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人民日报》头版聚焦西安,所为何事?
网观西安
2024-10-24 12:53:09

本文共2648字,阅读时长约为3分钟。

西安,再登《人民日报》头版。

这一次,是“秦岭保护”。

众所周知,秦岭是中国的“父亲山”和“中央水塔”。我国要加大生态保护、建设绿色中国,秦岭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西安的秦岭保护,为何近日被《人民日报》头版聚焦?原因在于,其将科技力、制度力、人力三者合一,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显著成效,有着超越地域的借鉴意义。

由此进一步推想,这三者,不正是生态文明建设所亟需的“三驾马车”?沿着这条路径向前走,我们能够打开怎样的未来?

《人民日报》点赞的模式,是一种名为“空天地人”一体的秦岭生态环境监测保护系统。

这是对传统“空天地”一体化模式的延伸。

所谓“空”,是指基于无人机和高位视频的空中拍;“天”指基于卫星遥感的“天上看”;“地”指的是基于地面摄像头、物联感知设备和二维码的“地上巡”;“人”则是地面实施巡查和管理的人力,具体到秦岭保护来说,西安共配备了1240名专(兼)职网格员。

▲《人民日报》(2024年10月10日 第01版)

这些手段的结合,能够让巡查、管理工作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使得在秦岭生态保护区涉及6区县、占全市面积55%的背景下,西安对于秦岭乱象能做到“秒回应”。

仅今年前8月,针对乱搭乱建、乱排乱放等问题线索,平台自主发现、流转处置2480条,一般1到3天即可办结。而今,秦岭陕西段超过99%的区域,被评为生态状况“优”“优良”等级。

保护成效如此显著,首先有赖于科技之力。

生态保护如同就医诊治一样,先得找“病症”。

对此,西安光机所、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园等院所联手,搭建生态环境数据监测平台,可对秦岭的多项指标进行全方位“体检”。

比如,漫山遍野都是绿树,如何判断植被的健康状态?传统人工核查,根本忙不过来。如今,可以通过一种高分辨率成像雷达,扫描树木的含水率动态变化,这样就能识别出“病死木区域”,为其留下记号,为森林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依据。

再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金丝猴等珍稀动物进行“面部识别”,精准观测种群数量。

▲中国科学家用“猴脸识别技术”识别秦岭金丝猴,研究团队采集的秦岭金丝猴脸部特征样本(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通过获取卫星高清画面,还可将不同时期影像进行对比,查看同一点位的变化,直观看到秦岭生态的修复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发的“西电一号”卫星,便是我国首颗针对秦岭全域防治和保护的卫星,其运行于500公里高空,可实现对秦岭的常态化监测与应急响应。

再来说制度之功。

无规矩不成方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7月,西安便实施新修订的《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宣告以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守护秦岭。

该条例规定“市、相关区县设立秦岭保护委员会”,对管理机构和相关单位保护秦岭的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提高了违法开发和违法建设的处罚额度。

▲绚烂的翠华山秋色 图源:翠华山景区

2021年9月,西安又发布《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保护区域划分为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实行全域保护和分区管理。

接下来人们能看到:西咸新区、蓝田县、鄠邑区、高陵区、长安区等,分别构建了秦岭保护的分级管理体制,建设保护总站、区域站、镇(街道)保护站和流动站。

也是基于前述的严密机制,“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监管格局得以成形。

▲余晖浸染着秦岭山色  图源:终南山南五台景区

如今,机制化保护秦岭,正在更高层面加速推进。

10月10日,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等“六省一市”人大秦岭协同保护工作座谈会在西安召开,通过了“六省一市”人大秦岭协同保护工作备忘录,其包括探索秦岭区域协同立法、共同推动秦岭保护国家立法、联合开展调查研究、共同推动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执法和司法保护协同等8项内容。

秦岭保护,更离不开最核心的人。

尽管,科技之力极大替代了人力,制度又大幅提升管理和保护的效能,但人作为核心要素,依然至为关键。

它包括人的意识,人的意志,人的主观能动性。

没有全情投入,就不会有秦岭“活地图”、网格员王养维的十几年公益行。她放下了经营的机械厂,带动志愿者、家人投身秦岭保护,参与过400多次抢险救援、植树活动。

▲秦岭“活地图”、网格员王养维 图源:鄠邑秦岭保护

没有躬身以行,就不会有“陕西省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陕西科技大学教授郭军康的带队7次深入秦岭和黄河流域核心区,走访调研200余次,完成秦岭地区朱鹮栖息地水土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秦岭南麓重点矿区的尾矿库特征与修复现状,并与地方整合联合,提出因地制宜的绿色低碳循环生态修复技术;他还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吸引超过500位青年学生参与到生态保护的志愿活动……

是这成千上万王养维、郭军康的全身付出,成就了秦岭生态的复绿传奇。

有论点认为,人类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下一个时代将是生态文明。

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有可能解决,当前以消耗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工业发展模式,帮助人类找到一条既不大规模破坏资源能源,又能促进近几个社会发展的道路,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这一论点,正高度契合《习近平在浙江》中记录的一句话:“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一方青山绿水就是发展。”

▲秦岭脚下许家沟水库美景如画。图源:西安发布

当前,西安正走在建设硬科技之都的大道上,拥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双中心”,是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氢能等领域的“弄潮儿”,生态方面,背靠“父亲山”,面朝“母亲河”最大支流的渭河,可以说,这些资源禀赋与发展要素,使西安成为科技与环境保护融合发展的“试验田”,也能够为我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因此,西安城市崛起,正站在时代呼唤“中国绿”的天时、地利、人和的风口之上。需要充分抓住这宝贵机遇,答好保护秦岭生态的考题,成就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范本”。

期待看到这样的远景:让西安的“绿色故事”成为普遍,当五湖四海的才俊,为着中国的山清水秀、科技新潮慕名而来,当越来越多人们的智慧,投身生态中国的绿色传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变为现实。

*封面图源终南山南五台景区

原创:西安报业·城端传播 西一安鲜

编辑:孙慧敏 | 责编:贾梦寒

视觉:任君雅 乾门

校对:王军贤 | 统筹:张博文

审核:洪敏 | 总编:常征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网观西安」所有,法务:陕西连邦律师事务所刘攀。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