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和党员队伍新变化,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推进‘智慧党建’。”高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更应主动适应时代要求,高质量推进智慧党建工作。全国21万个高校各级党组织日益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588万名党员争做干事创业的先进模范,教育战线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汇聚成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将智慧党建引入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字化背景下加强高校智慧党建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建工作要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推动党建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智慧党建”是线上线下有机连通的党的建设新形态。运用智慧协同共享的概念,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密切联系,创新传统党建工作模式,推动数字创新技术与高校党建工作整体融合,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转型升级,实现功能再造,有效提高高校党建精细化、便捷化和现代化水平。
(一)顺应高等教育数字化的必然趋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高等教育数字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将数字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多维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层次影响教育管理、评价、组织架构等。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环节之一,高校党建理应顺应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将数字技术灵活应用于党建领域,运用数字技术创新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以数字化作为支撑,塑造高校党建的新图景。
(二)提升高校组织管理效能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在教育系统能不能有效实现,取决于教育系统党的组织体系健不健全,党的建设抓得好不好。”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推进的背景下,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增强高校党组织的组织管理效能。《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明确高校党委的首要职责是“把方向”,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鲜明的政治方向、服务面向、育人导向。依托数字技术系统集成、智能架构和动能创新等方面的特征优势,对高校党组织的组织架构和队伍建设等提供智慧支撑,通过智慧平台和智能系统的监管和评估,强化政治引领,提高组织管理效能。
(三)推动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传统的党务信息传递主要依赖于纸质档案记录、文件传达和组织会议活动等,效率低下且信息容易丢失,同时管理方式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疏漏,影响党建工作质量。智慧党建能够推动党建工作多维度覆盖,比如,对流动党员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全流程记录党员发展程序、全面跟踪评估党员表现等。在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时性、移动性和信息化程度方面进行提升,进一步促进高校党建工作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二、高校智慧党建现状与存在问题
智慧党建的应用范围涉及党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党员培训等多个方面。以河南省为例,早在2016年,河南省已经推出智慧党建平台。2017年以来,河南省委组织部和省联通公司联合研发“互联网+‘智慧党建’”融平台,将其列为“一号工程”,把基层党建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以信息化助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高校党建工作方式日益呈现智能化、多元化、现代化的特点,但是依然存在智慧标准体系不完善、智慧党建人才队伍薄弱、智慧评价机制不健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智慧标准体系不完善
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在完善管理制度方面经验不足,制度标准不完善。从目前智慧党建的研究与实践来看,各高校之间智慧党建体系的构建存在差距,智慧党建平台使用情况不平衡,标准体系与技术支持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严重滞后于党建平台的开发速度,在平台的日常维护以及党务信息公开、党建服务工作规范的落实等方面工作不到位,影响了高校智慧党建的管理效能。
(二)智慧党建人才队伍薄弱
“懂党建的人不懂数字化,懂数字化的人不懂党建”是数字化党建的一个关键问题。传统党建模式的根深蒂固,让部分党员无法适应数字化模式、没有充分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不具备充分运用数字化平台的网络能力。而拥有数字思维、熟悉信息技术的人才对党务工作的需求并不了解,不能跟业务工作有效融合,无法精准搭建技术平台,削弱了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智慧评价机制不健全
当前高校智慧党建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顶层设计和功能开发存在缺陷,尤其是没有对智慧平台的设置和功能的发挥以及建设效果和质量等确立细致的考核评价标准,使得数字赋能流于表面、停于形式。部分高校虽然建设了党建平台却没有充分运用其优势,影响了智慧党建的服务质量。
三、数字化背景下高校智慧党建创新路径
(一)树立“智慧思维”,完善党建管理制度
一是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打破党务工作者原有的“舒适圈”,深化高校党务工作者对智慧党建的认识,将智慧党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开展党建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将智慧党建与智慧校园建设和“一站式”学生服务平台等结合起来,从资金、技术、专业人才等多方面进行统一规划部署,完善党建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智慧党建”平台建设管理制度。
二是更加注重责任落实。结合学校特点与党建工作实际情况,完善责任落实机制。明确党建工作者的管理、工作职责、奖惩措施。通过校院两级的党组织责任传导,夯实上下联动的智慧党建推进机制。
三是更加注重评价监督。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智慧平台的相关规范和考核纳入考核体系,制定考核评价制度,探索考核标准、考核制度、考核责任、考核任务、结果评价一体化闭环管理,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智慧党建系统以数字化手段动态呈现并掌握情况。
(二)创新“智慧平台”,优化组织管理内容
一是坚持内容为王,增强吸引力。优化智慧党建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其时代感和新颖感。发挥专业优势,重视课程开发,采用视频、流程图等多种形式呈现学习内容,提高智慧党建吸引力,激发党员队伍学习主动性,提升党建效果。例如,河南师范大学运用数据模型,以红色品牌为矩阵,构建红色基因库,巧用“红色扩增法”,设计“红色引物组”等,有效提升了党性教育吸引力。
二是坚持共建共享,强化协同性。打破“数据烟囱”“信息孤岛”,建设全方位、立体化的党建信息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在传统党建和智慧党建之间搭建合理的过渡平台。通过“云”分享、“云”阅读、“云”打卡、“云”笔记、“云”直播等一系列“云”载体,提供优质共享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例如,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通过引进AI党建智慧助手,联合喜马拉雅引入“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有声图书馆”构建智慧党建平台,推动了党建业务工作资源共享。
三是坚持技术为本,提升精细度。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实时汇集党建基础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信息化管理等手段,切实强化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开发线上工作运行平台,为系统管理、实践运用、人员配备、绩效考核等机制提供技术保障与数据支撑,实现展览展示、党建宣讲、理论研讨、教育教学、党务监督等多功能于一体。例如河南理工大学以“党支部+大屏学习”构建PC端机手机移动端办公的党建工作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采集-分析-应用-反馈”完整的数据流流转与整合。
(三)打造“智慧队伍”,提升智慧党建水平
一是深化校企合作,引入“智慧”管理人才。深化校企合作交流,引入行业企业智慧党建经验,推动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制定完善的“智慧队伍”建设方案。通过设专职、外聘、客座教授等多种形式,引进具有互联网思维,宽视野、肯钻研、懂技术、会管理的信息化党建人才。
二是强化管理培训,培养“智慧”师资队伍。要推动广大教师参与智慧化党建的管理与运行过程,强化对智慧平台运用的管理与培训,在全校教师中树立智慧党建意识,把智慧党建平台建设成为一个各方都能充分参与、建言献策的共享平台。在开展智慧党建工作时可以考虑从中选拔出一批专业技术过硬、思想觉悟较高的人员,组建“数智”队伍。
三是依托项目示范,组建“智慧”研究团队。将智慧党建研究纳入学校相关创新项目指南,推进智慧党建与思政教学、党支部创建等深度融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组建智慧党建研究团队,为智慧党建系统全面发展提供项目依托,强化高质量党建项目示范引领,构建智慧项目引领党建、智慧党建助推项目攻坚的良性运行系统。
【作者:熊元靖 ,信阳农林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办公室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教育系统党建创新项目《新时代智慧党建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DJXM-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