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李玫瑾教授:超越 “观察力”,培养孩子 “内在敏锐感”
浮生如梦
2024-10-21 21:49:19
在孩子成长的奇妙旅程中,观察力常常被视为一项重要的能力。然而,李玫瑾教授提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理念 —— 超越 “观察力”,培养孩子的 “内在敏锐感”。这一观点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为孩子的发展照亮了新的方向。正如叔本华所说:“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意志有所追求,一个追求满足了又重新追求,如此永远不息。” 内在敏锐感的培养,能让孩子在追求的道路上更加敏锐地感知世界,把握机遇。

内在敏锐感,是孩子内心深处对世界的一种细腻感知。它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更是用心去感受、用灵魂去领悟。当孩子拥有内在敏锐感时,他们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变化,感受到他人的情感波动,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与人相处。蒙田曾言:“我们的生命,像世界的协奏曲,由相异的因素组成,由各种各样的声调组成,美妙的和刺耳的,尖锐的和平展的,活泼的和庄严的。” 内在敏锐感让孩子能够欣赏生命这首协奏曲中的每一个音符,无论是美妙还是刺耳,都能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在学习中,内在敏锐感能让孩子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孩子的主动性。然而,当孩子拥有内在敏锐感时,他们会对学习充满好奇,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语文时,孩子不再仅仅满足于背诵课文,而是会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思考文章的深意;在学习科学时,孩子会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保持敏感,提出各种疑问并尝试寻找答案。这种主动探索的精神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的内在敏锐感同样重要。“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的这句话提醒我们,内在敏锐感能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他们会留意到清晨第一缕阳光的温暖、花朵绽放的瞬间、朋友微笑中的真诚。这种对生活的细腻感知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珍惜身边的一切。同时,内在敏锐感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当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他人的情绪变化时,能够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当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波动时,能够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


培养孩子的内在敏锐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首先,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保持自己的敏锐感知。在孩子面前,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让孩子感受到敏锐感的魅力。其次,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去观察、去感受。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探索过程,而是在他们需要帮助时给予适当的引导。最后,鼓励孩子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阅读能够拓宽孩子的视野,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情感;思考能够加深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交流能够让孩子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发现,从他人那里获得新的启发。


“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 哈钦斯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培养孩子的内在敏锐感是为了让他们在未来能够不断地自我成长。当孩子拥有了内在敏锐感,他们将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自信、从容地前行,用敏锐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的美好,用智慧的头脑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之,超越观察力,培养孩子的内在敏锐感,是为孩子的成长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用爱与智慧,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敏锐感知,引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生活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当孩子拥有了内在敏锐感,他们将如同敏锐的探险家,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发现宝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助力,让他们在敏锐感的陪伴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