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10月13日,“中华文化主体性与中国诠释学当代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举行。
“中华文化主体性与中国诠释学当代发展”学术研讨会举行
彰显文化主体性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梅景辉提出,在当前的中国诠释学研究中,既有在中国学术框架下开展的西方诠释学文本研究和思想性研究,也有以诠释学为概念和方法对中国哲学中蕴含的诠释学思想的创新性研究。从中华文化主体性和中国诠释学的关联性看,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国诠释学创生发展的重要前提。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傅永军表示,哲学代表了一个民族对自己生存根基和历史使命的认识,文化的主体性落脚于哲学。中国有历史悠久的经典诠释传统,将经典诠释发展为中国诠释学,意味着要重塑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存在方式,不再是罗列经典文献和对既有文献进行注释,而是发展思辨和理论,以“让哲学讲汉语”为途径,将中国哲学发展为一种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汉语哲学。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执行主编王浩斌表示,将诠释学引入到文化领域,以诠释学视野观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学术界理解中国传统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诠释学的关注领域,既包括中国传统经典,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发展中国诠释学,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更要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优秀传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郭建宁论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文化主体性问题。他表示,主体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文化主体性是人的文化活动自觉意识和自主立场的集中体现。有了文化主体性,才能维护民族文化特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主体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根本意义是巩固文化主体性。
发展中国诠释学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潘德荣提出,近年来我国的诠释学研究获得了长足进展,同时这又是一个歧义丛生的领域,甚至对这一学科的名称,都产生了诸种不同的理解。要守护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之“宽容与和谐”精神,追求相互理解中达成的共识,将善意、积极、建设地理解他人的言语与观点作为诠释方法论的前提。要尽可能完整掌握解释的技术性手段,合理地综合运用解释规则揭示文本原义,在理解的多重可能性中选择出更具有合理性、说服力、并符合时代精神之取向的理解与解释。
谈及中国诠释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原则,傅永军表示,汉语学界的中国诠释学知识体系建构已从一种学术构想演变成思想体系的创新实践。中国诠释学所进行的创新性理论建构工作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必须建基在中国古老的经典诠释资源的现代性转化之上;第二,必须满足诠释学的现代性要求;第三,必须体现出诠释学的学科特征。只有以“哲学诠释学”为参照镜像,建构一种被称之为“中国经典诠释学”的理解理论,方能形成一种充分满足中国诠释学建构要求的新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何卫平提出,《柏拉图的辩证法的伦理学》是伽达默尔思想的开端,它通向其后来的哲学解释学和哲学伦理学,这两个领域在伽达默尔那里有着内在相关性并初步预示了后来伽达默尔思想发展的方向,即:朝着追求存在哲学与实践哲学的统一、哲学解释学与哲学伦理学的统一迈进。追溯伽达默尔思想的开端、理解《柏拉图的辩证法的伦理学》的重要性,能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伽达默尔思想的脉络及其重要价值和深刻之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廷国提出,目的论观点强调,哲学史必然有其原初的目的设定。无论是研究西方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史,都应当按照目的论的方法要求,回到哲学的开端——原初思想家的原初目的设定。与西方追问普遍的存在者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一种形而上学不同,中国的哲学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伦理学的形而上学。无论是研究哲学还是文化,都应该将目的论作为一种方法贯彻到思考研究中;以目的论为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西哲学和文化的根本性差异。
本次会议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