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教育融合 AI:小学生用编程拯救 “火星车” 成现实
**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模式,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其中,STEM 教育与 AI 的融合成为了一股引人注目的潮流,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如今,小学生借助这一融合教育,用编程拯救 “火星车” 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想象,而是真切发生在课堂中的现实。
STEM 教育,涵盖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个领域,旨在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人工智能(AI)作为当今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各个行业,也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当 STEM 教育与 AI 相遇,碰撞出了绚丽的火花。
以武汉经开区神龙小学为例,在其六年级的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 “AI 火星车救援挑战” 正在上演。学生们的学习场景设定为:在科技馆研学过程中,发现了处于休眠状态的 “祝融号” 火星车,于是他们决定发起制作一辆智能火星救援车的任务,以此来救援 “祝融号”。这一情境任务的创设,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探索热情,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STEM 教育与 AI 的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学生们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科技馆进行 “云游”,自学中国科学院关于火星探测的科普讲座、科普视频,初步了解火星的奥秘。接着,他们与老师搭建的 AI 专属智能体(项目规划师)展开深度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开始感知生成式 AI 的底层逻辑。他们以算法逻辑图的方式梳理火星车模型制作的步骤,完成学习任务的分解与分工设计,这其中涉及到数学中的逻辑思维以及工程中的项目规划,充分体现了 STEM 教育中的数学与工程元素。
通过 VR 设备,学生们沉浸式体验火星地貌与环境,仿佛身临其境。随后,他们与教师搭建的 AI 专属智能体(探测分析师)对话,获取精准且科学的火星环境数据,并完成与地球生存环境的类比数据报表。根据这些数据特征,学生们运用科学知识与数学分析,深入分析火星救援车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如适应火星的温度、气压、地形等条件,这一过程融合了科学、数学和工程知识。
在了解火星车制作模型所需的 5 类传感器功能时,学生们借助教师搭建的 AI 专属智能体(技术研究师),展开讨论并完成连线学习题和制作任务单,为正式拼装做好充分准备。这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技术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进入实验室,学生们来到了制作火星车的工作坊。他们在 “材料车间” 根据设计图纸,选配符合火星车设计方案的标准配件。若需要定制个性化车标,便前往 3D 打印区自己建模打印。准备好材料后,学生们与教师搭建的 AI 专属智能体(精工制作师)对话讨论,生成制作流程图,随后在 “组装车间” 进行拼装与编程,实现远程遥控火星车行驶与器械臂救援等功能。编程环节无疑是 AI 与 STEM 融合的关键部分,学生们通过编写代码,赋予火星车 “生命”,让其能够按照设定的指令行动,这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编程技能与逻辑思维能力,也是技术领域的重要实践。
学生们拿到实验室里制作的火星车模型后,来到创客室进行模拟测试和智能升级。他们自制 “祝融号” 休眠位置的火星沙盘,利用平板远程控制系统,模拟 “智能火星车救援任务” 的运行测试,同步记录运行数据及发现的问题,及时修复与优化。模拟运行正常后,学生们通过与教师搭建的 AI 专属智能体(智能升级师)深度对话,学习了解温度、语音、巡线、避障等自动驾驶的基础原理知识,再分组学习各类传感器的功能和编程方法,共同优化火星救援车模型,实现智能驾驶的升级。这一系列操作,从测试到优化,从学习新知识到应用于实践,全面涵盖了科学探究、技术应用、工程设计和数学分析等多个方面,是 STEM 教育与 AI 融合的生动实践。
此外,在神龙小学的 “AI+美术” 教室,学生们对 “火星车” 外观进行美化,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在 “AI+音乐” 教室,学生们为 “火星车” 创编车载专辑,让科技充满艺术的韵味;在 “AI+人文” 教室,学生们创作以救援火星车为主题的微电影剧本;在 “AI+电影” 教室,学生们应用 AI 剪辑工具完成微电影创作。通过这些拓展活动,学生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全方位的激发,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科技与人文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种将 STEM 教育与 AI 融合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他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了主动的探索者、创造者。通过完成 “拯救火星车” 这样的项目,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技术技能、工程设计方法和数学分析能力,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对人工智能这一前沿技术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STEM 教育与 AI 的融合将在教育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像神龙小学这样的学校,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这种融合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让科技的梦想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