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孩子自卑or自信,取决于你的一念之间,聪明家长这样做
大米和小米
2024-10-17 11:23:44

自信的孩子大胆表现自己,自卑的孩子只想往角落里躲。我们都想养育出自信大方的孩子,可有时候,娃偏偏缩手缩脚。孩子的自信,到底去了哪里?

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取决于他的自尊感是强还是弱。孩子的自尊感,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2-4岁“快看我”阶段。孩子会不停地说:“妈妈,看我,快看我。”他要通过获得父母的关注,来发展自我意识和自尊感。

5-7岁“爱幻想”阶段。孩子总有天马行空的想法,他既希望能得到公平对待,也希望自己是独特的。

8-10岁“情绪易消极”阶段。如果我们说话方式不恰当,孩子可能就会有较多的负面情绪,引来对抗。


10-14岁“别人是怎么看我?”阶段。他们更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容易从他人那里来界定自己自尊感的强弱。

14-16岁“我是谁?”阶段。孩子开始思考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如果孩子迷茫、彷徨,他就容易陷入低自尊,从而自卑。

在孩子发展自尊感的这一过程,他表现的是孩子自卑or自信,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的一念之间。


一:看到孩子的长处or眼里只有他的不足

育儿群里有位宝妈回忆,说小时候和姐姐帮忙整理厨房。结果一不小心,将一盘子杯子都摔落在地。一二十个杯子啊,就被她们这样摔碎了。

当时她和姐姐吓坏了,生怕遭来严厉的惩罚。但闻声而来的爸爸,却什么也没说,只问她们有没有受伤,然后帮忙一起整理残渣。

宝妈说,长大后每次想到这件事,心里就一阵暖意。之后即便犯再大的错,她也不害怕,只会鼓足勇气寻找避开犯错的方法。

不得不说,有这样的爸爸,真的很令人羡慕。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如果碰到孩子摔了几十个杯的情况,也很难保持淡定,嘴里多多少少会说孩子几句。


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如果在生活中,孩子犯一点小错,我们就批评指责,孩子很容易在负面评价中,陷入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时间一长,他的内心就变得很脆弱,做事畏手畏脚,慢慢养成自卑的性格。

但如果我们对孩子的错误,多一些包容,多看到他的成就和优点,孩子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能力上。

越觉得自己能力强大,孩子就越容易有强烈的自尊感,也就越有自信。


当然,我们并不是面对孩子的所有错误,都一味包容和认可。聪明的家长,可以这样问问他:

你觉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从这次事情里,你有没有学到什么经验?

下次我们可以怎么做来避免再犯错呢?

既然错误已经发生,那就让它产生价值,不白白让孩子经历一次。


另外,多看到孩子的长处,多鼓励他。比如:

鼓励努力:你能拿到这个成就,是你这些天努力付出的结果。

鼓励毅力:我看到你本来想放弃了,但又坚持了下来。

鼓励态度:你做这件事时,态度非常认真,又是查资料又是翻书,我真的很欣赏这样的你。

多看到孩子的长处,眼里少一些孩子的不足。他便也会在这样的鼓励中,培养出强大的自信。


二:让孩子与自己比较or拿孩子与他人比较

我一位朋友说,他从小就是在被与别人比较中长大。

考试完,他会听到:你看看邻居小孩,全班前三,你呢?考到了多少?

做作业,他会听到:你看看跟你一起做作业的孩子,人家字写得多好,答案都写得对。你看看你,写得鬼画符一样,还错一堆。

与一群伙伴玩,他会听到:你看看别的孩子,一个个大大方方的,声音洪亮。你看看你,看到大人也不叫,说话声音跟蚊子一样。

虽然长大后,他知道父母是想用“激励法”,激起他的好胜心。但从小活在被比较的阴影中,他变得孤僻、胆小、不自信。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也总觉得自己比不过别人。在工作中与同事相处,他不自觉就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然后内心狠狠地受伤。

长期的打压和比较,会让孩子不停地自我否定。他不但不会前进,还可能因为觉得自己确实很差劲,而不断往后退。

如果想要孩子一点点进步,我们可以比较,但不要和别人比,而是让他和自己比。

比如,比孩子这次做得比上次好的地方;比孩子这次做事用的时间比上次短;比孩子这次思路更开阔、想的点更多等等。

孩子会在自我成长中,不断向优秀靠近,最后就真的变成了一个优秀的人。


三:看到暂时的困难or只看到最后的结果

芝加哥有所学校,如果学生哪门课程没通过,他的成绩单上不会写“不及格”,而是“暂未通过”。

虽然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不同的表述,却给人不同的心理暗示。

“不及格”会让人觉得,我真差劲,这都过不了。我是不是能力不够,或者不够聪明,才做不好?

而“暂未通过”,则是告诉孩子,你不是一个失败的人,只是暂时没有达到而已。

我想起了心时代父母研究院院长王纪琼分享过的一个小故事。

他儿子做题,也是左思右想,怎么都不会。于是儿子问他:“爸爸,我是不是很笨啊,这都不会。”

王纪琼回答他:“儿子,你不是笨,只是还不熟练而已。”

通过这样的回答,孩子就会觉得,不是我能力有问题,而是暂时练习得不够而已。孩子接下来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多练习上,而不是自怨自艾上。


当孩子遇到难题,我们若只看到结果:“你怎么回事?这都做不好,你怎么这么差劲?”

那孩子一旦遭遇失败,他首先做的,就是否定自己、怀疑自己、打击自己。再自信的人,也慢慢变得自卑了。

而如果我们告诉他,这一切只是暂时的,那孩子就会觉得,我是有能力的,只是暂时还没有达到而已。只要努力,多练习、多找方法,一定能做好。

孩子的自尊感,很大程度,藏在我们的话语和态度里。他是自卑还是自信,只取决于你的一念之间。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