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1934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毅然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九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长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它不仅保存了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一、长征的历史背景
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益严重,法西斯势力崛起,国际形势动荡不安。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内,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独裁统治,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 “围剿”。由于王明 “左” 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 “围剿” 中遭受重大损失,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二、重要战役与事件
(一)湘江之战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 年 11 月 27 日至 12 月 1 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北部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战。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共 30 万人封锁湘江,计划 “围歼红军于湘江东岸”。红 3 军团第 5 师在新圩附近奋战三昼夜,以伤亡 2000 多人为代价,成功完成了阻击桂军,保证中央红军左翼安全的任务。红 3 军团第 4 师在界首 — 光华铺一带布防,守卫东岸渡口,抵抗桂军。红 1 军团军团长林彪则率 2 个师与湘军 3 个师展开肉搏战。红 5 军团 34 师长期承担红军长征的总后卫任务,最终成功掩护了其他部队过江,全师 6000 多将士几乎全部阵亡。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 8.6 万余人,减少到 3 万余人。但也成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二)血战独树镇
1934 年 11 月 26 日至 28 日,红 25 军在独树镇与敌人激烈战斗。红 25 军穿越许南公路时,敌军抢先占领了七里岗高地,对红军进行截击。红 25 军 224 团和 223 团在吴焕先、徐海带领下,把正面进攻的敌人压了下去,占领了公路两侧的有利地形。天黑后,红 25 军在风雪中绕道突围。27 日拂晓,抵达伏牛山东麓。红 25 军摆脱敌人堵截,继续踏上长征之路。
(三)遵义会议
1935 年 1 月,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结束了 “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
(四)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亲自指挥的一场精彩绝伦的战役。1935 年 1 月至 5 月,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境地区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中央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红军历经 40 次战斗,取得多次大胜。红军甩开追兵,变被动为主动,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
(五)激战嘉陵江
1935 年 3 月 5 日至 4 月 21 日,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为配合中央红军贵州地区作战,红四方面军向川甘边境的嘉陵江地区作战。历时 24 天,歼敌 12 个多团约 1 万人,控制了东起嘉陵江、西迄北川、南起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纵横各 100 余公里的广大地区。为两支红军会师创造了条件。
(六)巧渡金沙江
1935 年 5 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军委干部团接受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翻山越岭 180 里,找到两条船后悄悄渡到北岸,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又找到五条船,动员了 36 名艄公。从 5 月 3 日至 9 日,在 7 天 7 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 7 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摆脱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欲将红军围歼于川、黔、滇地区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七)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1935 年 5 月 24 日至 25 日,红 1 团 2 营到渡口下游佯攻,团长杨得志率第 1 营击溃川军 2 个连,占领了安顺场,并在渡口附近找到 1 只木船。25 日晨,1 营营长孙继先率领 2 连 17 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强渡过河。战斗中,炮手赵章成发挥出色,仅有的 3 发迫击炮弹,分别命中敌人的碉堡和冲锋队伍。突击队及后续部队击溃川军 1 个营,取得胜利。5 月 28 日,红四团昼夜兼行,创下了 240 里山路的徒步行军记录。二连在连长廖大珠带领下组成突击队,共 22 人。经两小时战斗,取得飞夺泸定桥的胜利。红军凭借大无畏的勇敢,强渡天险,摆脱追兵。
(八) 包座战役
包座战役是红军北上的关键一战。1935 年 8 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阿坝地区的包座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激烈战斗。红四方面军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先包围了包座的国民党军,然后伏击前来增援的国民党军。经过激烈战斗,红四方面军成功歼灭国民党军 5000 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包座战役的胜利,打开了红军向甘南进军的通道,为实现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会师创造了条件。
(九)突破腊子口
腊子口是红军长征途中的最后一道天险。1935 年 9 月,红一方面军在腊子口与国民党军展开激烈战斗。腊子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红军战士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多次发起冲锋。最终,红军采用奇袭战术,成功突破腊子口,打开了北上通道。
(十) 吴起镇战役,胜利新起点
吴起镇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的最后一战。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经过艰苦跋涉,到达陕北吴起镇。国民党军骑兵部队对中央红军进行追击。毛泽东亲自指挥中央红军进行反击,经过激烈战斗,红军成功击退国民党军骑兵部队,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团。吴起镇战役标志着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也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长征的历史意义
长征期间,中央红军共进行了 380 余次战斗,攻占 700 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 430 余人,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期间共经过 14 个省,翻越 18 座大山,跨过 24 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
(一)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这些经过长征考验的红军战士,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高度统一。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三)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长征途中,红军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红军的行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战略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长征的胜利,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中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长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顽强意志和伟大精神,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
四、长征的时代价值
(一)坚定理想信念。长征中,红军战士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在新时代,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 “四个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艰苦奋斗精神。长征途中,红军战士面临着极其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但他们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担当,敢于拼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三)团结协作精神。长征中,红军各部队之间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在新时代,我们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勇于创新精神。长征中,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在新时代,我们要发扬勇于创新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为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长征的胜利,不仅保存了中国革命的火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以纪念红军长征出发 90 周年为契机,传承长征精神,续写时代华章。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无畏的勇气和不懈的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
#纪念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
#打卡河南红色地标#
#创作挑战赛六期#
#新星计划5期#
#双星计划2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