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生活中,你也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求人办事,需要一个饭局试探心意、促进关系;正好前段时间有个前辈帮了自己的忙,也要请人吃饭感谢一下;而朋友此时却发来消息,说很久没见面了,想聚一聚。
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会想:一次性组建一个饭局,正好所有人都能请到,省去了麻烦,说不定还能节约一些成本。
更有甚者会想,组建起这么一个饭局,岂不是能显得我人缘很好,且几人认识了,以后互相帮忙,也能有个人脉。
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合适。心理学家强调,永远不要请一大群人一起吃饭,原因很简单。
需求和社交恐惧
社交的本质是一种交换。不同类型的社交看似有所区别,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
功利性的社交交换利益,私密性的社交交换情感,这二者皆建立在双方互相尊重且能够从对方身上获取需求的前提下。
可当一大群互不相识的人坐在了一起,他们各自的需求性质不同、亲疏不同,组局人根本无法平等地照顾到每一个人的需求。
被忽视的那部分人感受到了组局人在天平上有所倾斜,下一次还会全心全力去给予你所需要的东西吗?
假如是利益型的社交,这部分损失还能通过后续的利益让步补回来;可如果是私密型的社交,缺失的情感要怎么补回来呢?
这边还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做“社交恐惧”。
在当代很多年轻人中,社交恐惧来源于对自己的自卑感和他人眼光的高敏感度,放在这个情境下同样适用。
在吃饭时,人们往往能够透露出自己更多习惯,将可能不雅的动作下意识带出来。
而此时周围却有一群陌生人,时不时地抬头打量,这样的饭局必然不会让人感觉到舒适,此时,组局人的目的就被本末倒置了。
群体心理
群体是个体自发或被动组织起来的,作为社会和个体的中介,群体的功能其实也表现在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
1、社会助长作用
如果个体处在群体之中,那么个体的积极反应和消极反应都有可能因为群体而产生的一定的增幅。
例如一个女孩穿着打扮精致,化了很漂亮的妆容参加聚会,这时候人们频频向她投来的目光,会使她心中暗喜,觉得自己今天光彩夺目,因而更自信地展示自己;
而假如她灰头土脸,衣着普通,头发油腻前来聚会,那么每一个落在她身上的目光都会让她更加自卑。
这一现象的出现通常是由于以下三个因素:
评价顾忌、分心、以及纯粹在场。
我们在相当一部分时间里,总是活在他人的目光之中,下意识会思考别人是如何看待我们的。
他们会不会觉得我的衣服不够潮流?我今天的妆容是不是让人感到奇怪?背后的人看我的走路姿势会不会嘲笑我?
当你陷入这种思考之中时,就已经对你目前所做的事情分心了。
认知系统对于所接收的信息加工是有限度的,为什么我们学了一天习之后会感觉精神疲惫,就是这个原理。
而一旦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对他人评价的思考上,就会给我们的认知系统带来负荷。
心理学家扎伊翁茨认为,在没有出现评价顾忌和分心时,即使有他人“纯粹在场”,也会给个体带来很大影响。
2、社会懈怠
法国心理学家黎格曼做了一项关于群体心理的实验,他发现,在团体拔河中,群体付出努力仅有个人单独付出努力的一半。
黎格曼把这种个人在群体中出现懈怠现象的情况称为“社会懈怠”。
在关于“社会懈怠”的实验中,核心是“评价”。
个体认为只有他们单独一人时才会接收到评价,且这样的评价会更准确。
如果人们不需要承担做某件事的后果,或者不需要单独为某件事负责,那么“社会懈怠”的现象就会出现。
3、去个体化
去个体化的含义是,个体的身份被模糊,被隐藏,不被人注意,或自己不愿意被人注意。
群体越大,个体的身份越模糊,群体越小,个体的身份越明晰。
这个时候个体的自我意识模糊,有时候也会引发一些失控行为,造成不良影响。
阻止负面影响
以上的心理学知识,让我们了解了,在大型的社交场合中,人们会减少个人的投入和责任感,
且在群体之中,个体会表现出与独处时完全不同的反应和行为。
假如你真的希望自己的社交圈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妨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1.先建立小团体
如果你有意识地想要把一个人介绍进你的圈子中,就专门组建一个场合,最好不是富丽堂皇的大酒店,
而是令人舒适的私密小酒馆,或者私房菜馆,找几个性格开朗的朋友作陪。
2.先产生需求再交往
假如一波人需要借由你这座桥梁去搭上另一波人的线,这个时候可以先询问双方意见,然后再组局,一定不能自作主张。
切记开始前一定要将每一个饭局里的人介绍清楚,提前询问口味和禁忌,并将禁忌告知双方。
3.将大部队分散
如果真的出现像开头那样的情况,不要怕花费时间和金钱,专人专请,人脉资源永远比你的时间和金钱要宝贵得多。
但假如你衡量一番,觉得此人不宜再继续交往,但是又必须请客答谢,则可以适当地不用顾忌那么多。
其实有些时候,人们并不是不明白,专门置办一场饭局,远比一大群人在一起更加体面、更能拉近人际关系。
但他们抱有一种侥幸心理,且往往在这种饭局上,被忽视的都是组局人最熟悉也是最亲近的人。
长此以往,身边还能剩下几个真心为你的朋友呢?
周恩来曾言:“与有肝胆之人共事,从无字句之处读书。”
虽然我们不能把社交看作是一种完全公平和对等的交换,但也要保证双方能够各取所需。
社交就像一座天平,当你的这头高高翘起,对面就会低低落下。
-The End -
作者-专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宝子,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把我们“设为星标★”哦!以免错过推送消息❤!
第一心理创始人 汤米老师作品——《朋友圈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