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来旺
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当前大国关系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和多边化的新特征,对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环境产生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罕见地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世界往哪里去?”这个严肃而敏感的话题,似乎时刻在提醒着世人。
在笔者看来,毋容置疑,从国际安全秩序治理角度分析,目前世界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
首先,既有的地缘政治因素突出、大国权力竞争加剧,凸显某种霸权霸道的负面效应,导致大国协调更加困难。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安全秩序治理的贡献有目共睹,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近年来依旧抱守陈旧的“冷战”思维,用“冷战”思维将国际社会划分为敌我阵营,在全方位强化军力建设的同时,不断深化军事同盟,拉帮结派打造军事小集团,严重破坏了地区和平安全与全球战略稳定。
全球秩序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安理会成为美俄欧各方竞争的场所,联合国权威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出现以色列羞辱、挑战联合国,并公开向联合国中东维和部队开火的严重事件。面对这一系列复杂多重的挑战,世界依然还没有找到有效应对的方略,如果一些国家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了自己的安全损害别人的安全,这个世界注定不会安全和稳定。
日前美国大选结束,特朗普强势回归,世界都在冷静观察、认真思考着,特朗普第二任期对美国、对中美关系乃至对整个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
其次,中东危机持续全面升级与俄乌冲突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为严重的全球安全危机,强烈冲击了全球安全治理体系。
俄乌冲突与中东危机升级引发了一系列全球安全危机。
当前,中东局势持续升级,军事冲突多点蔓延,地区动荡不断扩大,全面战争风险增高。
俄乌冲突仍在继续,这是自冷战结束30年后再次触发大国间的竞争与对抗,是冷战后地缘政治博弈的延续,美西方的战略思维借俄乌冲突变得进攻性十足,影响着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优先级,世界范围内的“冷战”思维再次被加速唤醒,全球安全治理理念被偏离,东西方大国间的矛盾被肆意放大激化,形成危险的负面认知螺旋,导致对抗风险增加。
俄乌冲突深刻改变了国际地缘政治,严重削弱了国际合作基础,加重了当代大国关系格局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大国之间的集团化对立,为推进有意义的全球治理增添阻力,对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改革提出更多挑战,其政治、安全、经济等各方面的外溢影响远远超出人们想象。
特朗普关于其上台后立即结束俄乌冲突的承诺,会不会仅仅是一场超级政治秀?人们在拭目以待。
第三,一系列高烈度安全议题、尤其是有关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威胁的凸显。
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化热潮凸显,美国和北约一些国家以多种方式事实上直接参与乌克兰冲突,有一些国家受到刺激也开始考虑拥核问题,核不扩散体系显得更加不稳定和脆弱,大国冲突和核战争的风险上升,有关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有增加迹象,给世界局势与全球安全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面对西方的步步紧逼,为阻遏美英、北约参战和对乌克兰军援规模,俄罗斯公布了新版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拜登悄然调整核战略,首次瞄准中国核武库。在2024年9月24日正式开始的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期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与会各国领导人指出:“我们的世界正处于漩涡之中。我们正处在一个史诗般的变革时代,面临着从未见过的挑战,这些挑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然而,地缘政治分歧不断加深;地球持续升温;战争愈演愈烈,却不知如何收场;核态势和新武器投下了阴影。我们正逐步走向难以想象的境地,一个可能吞噬世界的“火药桶””。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是核战争风险60年来最高的时期。最近一个时期,国际上一股政治势力在炒作所谓“核战争”与“第三次世界大战”;甚至有人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正在到来;还有人把矛头指向中国。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不要低估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可能性;有学者不仅提出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明确标志、具体分类,甚至将一些与中国相关的因素也摆进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框里去。很显然,一旦核战爆发,谁都不会幸免。而且,核战会毁灭人类文明,让地球回到石器时代,即便是有人幸存下来,还得面对漫长的核冬天。
不仅如此,2024年9月黎巴嫩多地多次发生通过远程操控引爆的通信设备集体爆炸事件,震惊了世界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极其恶劣的行径,是对长久以来国际秩序以及人类人道主义道德底线的公然踩踏,是对整个人类的挑战,无疑给国际社会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在此次黎巴嫩系列通信设备爆炸事件中,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概念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特征,此次袭击有可能改变“游戏规则”,造成极坏的连锁反应。尤其是,这一事件无疑对国际安全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增加了全球安全治理的难度。
此外还要看到,人工智能的武器化将是国际关系的新变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今天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正日益构建出一个数字化的社会,人类确实正在进入一个“数字社会”。但是“数字社会”是否就完全等同于“更好的社会”?这还真的需要斟酌。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我们需要探讨算法安全的兴起及其可能带来的挑战,以谋划算法安全的秩序重构问题。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技术的进步历来隐含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人们在享受着数字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数字也在以其特有的逻辑推进并衍生出新的问题,我们不到不密切关注数字社会的到来究竟会将人类社会带向何方?
我们看到,当今世界大国协调与合作不顺的情形,导致国际安全秩序重构面临新的形势,国际安全秩序治理面临的挑战极为严峻。同时也要看到,历史虽有相似之处,但绝不会简单地重复,大国关系中反霸与护霸斗争的新背景和新重点值得关注。“大国竞争”“新冷战”这些用来描述当今世界格局的术语,忽视了经济社会以及国内政治等因素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存在着重要的缺陷,反映了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在思维和逻辑上的偏狭。经过多年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国内互动、政经相联、国家间关系与社会间关系彼此分离的世界,这决定着国家间互动态势的复杂,绝非“大国竞争”“新冷战”所能概括。近年大国关系结构出现新变化,越来越多的新兴大国在大国关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以欧美为中心的大国关系地缘重心面临调整。
尤其是,人类文明要继续下去,世界大国得有起码的底线!就此,笔者曾经发表文章不赞同国际上炒作“核战争”,要理性看待战争与和平的形势问题,同时坚决反对国际上有意鼓噪“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图谋。
应对跨国性、全球性威胁和挑战亟需各国共同努力,积极推进国际安全秩序的治理和完善,全球安全治理迫切需要摆脱“旧思维”,寻求“新出路”,世界需要新的安全治理格局和秩序,而当代中国事实上已经给世界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长远来说,实现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安全秩序调整与构建,离不开中国积极参与的战略平衡和安全治理。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近年来,中国在安全治理方面践行了不同于西方的安全治理理念,积极发挥大国担当,不断推动全球安全治理的变革与完善,提出并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了中国与时俱进的安全理念。在全球安全治理中,中国是安全观念的引领者、热点问题的斡旋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热点问题解决之道,直击问题,直面挑战,基于是非曲直,恪守客观公正,努力为饱受战争冲突困扰的国家和人民寻求和平解决方案。
中国积极促进国际共同安全和全球安全合作,引领着全球安全治理的方向,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形象。不久前,中国为破解国际核安全困境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路径”,应当能给其他几个核大国的核政策调整带来启发。
当前国际安全秩序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是挑战极为严峻,这不单单由于全球安全面临的威胁日趋多元化、专业化,而且表现为这种秩序治理需要的大国协调与合作并不顺利,一些西方大国仍以过时了的“冷战”思维行事,导致无论是在理念方面还是实践中,国际安全秩序治理与中美较量和世纪博弈进程在并行同步。
中国致力于全球安全治理对其他大国来说同样有启发意义,正如基辛格博士曾经说过的,在人工智能这样的全球性挑战面前,中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他生前最后一次公开发文就是呼吁中美共同管控人工智能。令人遗憾的是,美方并未接受基辛格博士的建议,对同中方开展人工智能交流合作抱有疑虑,对中方可能取得技术进步更是充满焦虑。
我们呼吁美国等世界大国要像中国那样具有大国担当,同样要出于全人类利益出发,摒弃“冷战”思维,强化大国协调,积极开展全球安全治理,使“世界往哪里去”更加具有积极的确定性,而不总是一个令世人担忧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