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白话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礼是道德丧失的产物
郑风
2024-09-14 14:34:19

#新星计划4期#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翻译

上德的人不刻意去表现德,这才是真正的有德;

下德的人努力做到不失德,所以算不上真正的有德。

上德的人做事顺合大道、并且没有功利心;

下德的人不能顺合大道,做事有明确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失德;

上仁的人不能顺合大道,但是没有特定的目的;

上义的人不能顺合大道,做事也有明确的目的;

上礼的人刻意去推广礼,如果没有得到响应,就会挽起袖子强行去拉扯。

由此可见:

失去了道,才去寻求德;失去了德,才去寻求仁;失去了仁,才去寻求义;失去了义,采取寻求礼。

到了礼这个层面,内心的忠信已经很淡薄了,是导致祸乱的开端;所谓制订礼的先知,只得到了道的外表,是愚昧的开端。因此,真正有识之士会选择忠信深厚的道,而不去选择浅薄的礼;会选择道的本质之实,而不去选择虚华的外表,会做出正确的取舍。

#解读

从第三十八章开始,进入《道德经》的《德经》卷。

道经主要讲世界万物运行的内在规律,是世界观;德经讲有德的圣人怎样做才能符合大道,是方法论。

德经的第一章,开宗明义,讲述了“道、德、仁、义、礼”五者之间的关系。这里的“道”和“德”,是老子所提倡的东西;这里的“仁、义、礼”,则是儒家五常中间的三个。

老子在这里进行对比分析,打破了道家和儒家的界限,为当时林林总总的思潮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方便大家建立整体的认知。

这一章有几个认知的关键点,把这几个关键点搞清楚,这一章的内容也就豁然开朗。我们逐个进行解析:

①上与下:

德里面提到上德和下德。所谓的上德、下德,讲的是德的层次。上德的人,心中有德,因此无需拘泥于外在的德的形式,亦即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下德之人,向往德,但是达不到德的层次,因此按照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勉强能够做到不去丧失德。上仁、上义、上礼也是一样,是指仁义礼的最高层次。

也有人把上德的上理解成动词,推崇的意思,类似第三章的“不上贤”。上德、上仁、上义、上礼都可以解释,但是下德就不太好解释了。这里的上与下是对立关系,上理解成推崇和重视,下相对则是轻蔑和忽视,这样一来,意思就变得晦涩难懂,故而我个人把上下理解为德的修饰词更合适。

②为之与无为:

上德无为,下德、上仁、上义、上礼都是为之。“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按照道的法则行事,不违逆道的原则。反之,违背道的原则行事,则是“妄作凶”,则是“为之”。

③无以为和有以为:

上德和上仁,都是无以为,无以为就是没有功利心和目的性,即道德经里面所说的“生而弗有、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中的“弗有、弗恃、弗居”,是发自衷心的“忠信”之厚;下德、上义、上礼都是“有以为”,具有自己目的性,如下德的目的性是“不失德”,义和礼一样,只是为了满足外在的义和礼的标准,都属于“忠信之薄”。

④失道之后德……

做不到道,然后谋求德;做不到德,然后谋求仁……依此类推,是退而求其次的作法。由此可知,道的境界高于德,德的境界高于仁,仁的境界高于义,义的境界高于礼。

⑤薄与厚

礼是忠信之薄。

什么是礼?原本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是道德仁义的自然而然的外化;但是到了后期变成了繁文缛节,人虽然奉行了礼节和礼仪,但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与言行,而是被动于外在的条文约束的形式。

忠信:忠是立于内心,不偏不倚;信是真诚真切,不做伪。强调的是发自中心的真情感。但是礼,强调的是对形式的遵从,里面有没有真的情绪,已经很难判断了。故而说“礼是忠信之薄”,而提倡“居其厚不居其薄”。

⑥华与实:

先来说一说“前识者”。前识者本意是“有知识的先知先觉”,承担着开启民智的作用。在这里指创造礼乐制度的所谓的圣人。

华,指道的外在的、表面的、形式的东西;实,是道本质的、核心的、精髓的东西。

那些所谓的圣人,只触碰到道的外在的东西,形成了礼;没有触及道本质的东西。真正的修道者,要能删繁就简,要能去伪存真,穿透外在的表面,去追求本质的东西。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