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乡村记忆之古驿情怀:即将逝去的记忆--黄河嫩滩捞石炭趣记
用户黄河岸边老农
2024-09-11 06:14:08
 #我是大美黄河推荐官# 
即将失去的记忆

__黄河嫩滩捞石炭趣记

王邦盈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卖炭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憎恨统治者罪恶的思想感情,引人深思,扣人心弦。而几百年来黄河沿岸的老百姓为了谋生,在黄河滩“跺窝子”捞石炭,何尝不是如此呢?

亘古至今,木炭老百姓烧不起,只能烧柴禾,其次就是煤炭了。听村中的老者说,东古驿村捞石炭口碑相传至少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王氏先祖是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25年)从山西河津迁至东古驿村的,安家后和何氏家族、郭氏家族联手在村北的黄河夹滩上栽种了万亩枣树,百姓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虽然修剪的枣树枝能烧火做饭,但柴禾还是不打够用。刚好有一年黄河发大水,河水过后,枣园北边的江漕子至山西崖跟的坑凹之间到处都是黑油油、圆亮亮的小煤核儿。王氏先祖断定是山西老家河津开出来的煤炭被暴雨冲到黄河,随着河水流动,大水过后留下的,有的可能被埋在淤泥下面。由于不断滚动冲刷,煤炭被变成了黑油发亮的小煤核儿,像个小石头儿,于是,人们就给其命名为“石炭”。这样,全村人都到嫩滩(现在叫湿地。嫩表示颜色,如嫩黄、嫩绿)捡石炭,运气好的话可以够一年用。

有一年,黄河又发大水了。河水过后,除了捡石炭,有的人尝试用“跺窝子”找石炭。就是先用铁锥在淤泥里扎,听到响声后,用铁锨往下挖,发现石炭后,再挖个直径五尺左右的大坑,把淤泥里的水往坑里引,下去几个人上下左右晃动,把石炭往出引流。水面漂满了石炭,赶紧用竹筛子把石炭捞出来,上面的人接住倒一堆儿,完了再按人头分。从此,历代百姓都继承了“捞石炭”这一谋生的手段,并使之发扬广大。

五百多年后的民国36年(1947年),黄河发了一次罕见的大,江漕子北边长达16里的嫩滩(湿地)全是一丈多深的水,几乎要漫上夹滩上的万亩枣园把枣树淹了。水中除了有重达一百多斤的黄河红尾巴鲤鱼,就是满河的河柴(芦苇根一类的柴禾)和石炭。大水过后,全村五六百口男人倾村而出,财主让长工赶上毛驴带上驮篓,穷人自带扁担和筐。捡完了露出地面的石炭,全村分成了三十多班,开始“跺窝子”捞石炭。上年纪的老人有经验,指导壮年人用铁锥扎石炭,听到嗞喇喇的响声时间越长,说明石炭层厚。接着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个个脱个精不溜儿,赤条条一丝不挂开始挖窝子,挖好后跳进去跺窝子(不脱裤子会使裤子顺着腿往下掉,人使不上劲,还容易出现危险。所以民谣云:下帽子没有脱裤子快)。大窝子直径有八九尺,窝里最少得五个小伙子不停地左右摇晃,让周围的石炭顺着水往窝子里流,最有劲的小伙子不停地用筛子捞石炭往窝子外递送,上边的人接住倒在一堆儿。干这个活儿,光有力气没有技巧是不行的。窝子里的小伙子要不停地动才不致于陷下去,速度稍微慢一点,双腿就往下陷,周围的小伙子就得赶紧抓住他的胳膊,抱住他的腰,除了自己不停地动,还得想法帮助他从淤泥窝里慢慢出来。整个嫩滩(湿地)几百个精尻(读Kǎo,灵宝方言念gòu,古书上指屁股)子汗水泥水混在一起,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所以有些年轻人互相逗乐子说:咱几个在一个窝子里洗过澡,谁也见过谁的屌。忙碌了一天,个个人眉开眼笑,驴驮人担,满载而归,一年做饭的石炭够了!
解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慢慢地提高了,捞石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成为人们留在脑海中的永久记忆。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