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是一座大学校
文 任烽光
我从这所大学校走出来
察哈尔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省级行政区,省会驻张家口市。1953年1月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央决定撤销察哈尔省建制(察南划归河北省,察北划归山西省),省里干部一千多人转业建设单位。当时在省府大礼堂开干部大会,省委组织部长作动员报告。
我当时只有21岁,是刚从怀来师范学校调到察哈尔团省委学生部的干部,来到张家口团省委还不到一年,当时住东山坡的省委机关驻地,吃大灶食堂(当时分小、中、大三个食堂)。我在省党校学习三个月就分配工作了,从省团委准备调水利部官庁水库工程局的同志有四名:我和雷克明、李和、赵如福。当时我被分配到宣传都当干事,负责写宣传材料,给河北日报当通讯干事。我与河北日报工业组的于山同志很熟悉,他是河北日报工业组的编辑,经他手发过我写的《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斗争》、《在共产党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春到官厅的时候》等文章。当时河北日报驻官厅水库工地的两位记者是刘山和柴毅,新华社者孙世凯和方凌也常去土地采访。作爱丁玲到工地时,还开了座谈会,她写反映工地建设的一篇散文,采访了水文站的一个站長,散文的名字叫《粮秣主任》,之所以这样选题,因为水文站的站长是个老革命,在官厅这一带打过游击,管过军粮,他的孩子又参加了官厅水库建设,当了工人。大公报名记者彭子岗老太太,采访后写了《工地邮递员》的通讯,反映了全国各地支援官厅水库建设。
1995年任烽光(中)应邀参加水电十一局建局四十周局庆
官厅水库于1954汛期拦洪蓄水,1959年开始建设水利发电站时,人员分成水利部和电力部的两支队伍。从察哈尔省来的干部和工人划归水利部,成立了第一工程总队,由刘本初任总队長、马超任书记、孟超海任政治部主任。我分配到一总队宣传科任干事,科长是易生同志。由河北调来的干部和工人划归燃料工业部,成立了水电开发工程处,负责官方水库水电站三个机组的安装。当我们1956年10月离开官厅赶赴三门峡时,已听到官厅水电站开工的爆破声。
黄河三门峡这个名字,在当时是很吸引人的,从上小学始,我就知道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名记者华山把黄河形容成:人们爱它、恨它、又离不开它,因为它既为两岸人民哺育乳汁,又给百姓带来灾害,我们去治理黄河就是兴利除害。
母亲之河承千载,黄河源头青海东。
展开治黄万里图,梯级开发抒情怀。
治水排沙人胜天,一河三山天安排。
电站叠影映日月,河清有日百花开。
我是1956年10月携家带口从官厅水库乘火车到北京,又转车到黄河三门峡的。到达会兴车站后,即乘农民的木船到了驻地史家滩,那是从官厅水库转移而来的水利部第一工程总队的驻地。当时我们一家人四口:我和爱人带着一岁女儿及我的老母亲住在一间办公室内,那时还没有家属宿舍。1957年春天,三门峡工程开工前,局本部下设了若干分局,将一总队改组成坝一分局,负责开挖岩石,由风钻工和爆破手炸岛(三门峡有人门、神门、鬼行门三个岛子,横在黄河中间)。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全家合影
我1956年1月从坝一分局宣传部调入工程局宣传部,让我从事理论教育工作,准备成立讲师团。当时讲师团的负责人是刘冠三同志,还有从河南调来唐功炳、田永祥、王则荣同志,后来又从上海调来了邓婉倩同志。因从1965年开始整风,到1957年开展反右派运动,理论教育暂时停摆了。由于我在反右运动中表現温情、斗争不力,1958年春下放劳动锻炼,1959年元月因决定办三门峡日报,又将我从工地调回到报社报到,担任编辑工作,任政治文化组组长。1959年10月,我又调到工程局宣传部任宣传科干事,1963年1月提任副科长。这年10月又抽调随王干国同志去参加四清,直到1966年5月结束,在三门峡休假不到一周,就又调四川乐山龚咀,参加515水利工程,任政治部宣传科长。1983年,因我的年纪已超过五十岁,水电总局政治部调我到天津武清区水电基础局工作,从七局以党办副主任身份调入基础局任宣传部副部长,后又任办公室主任、劳人处长、副局级工会主席。我的经历和成长,也是从三门峡这座大学校走出来的一个例子,三门峡在我人生经历史中是值得留恋的一段:
人生一事意如何,岁月痕从眼角磨。
九旬回首走过路,狂风暴雨多坎坷。
为使人间无黑夜,甘将热血化电波。
诗与知音书做伴,从头学作大风歌。
新中国大坝建设的摇篮
1957年4月13日,是三门峡划时代的一天。两岸彩旗招展,锣鼓喧天,5000多名三门峡建设者参加开工典礼。当刘子厚局长宣布三门峡正式开工时,坝一分局数十名风钻及炮手,点燃了征服黄河第一炮,巨大的爆破声震天动地!青年钻工刘伙和李生宝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忙着整理工具,做准备了。这一天,刘伙小组打风钻超额320米,创开工后第一个新纪录。一分局石川书记高兴地说:“你们干的好,黄河向我们认输了!”
1959年,大坝混凝土浇筑,为了便于协作,工程局决定将坝一、坝二分局合并,成立浇筑分局,由王英先任书记,石川任第二书记,开展大战百万方的浇筑竞赛。
工人日夜三班倒,干部每天上班要上交一块毛石,作为大坝的填充物。这种群策群力的办法,既能节约混凝土,又能为浇筑降温。记有一次,王英先站在仓号中的一块最大的毛石上,开玩笑说:“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把我也浇筑进去!”此镜头被工地摄影记者拍到了,留作一生的纪念。由于王英先领导有方,敢想敢干,后被提为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和水电部副部长。
三门峡工程从兴建到改建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交了学费,但从培养和锻炼人才来说,它又是一座大学校。水电部部长钱正英部长说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三门峡工地也可以说是新中国大坝建设的摇篮。”
任烽光(左)和王干国在大渡河边观看太平天国石达开碑文
1963年,水电部领导曾设想将三门峡工程局作为黄河流域开发工程局,包打黄河流域的梯形开发。这年将秦定九同志任命为三门峡工程局的局长,齐文川同志为党委书记。初春,秦定九局长带领李银山组织部长、我和李和、赵金声当随员,视察了刘家峡和盐锅峽水利工程。
当时刘家峡水利工程巳由原三门峡的副局长刘书田主政,刘书田带领队伍完成河南洛阳的陆浑水库工程后,就带队伍去刘家峡完成“半拉子”工程(大跃进年代的产物)。刘书田局长善于审时度势,在抓刘家峡水利工程兴建的同时,带动了盐锅峡的开工兴建。当时叫“以大带小”,建一个准备一个,连续作战。
1965年毛主席发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要准备打仗、建设大三线的号召。于是,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开始两线作战,抽调精兵强将带着队伍,日夜兼程赶赴四川,奔赴大渡河建设新的水电站,解决四川工业用电问题。在四川乐山地区的大渡河畔、小凉山下安营扎寨,1966年成立了515工程指挥部,负责龚咀水电站的筹建开发工程。当时秦家九同志任指挥长,田茂先、李银山、郝占风、张剑英为副指挥长。进行了大量的筹建工作,执行了“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一切为生产一线职工让路,职工宿舍是学大庆式的“干打垒”,四根方木一立,竹子泥巴围墙,房顶铺上油毛毡,就是办公室和职工宿舍。
1966年“文革”运动开始,水电部派总局政治部主任王干国到“515工程指挥部”主政,秦实九同志调北京人事局工作。
(自右至左)1995年任烽光、蔡石泉、顾丰年、高光陆(妻子)参加十一局四十周年局庆大坝合影
龚咀水电站建设期间,在“抓革命、促生产”的乱象中,为了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职工们日夜奋战,于1967年完成了“当年开工、当年筹建、当年截流”的壮举,开了一个好头,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接着苦战四年,又完成了筑坝蓄水、地上地下厂房,于1971年创造了“一个鸡窝两只鸡下蛋”(一年组装两台机发电)的奇绩,受到了上级单位的表扬!
从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分离出来的这支兵强马壮的队伍,于1969年被水电部定为第七工程局,留在三门峡的人马为第十一工程局。
水电七局这支生力军,在完成龚咀电站之后,又完成了下游铜街子电站,该电站于1991年蓄水,于1992年发电,我作为老职工,应邀参加了铜衔子水电站的发电典礼。
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是从全国四面八方调来的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初期还有苏联专家组协助(因为三门峡工程设计,出自列宁格勒水利设计院)。黄河三门峡工程局领导班子,是省部级单位,直属国务院领导。局長刘子厚是原河北省省长,第二书记张海峰,后任外交部副部长。周总理曾在三门峡的“四省会议”中,讨论决定三门峡蓄水拦洪的水库蓄水量和高程问题。所以,周总理也曾说过,三门峡工程是培养水利开发人才的大学校。
下面介绍几位从三门峡工程建设走出来的人,作为例子:曾经在三门峡筑坝分局浇筑混凝土,创造最高纪录的赵福江,出席了全国劳模大会,后被“515工程指挥部”提升为生产部的副部长,之后被选调到水电五局担任副局長;曾在”515工程指挥部”担任生产部技术干部的方松提升为主任工程师,在南桠河工程中做出显著成绩,后调进北京水电总局担任总工程师;在水电七局担任总工的李子铮,后调入四川电管局担任总工程师;曾与我一起从团省委转业的李和,1982年从水电七局办公室负责人升调为副局长,1983年又调任水电四局党委书记;水电七局党委书记王干国,调任四川电力局局长,接着又于1976年调入电力部任政治部主任;刘书田同志完成了葛洲坝工程后,调入三峡开发工程,后升任水利部副部长。
(自右至左)任烽光、雷克明、李和合影
从三门峡走出的精兵强将、各路人才,在祖国各地,如同布满天空的星星,无畏地绽放自己的美丽与魅力,发光发热,散发着璀璨迷人的光芒。
你是哪颗星?
像你闪闪发光的眼睛。
我们曾携手从黄河到长江,
从三门峡到刘家峡,
从大渡河的龚咀到铜街子,
修了一座又一座水库和电站,
为两岸人民解除了水患!
你是哪颗星?
像你步履匆匆。
从葛洲坝到三峡,
从天山瑶池到青藏高原,
从治水到调水,
西电东输、南水北调,
给城市和农村播撒光明。
我问星星:
是否看到了人间人造卫星,
是否看到了为航天员架起的“天宫”,
星星对我闪闪眼睛,
月亮对我笑而无声。
我仰望着你的眼睛,
去追寻漫天的星星,
大江大河,
闪闪烁烁。
作者简介:任烽光,笔名默闻,1932年10月生,原籍北京市延
庆区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1952年1月参加工作,
1993年1月退休。一生从事水利水电建设,参加过三门峡大坝建设,
历任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科长、副处长、处长、副局级工会主
席等。退休后从事文学创作和诗词研究,先后被吸收为中华诗词学
会会员,中国民族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华当代文学学会理事,《诗词
之友》刊物特约编审。并被推选为水电基础局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