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茉莉)11月16日,第十一届清远诗歌节暨第六届清远生态诗歌笔会在清远江心岛开幕,本届生态诗歌笔会以“生态现场”为主题,从“生态梦想”,到“重新凝视自然”,从“地方感的重构”,到“生态写作:现在·未来”等多个角度研讨。
与会嘉宾合影 通讯员供图
为“绿美清远”生态建设注入文化和诗歌的力量
清远市文联副主席陈淑清表示,本届诗歌节将继续擦亮清远生态诗歌的品牌,为“绿美清远”生态建设注入文化和诗歌的力量,旨在打造一个开放的文本,从生态、自然、时间、历史、哲学等多维度切入,让诗歌走进学校、社区,深入本土,扎根于更深的土壤,同时让诗歌节的影响力更广,传播度更深。
“生态现场,是指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现场。诗歌中的生态关系,是从地方感的建立开始的,真正的现场生态体验与生态地方感的建立密不可分。地点是在地域中的,在地的生态体验是生态写作中重构地方感的基础。”著名生态诗人华海在开幕式上说。近二十年来,清远生态诗歌的成长过程也恰恰是清远生态诗人在诗歌中重构地方感的历程。清远既是清远生态诗人生活的家园,也是寄予他们生态梦想的“写作发生地”和“精神栖息地”。他认为,生态诗歌应从生态现场的体验出发,并由地方感的构建提升为时代普遍性的诗歌经验,并指向未来的可能——即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梦想”,从而成为以诗歌建构的“精神家园”。
清远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苏奇飞作为本土诗人代表发言,他认为,生态诗歌写作可以从山林的荒野转向城市生态现场。同时,生态诗歌写作要主动进入新质生产力领域和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生态现场,而不是只停留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自然的情感抒发上,而对新科技和区域发展望而却步,陷入无以言说、无所感触的失语症。生态诗歌写作应该从关注外部风景的“无人之境”适当地转向关注人的内部心灵,即精神生态现场。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程相占发言并宣布开幕。在他看来,清远首先意味着一方生态梦境,其次意味着一个诗歌流派。2019年,他第一次来到江心岛参加第六届清远诗歌节,清远从此以后就成了他的生态梦境。
高校学者和生态诗人在岛上用言语构筑诗意
生态诗歌笔会主持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汪树东就当代生态诗歌三种较为常见的诗意生成机制进行诠释。汪树东认为,不少诗人在借鉴古今中外诗学的基础上,以物观物,志在发觉自然生命的内在灵性,也能够创造出极为独特的生态诗意。于坚、津渡等诗人尤其突出。当然,华海、李少君等生态诗人也始终在追求着天人合一的生态体验,他们的生态诗意也变得极为恢宏壮阔。当代生态诗人在继承古典山水田园诗歌的美丽传统基础上有可能创作出新时代的经典之作。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副教授马春光表示,中国当代生态诗歌萌生于1980年代中后期,随着当代诗人荒野实践的持续深入,当代生态诗歌的书写面向由单一走向多元、由批判的诗学转向建构的诗学。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生态诗歌呈现出空前高涨的荒野探寻热情,雷平阳、沈苇、哑石、李元胜、哨兵、张二棍等诗人,或常年游走于荒野进行博物实践,或栖居并记录某个地域的自然万象,他们基于荒野实践的生态诗歌书写建构了更具深度的生态诗学范式。新世纪生态诗人的荒野体验不断向纵深处延伸,不管是在荒野仰望星空,抑或与荒野中的万物默然相守,新世纪生态诗歌对自然之神秘、神圣的领悟都呈现出鲜明的生态存在论内涵。荒野体验与诗性思维的转变,意味着新的自然审美范式正在形成。
与会嘉宾还就生态现场与生态诗歌写作和生态诗歌与人工智能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活动由中共清远市委宣传部指导,清远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清远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清远市作家协会、岭南书院(江心岛书院)、一默书房承办,《生态文化》杂志社、中华美学学会生态美学专业委员会、清远市人才驿站江心岛分站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