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3日报道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0月31日刊登题为《印德关系:将想法落实为成果的少有机会》的文章,作者是印度曼特拉亚战略研究所主席尚蒂·玛丽特·德苏扎。全文摘编如下:
登上德国的“巴登-符滕堡”号护卫舰是一次难得的体验。作为印太地区部署计划的一部分,这艘护卫舰从德国出发,不远万里来到印度,停靠在果阿的莫尔穆冈港。
访问印度港口是德国为提升与印度关系而进行的系列活动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体现了双边关系的加强。德国总理朔尔茨刚刚结束两年内对印度的第三次访问。与去年2月上一次访问没有对双边关系起到太多促进作用不同的是,这一次,朔尔茨应印度总理莫迪邀请,于10月24日至26日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让双方有机会在第七轮政府间磋商中相互接触。两国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两年一度的会议探索新的合作领域。
朔尔茨访印有多重意图
两国于2000年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印度在德国的印太愿景中具有重要意义。德国内阁10月16日通过了旨在提升双边关系的“聚焦印度”文件。然而,这样的举动背后有两个推动因素:德国经济疲软和与中国关系紧张。加强与印度的贸易关系,无论是双边贸易还是印度与欧盟自贸协定之下的多边贸易,都对德国经济至关重要。
德国的这些努力还有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印度计划以48亿美元采购六艘配备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的新型潜艇,以加强在印太地区的海军存在。德国的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公司正在参与竞标。
印度希望军事硬件进口多样化,这吸引了许多感兴趣的国家。朔尔茨此访后不久,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问印度,为印度塔塔高级系统公司与空中客车公司合作的工厂揭牌,该工厂将在印度生产C-295运输机。另外,西班牙纳万蒂亚造船厂也在竞争印度的潜艇合同。
与法国等欧洲国家相比,德国明显落后,法国已经与印度达成数份重要的军事采购协议。俄乌冲突爆发后,朔尔茨提出“时代转折”计划。根据该计划,德国要加强与印度的防务关系,并努力成为印太地区重要参与者。德国需要通过协调其印太行动方针,展示德国作为大国的能力和决心。
加强印德双边关系已经具备软实力基础。印度有5万多名留学生在德国的大学和教育机构学习,是在德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南印度很受欢迎的素食店萨拉瓦纳·巴万在海外的10家分店有五家位于德国。多部宝莱坞电影在德国拍摄。
地缘政治观点并不一致
然而,两国还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建立更稳固、更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上层建筑。死板的观念、无果的谈判、缺乏文化理解、官僚主义和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是最主要障碍。
过去,新德里的“印度制造、为世界制造”倡议是争论的焦点,该倡议坚持技术转让和在印度设立制造工厂。如今,印度和德国在乌克兰和加沙问题上的地缘政治观点并不一致。
据报道,莫迪与朔尔茨在会晤期间就乌克兰问题表达了不同看法。在朔尔茨访印前几天,莫迪刚刚出席了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印度与俄罗斯一直保持友好关系,这令德国难以理解。
印度与以色列的战略和军事关系虽然密切,但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印度支持两国方案。印度与伊朗的关系同样密切。德国也同意通过谈判达成两国方案,但仍坚定地支持以色列。
然而,双方可以在保留地缘政治分歧的同时发展贸易关系,印度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在推动世界接受这一原则。德国在防务、技术、能源、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以及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清洁能源等新领域的能力,有助于帮助两国实现转型愿景。印度正在一个巨大的市场上寻找有潜力的合作者,德国必须展示其吸引力。两国在德国总理访问期间签署了27项新的合作协议。
印度和德国如果能在双边和多边论坛中交流观点、建立合作,它们就可以成为世界新秩序中重要的两极。想法需要转化为成果。“聚焦印度”文件中指出了一系列合作领域。这些领域包括“外交与安全政策、发展合作、气候和环境保护、扩大商业和贸易关系、加强学术研究合作以及技术工人合作”。
这些问题对于印度十分重要,虽然总体战略可以让双方加强这些领域的接触,但最关键的是把印度的战略设想和地缘政治欲望考虑在内,因为两国都希望在印太地区实现关系转型和加强伙伴关系。(编译/王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