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系统谋划了绿色转型的目标任务与政策举措,强调要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提出应加速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方式的变革。这一战略部署不仅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也对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作为全面绿色转型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绿色转型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是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保障。
以产业绿色转型提升经济发展韧性
产业绿色转型是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经济高效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和发展模式优化,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低碳、高效方向演进的系统性变革。其核心在于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全生命周期过程,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动态平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特征之一是产业迭代升级而不是简单的产业替换淘汰,强调传统产业与新兴绿色产业协同发展。一方面,拥有深厚基础和成熟技术的传统产业并非“夕阳产业”,完全可以通过引入绿色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激活内生潜力,形成发展新优势,在经济体系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新兴绿色产业以创新理念、环保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加速绿色技术和绿色理念的广泛应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仅从生产方式上推动实现绿色高效转型,还有利于构建多元协同的产业结构,为经济增长注入创新与可持续的不竭动力。这种新旧融合的转型模式,将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经济发展韧性和绿色竞争力,为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迭代是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推进过程中应当注重保持宏观经济水平总体稳定。在产业迭代进程中,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需实现紧密协同配合,注意防范配合失当造成的局部市场失衡问题,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宏观经济总体波动。因此,健全和完善促进产业绿色转型的宏观政策体系,是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的必然要求。宏观政策需要平衡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节奏,在推动绿色产业加速成长的同时,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引导,促进其平稳顺畅过渡。对传统产业的环境管制政策应当根据其转型需要进行适度、适时调整,确保传统产业转型过程中投入、产值、中间品需求大体稳定,平滑相关配套产业环节的调整出清,从而顺畅新产业的产品产销循环。同时,要关注绿色发展推动部分行业效率提升的扩散效应,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及时随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能,确保供需总体平衡。此外,政策还需兼顾市场需求与供给结构的动态调整,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多种手段搭配来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产业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从而保障绿色转型背景下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韧性水平。
立足供需两端的政策体系
适配产业绿色转型的宏观政策应立足于供给和需求两端,对绿色产能和绿色需求进行双向调节。在供给端,应着力提升绿色产能的供给能力。一是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发投入支持。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绿色技术创新奖励机制等方式,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清洁能源、低碳技术、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持续投入研发。二是加大绿色产业投资和资金支持。通过提供绿色金融支持、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等手段,为绿色产能供给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三是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补贴、基础设施投融资等措施,支持绿色能源项目建设,为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巩固基础,提升绿色产能供应效率。
在需求端,应着重激发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需求。传统产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面临较为复杂的挑战,包括生产方式的转型、技术更新的要求以及市场需求的转变。因此,在需求端,宏观政策应聚焦于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增强动力,引导传统产业运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一是通过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政策,对投资绿色技术设备的传统企业提供加速折旧、增值税减免等政策支持,加力扩围“两新”政策,为传统产业企业提供绿色技术改造补贴,尤其是对那些能够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绿色项目给予优先资助,降低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成本。二是完善相关信贷政策,设置绿色转型专项基金或贷款担保,支持传统产业实施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等项目,加快研究制定绿色转型金融标准,丰富转型金融工具,创新投融资模式,为传统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且必要的金融支持。
精准施策推动绿色转型
在宏观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政策的力度和时机至关重要,必须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精准发力。应当注意,在产业绿色转型初期,政府需要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对新兴绿色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绿色升级提供专项扶持。这一阶段,由于绿色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处于起步阶段,企业面临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压力,政府应主要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绿色信贷等手段,帮助企业降低绿色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成本,支持绿色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随着绿色产业逐渐成熟,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政府应适时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直接补贴和优惠政策,转为运用更加市场化的政策引导。此时,政府应主要通过优化市场环境、完善产业政策、提升行业标准等手段,为绿色产业提供相对宽松的市场条件,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应根据市场变化和产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政策措施,避免“过度扶持”或“过早退出”等问题,确保政策实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例如,当某些绿色产业发展过快、市场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补贴政策、加强市场调控等手段,避免出现市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通过适时调整政策的实施力度,既能激励绿色产业快速发展,也能避免因政策退出过早或过晚而导致市场不稳定。
综上所述,健全与完善促进产业绿色转型的宏观政策,既有助于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也能保障绿色转型时期经济平稳健康运行。通过在政策设计中兼顾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双重作用,既能推动绿色生产能力的持续提升,也能激发绿色消费和绿色投资需求,从而实现绿色产业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对政策的灵活调整和实施时机的把握,能够有效防范市场失衡和经济波动风险,为产业绿色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