
微瑕作品:3首
1.彭艳梅 灵宝市
分陕而治感怀
开疆万里复何求,以陕而分春与秋。
碑界石旁周室至,甘棠树下召公游。
家山百变邀相望,故地重逢忆不休。
当学前人多遗爱,清风在抱远闲愁。
“遗”,支韻,平声,应用仄。
2.黄彪 陕州
七律·分陕而治有所思:
甘棠遗爱美名传,分陕石旁思万千。
瑞霭氤氲笼古地,祥云叆叇锁雄关。
嘘寒问暖召公在,西讨东征虢仲还。
高策妙心真堪赞,家国强盛享团圆。
堪,平声,应用仄声。
3.胡长军 卢氏
七绝·赞分陕而治
古来同室操戈多,独霸江山斗死活。
周召二公分陕治,共赢合作辅幼国。
操戈多,三平尾。幼,应用平声。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