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具有“松弛感”的孩子,怎样才能培养出来
思享论
2024-08-29 13:41:13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一方享受着宽敞明亮的居所,另一方却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暂住;一方手握丰富资源,另一方只能旁观羡慕。

这时,一种深深的缺失感和被排斥的无力感,便会悄然浮现。这种感觉与环境无关,它源自内心深处的不安,仿佛世界并不真正属于自己,只是勉强找到了一个栖身之角。

这样的心情,让人时刻保持警惕,难以彻底放松。

比如小时候,去朋友家做客,往往会因为不熟悉的环境而感到拘谨。

即使朋友家的条件远优于自己,也难以找到一丝松弛感。无论是晚饭前的饥饿,还是睡在陌生床铺上的不安,都像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自己。

因为明白这些并不真正属于自己,所以像一个外来者,小心翼翼地表现得得体,以免被认为不懂礼数。

这种强烈的自我防御机制,往往伴随我们成长,甚至延续到成年后的生活中,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自我的定位。

实际上,这种缺乏归属感的根源,或许与童年时所接受的爱有关。

有人说,孩子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能否在成人后拥有内心的平静和归属感。如果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爱是有条件的”这一观念,那么他可能永远无法心安理得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小时候,我们或许曾因为“不乖就不爱你”而感到惶恐,或者因为考不好而觉得自己不被重视。爱似乎变成了一种交易,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获得。

久而久之,孩子便学会了隐藏真实的自己,只为得到那份看似宝贵的爱。

再者,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家庭中,那么他对世界的信任感也会大打折扣。

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往往决定了孩子能否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无条件的接纳。如果孩子犯错后,所得到的不是包容和理解,而是威胁和惩罚,那么他自然会对自己产生质疑,认为自己不够好,不配得到爱。

这种心态会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显现,使他无法坦然面对自己,也无法真正融入周围的环境。

而那些自信、松弛的孩子,往往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家庭给了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无论在外界经历了怎样的风雨,回到家总能感受到无条件的接纳和爱。这种感受像是心灵的港湾,给予他们勇敢面对世界的底气。

如果孩子知道无论他做得好不好,家里总有一个地方永远为他敞开,那么他在面对外界时,自然能更从容、更松弛。

那么,如何培养出这样一个有松弛感的孩子呢?

这不仅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更是关于爱的传递和接纳的课题。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无论他做得好与坏,都不会影响对他的爱。这种无条件的爱,是他在未来面对挑战时最大的底气和支持。

教育孩子时,不妨加上一句“无论如何,我还是很爱你”,让孩子明白,爱不会因为他的行为而有所减少。

作为父母,要学会更多地共情孩子的难处。

当孩子因为不想写作业而拖延时,要理解他已经在学校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回到家自然需要放松。当孩子在外人面前显得胆怯时,要意识到这是他面对陌生环境时的正常反应,而不是简单地认为他不够礼貌。

通过这种理解,我们可以在包容孩子这件事上做得更好。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成为孩子的避风港。

当孩子在外界受到伤害时,回到家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安慰,而不是再次受到责备。家应该是一个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的地方,而不是让他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的地方。

归根结底,松弛感并非孩子天生拥有,而是父母通过日常的言行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孩子的心灵如同一块白纸,父母在上面写下的每一个字,都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无论是无条件的爱,还是对孩子难处的理解,都会成为孩子面对未来的强大支撑。

而当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和归属感时,自然能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心安理得地活着。

回顾自己的人生旅程,有多少次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无法真正放松,又有多少次因为内心的不安而觉得自己无处可归?

这些感受,或许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模式。

但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根源,并在教育下一代时加以改进,也许就能够培养出一批真正松弛、自信的孩子,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拥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追寻自己的人生梦想。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