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当孩子们开始当博主、梦想成网红……
人民日报
2024-11-01 21:55:30

小时候,不少人都被问过一个问题:“长大了想做什么?”那时候,你的回答可能是医生、教师、科学家、飞行员……如今,童年的接力棒交到了“10后”“15后”手中,抛出同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也在悄悄起变化。据报道,时下,有的小学生像模像样地经营着自己的博主“事业”,对做数据、引流量等颇有心得,一些孩子梦想着成为“大网红”。

作为自媒体时代的“网络原住民”,如今的“10后”“15后”自小触网。对他们来说,线上社交、线上娱乐、线上展示……网络从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数字化生存是本能般的事情。

有人说,从孩子们的梦想基本能看出来当下最火的新鲜事物。仔细想想,有一定道理。包罗万象的网络世界、精彩纷呈的自媒体,塑造着孩子们眼中认知的世界。那么,当孩子们开始当博主、梦想成网红,怎么看?

讨论之前,恐怕首先应该对两个问题有基本共识,那就是:网络是洪水猛兽吗?网红是贬义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今,无网的真空环境几乎不存在,网络的价值毫无疑义。今年7月,人社部公布了19个新职业,网络主播“榜上有名”,应该说,网红亦没有原罪。

但家长乃至社会的担忧,多余吗?恐怕也并不。毕竟,网络世界鱼龙混杂,陷阱、网暴等,不会避开小孩子,歪风邪气也不会避开小孩子。流量驱动下,装疯卖傻、哗众取宠无下限的,违法违规博眼球、博出位的,无奇不有。尤其是一些账号主,引导孩子做出与年龄不符的动作、承受不该有的刺激,侵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也对屏幕前的孩子形成误导。

图片来源:长安观察

有人提出,孩子的体貌特征等隐私在网上“裸奔”,可能引起不法分子注意,让孩子面临网络欺凌乃至人身安全威胁;有人忧虑,“小网红”被贴上“御姐”“小奶狗”等标签,“嗑CP”、容貌焦虑、性别偏见等内容出现在弹幕之中,孩子们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不良影响;更多人担心,“小网红”们易产生功利化和浮躁化心态,奔着不学无术、偷奸耍滑的路子去,进而丧失了勤学苦练、踏实奋进的精神。

的确,网络上有不少乱象、有害内容,网络环境的净化、自媒体行业的整顿,是一个长期工程。但要打造一个完美的网络世界也并不现实。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正确理性认识网络世界、认识网红职业、防范网络侵害,至关重要,也正在成为一堂时代必修课。

孩子们的想法大都是单纯的。出于好奇、为了跟风、希望展示自我,低龄触网并不新鲜。一些孩子在网上记录心情、分享爱好,受到陌生人认可,也交到新朋友。有的孩子试水内容赛道,由此储备的知识,积累的表达能力、镜头意识、内容意识都是财富。对青少年来说,学习是主业,课余娱乐、发展爱好无可厚非,但若占用过多时间,则需要警惕。

一些孩子艳羡网红的生活,可能还认为许多网红晒晒照片、拍拍视频、带带货,就能人气、名气、财气多丰收;看到许多“小孩哥”“小孩姐”逗逗趣、卖卖萌,就能圈粉、吸金……而这,才是大多数人最为担忧的。就此而言,不妨以符合他们认知的方式,打破做博主、搞直播就能财富自由的认知。统计显示,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超1.8亿个,但年收入低于5000元的账号占比高达90%。高收入的网红只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网红只能艰难维持生计。

其次,也要扭转网络这碗饭门槛低的认知。尽管拥有一部手机就能做自媒体,但想把网红作为持续发展的职业、做得风生水起,绝非动动手指、动动嘴那么简单。大浪淘沙,这个行业正在并将继续回归理性。从非遗传承人直播间大火,到高校老师法律课线上出圈,再到带货主播出口成章、金句频出……如今,许多网红各有所长,有着较高的综合素养。归根结底,值得警惕的,是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风气,是哗众取宠、流量至上的价值观。

话说回来,我们都当过小孩。那时候,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并不奇怪,多数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修正。所以,触屏用网,不可溺之,不可避之。而对于孩子们的梦想,与其大论好坏,莫如多做引导。

来源: 人民日报评论
编辑: 马亮亮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