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大坝精神采访系列(70)||【季文选】全国都来支援三门峡
恒笙&王绵民
2024-08-26 09:51:55

写  在  前  面

有了三门峡大坝,黄河始安澜。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大型水利工程的“长子”,倾注了国家领导人的心血,创造了数不清的共和国第一,它是新中国水电建设的摇篮,也是世界多泥沙河流治理的中国方案,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水电建设的“奇迹”,记录了成千上万水电人激情燃烧的岁月。#创作挑战赛五期#
从2023年4月份开始,以三门峡著名作家董建华老师为首的一群志愿者们,克服重重困难,上门入户,甚至来到病床前,抢救性的采访了一部分第一代三门峡大坝建设者。截止目前,已经整理出了六十余篇采访记录。我也有幸作为采访团成员参与其中。
三门峡大坝建设者系列采访文章首发《三门峡评论家协会》和《君笑文园》公众号。经取得董建华老师同意,从2024年6月13日起,本顶端号陆续转发分享。

全国支援三门峡

  季文选

建国之初,百业待举黄河安危,国人关注。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三门峡水利枢纽就是其中之一。这项举世瞩目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巨大支援。

1955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并确定兴建三门峡水利枢纽作为治理黄河的第一期重点工程。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城市农村,男女老少,人人都把为征服黄河、建设三门峡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看作是莫大的荣幸和自豪。三门峡这个古老而偏僻的峡谷,顿时使很多人特别是广大青年水利水电建设者魂系梦牵、心驰神往。

黄河三门峡工程局于195512月在北京正式成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从水利和电力两部、河南、湖北、福建、山东四省以及黄委、淮委等地方和单位调来了大批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1957年春,工地职工已达5000多人1959年施工高峰时,全局共有职工24000余人。

“兵马未动,粮秣先行。”三门峡工程建设初期,在职工生活和服务设施方面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房屋建筑就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几万职工和家属在开工前后的一两年内,要从全国各地陆续来到三门峡,同时还要兴建满足工程需要的大批仓库、厂房等,而当时的情况是:距三门峡较近的会兴镇只有几百户人家,现在的三门峡市区还是一片庄稼地,大安和坝头更是穷乡僻壤,人烟稀少。为解决住房问题,电力工业部于19563月将水电总局建筑公司的2000余名职工,从北京调来三门峡组建成工程局房建分局。这支队伍思想素质好,技术能力强,一来工地就投入了紧张的房屋建筑施工。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当年就完成建房90000多平方米。

在建房过程中,得到了湖北、福建、河南、上海、山西等地的大力支援。湖北、福建获悉三门峡建房急需毛竹,他们压缩了本省的用竹量,及时调来十几万根毛竹河南的郑州、洛阳、新乡三市,优先供应三门峡900多万块砖瓦上海五金公司商店削减了零售数量,供应三门峡1500件自来水龙头等水暖器材山西平陆县等地供应了三门峡建房用的全部草料。三门峡当地的居民,为先期到达工地的建设者们尽可能地腾出自己的住房和窑洞,并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为了保证三门峡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都派出优秀干部和职工来为工程建设服务,他们之中的很大一部分后来成了三门峡市的第一代市民。供电部门跨越千山万壑,架通输电线路交通部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修筑了河南省境内第一条柏油公路会兴到三门峡大坝的公路专用线铁道部调来精干队伍修筑三门峡市区到大坝的铁路专用线,并从郑州铁路局调来数百名优秀职工,组建成工程局铁路分局,负责三门峡专用线的铁路运输工作邮电部门在三门峡成立了邮政局,并在各个施工点和生活区设立了邮政代办所银行系统在三门峡设立了建设银行和人民银行及其多个储蓄所卫生部从旅大市调来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过功劳的康复医院,组建成黄河三门峡医院教育部门为三门峡派来了优秀教师,办起了三门峡工程局的小学和中学河南省商业部门从洛阳、郑州、开封、商丘、安阳等地抽调了数以千计的干部和各类服务性行业的职工,在三门峡办起了一个又一个粮店、蔬菜门市部、营业食堂、百货门市部、新华书店、服装厂、洗染店、照相馆、理发店等服务行业。商业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常来三门峡直接指导工作。19571212日,中央城市服务部一辰部长在三门峡商业服务系统干部大会上作报告时说三门峡建设者来自四面八方,生活习惯不同。我们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摸透他们的要求,使商业服务工作跟上去。

1957413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人民日报发表了《大家来支援三门峡啊》的重要社论。这篇社论犹如浩荡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全国人民进一步掀起了支援三门峡的热潮。

由于三门峡工程浩大,所需机械设备和材料品种繁多,时间紧迫,除从苏联等国进口一部分以外,其余都在国内订货,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内首次制造。这在我国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确实是困难重重。然而,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中国人民,在党中央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为了征服黄河,造福人民,凡是接到三门峡订货的工厂企业,总是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满足三门峡工程建设的需要。北起哈尔滨、南到湛江港,东自上海、杭州,西达成都、西安的全国83个城市、445家工厂,都曾为三门峡工程生产过各种机械和材料。

三门峡工程是高度机械化施工,仅各种机电设备就需要一万多台()。国内提供订货的兄弟工厂职工,都感到为三门峡工程制造机械设备是自己的光荣,因而热情高,干劲大。大连造船厂为工程局砂石厂制造了当时国内先进水平的6艘采砂船。这个厂采取交叉作业的方法,同时安装两艘采砂船,工人早上班晚下班,道道工序往前赶,提前完成了造船任务。三门峡工程施工进度一再加快,原来从国外订货的大坝闸门框钢板,从时间上不能适应工程进展的需要。制造钢板的任务落到了鞍钢工人的肩上。这种钢板是具有特殊性能的镇静钢,厚度要求为40毫米和60毫米,国内以往没有生产过。鞍钢党委书记接到冶金部的介绍信后,立即批示:“这种产品是三门峡拦洪急需的,要当成一个主要任务完成。”经过鞍钢工人20天的顽强奋战,特种钢板试制成功,全部订货提前运达三门峡工地。太原重型机器厂为三门峡工程赶制了两台350吨门式起重机。这样的大型门机当时在国内都是第一次设计制造使用。西安金属结构厂党委,向全厂职工发出了“一切为了支援三门峡”的号召,增强了该厂职工对完成三门峡订货任务的责任感光荣感。这个厂在完成支援三门峡的任务中,得到了中共西安市委和中央建筑工程部的大力支援和帮助。当他们在制造闸门中遇到设备和技术力量不足时,西安市委随即召开有关13个大厂矿负责人会议,及时调来了机器设备和操作人员建筑工程部为该厂从哈尔滨、沈阳、北京、武汉、成都、柳州等地调来了有经验的技工,及时地解决了该厂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这个厂在1957年到1960年三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为三门峡加工制造了水泥罐、混凝土料罐、栈桥、托梁和大坝闸门等金属结构件30余种,总重达2900余吨,保证了三门峡工程各个施工阶段的需要。

每当三门峡工程急需设备和材料时,兄弟工厂都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大坝施工需用变压器,北京电机厂得知这一消息后,厂领导组织精干力量,全力以赴为三门峡赶制变压器,结果比合同提前30天交货。北京新华橡胶厂职工,听到三门峡急需橡胶板时,就主动派人到三门峡工程局驻京办事处联系,表示愿意承担加工任务。该厂党委书记深入车间,同职工一起研究措施,将原来的两班生产改为三班生产,日夜奋战,使三门峡急用的橡胶板及时运到工地。

为了适应三门峡工程一再提前的需要,有些物资器材必须提前运到工地。这就给铁路交通部门带来了很多困难,但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将货物按时或提前运到三门峡工地。三门峡工程局采购员在黑龙江省林业厅的协助下,在穆棱储木场选好了100立方米一等白桦木,急需运往哈尔滨加工成压合木。这是安装大坝闸门滑道的特殊材料,时间非常紧迫。按照规定,由穆棱往哈尔滨运木材,必须有铁道部和林业部联合签发的命令。如果按正常手续办理,从上报要车计划到签回命令,最快也得十几天,这无疑会影响三门峡大坝的拦洪工期。在这种情况下,哈尔滨铁路部门当机立断,打破常规,优先发车,将这批白桦木及时运到哈尔滨,经“五一”木材加工厂制成压合木后,随即发往三门峡,保证了安装闸门滑道的需要。三门峡地处河南省境内,郑州铁路局对工程的物资器材运输,更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河南公路交通部门也是尽力予以支援。早在三门峡工程施工初期,当工地运输紧张的时候,省运输管理局就调来45部载重汽车,支援了三门峡工程的物资运输。

在采购、订货或紧急求援时,只要有一张介绍信,说是三门峡工程需要,各兄弟单位无不满口应承,优先供应。一次,工程局派人到四川采购木材,当时有28个单位排队订货,而供货单位毫不犹豫地把对三门峡的供货排在首位。有一次因大坝混凝土浇筑进度加快,水泥供应紧张,工程局物资供应分局局长段忠诚打电话给洛阳水泥厂请求支援。该厂虽然还处于试生产阶段,但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想方设法支援工程局3639吨水泥,保证了三门峡大坝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

在三门峡工程建设中,全国人民不仅从物质上给予了大力支援,而且还从精神方面给予了三门峡建设者以深切的关怀和巨大的鼓舞。

工程开工前后的几个月,局办公室和局工会就收到了3000多封来信。这些信件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写信的有工人、农民,有机关干部、有解放军官兵,也有少先队员。在这些来信中,字里行间都充满着热切的希望,盼望三门峡工程局早日建成大坝,征服黄河,实现我国人民数千年来的治黄理想。

三门峡工程开工的消息,传到了全国亿万少年儿童中间。他们不但寄来了贺信、慰问信,而且还寄来了他们最珍贵的红领巾。少先队江苏省丹徒县初中队部全体队员,在寄来的红领巾上写着:“为人民谋福利!”并附信表示:每个同学都在努力学习,锻炼身体,争取做一个有出息的接班人。崇明县实验小学的小朋友在寄来的信中说:“我们从地理书上,知道了我国正在建设黄河三门峡工程,大家都想出一把力。在收麦的时候,同学们在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上,见到麦穗就一株一株地拾起来。我们共拾了77斤麦子,卖了五元三角三分钱。现在把这些钱献给你们,希望你们快快地建设好三门峡大坝,让黄河变成一条利河。”

少年儿童们对黄河两岸和三门峡的绿化也非常关心。广东省信宜县石根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1957年秋给工程局寄来了一包松籽。并附信说:“我们总想以某种方式参加三门峡这一伟大的工程建设,可是工程距我们太远。怎么办呢?后来我们终于想出了办法,利用课余时间,拾了20斤松籽,寄给参加工程建设的工人叔叔们和黄河两岸人民。”孩子们希望这些松籽在三门峡地区生根发芽,成长壮大,把三门峡两岸装点得山青水秀、景色诱人。

三门峡工程的兴建,老一代革命者更感到无比的喜悦,并寄予深切的期望。当时正在杭州西湖疗养的山西省省长王世英来信说:“我听到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不胜兴奋,几乎使我从病床上跳起来。我因在病中不能亲自前来慰问工地职工,甚感遗憾!”为祝贺三门峡开工,王省长还寄来了十筒龙井茶叶,这是他亲自在杭州购买的西湖特产。他希望“每一片茶叶,都能变成建设三门峡的一股力量。”

在三门峡工程施工高潮期间,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省的党政领导同志还多次率领代表团前来慰问,鼓舞了工程局广大职工加速大坝建设的劳动热情。

1957926日,山西省副省长王中青同志率领中共山西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慰问团,前来三门峡工地对职工进行亲切慰问。王副省长在工程局召开的欢迎大会上宣读了山西省委和省人委的慰问信,并赠送猪肉5000斤,香烟500条等慰问品。由著名蒲剧演员王秀兰等组成的山西省蒲州梆子赴京演出团,专程来工地进行慰问演出,受到了广大职工的热烈欢迎。

正当三门峡建设者为1960年汛期实现大坝拦洪而争分夺秒,日夜奋战的时候,中共河北省委和省人委于517日派来了以副省长高树勋为团长的慰问团,中共山东省委和省人委于530日派来了以副省长王哲为团长的慰问团,中共河南省委和省人委于615日派来了以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为团长的慰问团。他们各自带着本省人民的深情厚意,来到三门峡工地对广大职工表示亲切慰问。三省慰问团带来的文艺表演团体,分别在坝头、史家滩、大安、新城的俱乐部、大餐厅和露天广场等场所,多次为广大职工及其家属演出了精彩的戏剧、歌舞和杂技节目。他们精湛的艺术表演博得了广大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工地职工纷纷表示,关定要加速大坝建设,保证汛期拦洪,以此来答谢三省人民的亲切慰问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

兴建三门峡工程的伟大意义,在全国之所以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是与新闻和文艺等有关单位的大力宣传分不开的。

早在三门峡工程准备阶段,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和河南日报社等新闻单位就对这一工程即将兴建作过多次宣传报道,引起了全国人民对在黄河上建筑第一座大坝的关注和向往。工程开工前后,新华社和河南日报社派出了名记者君谦、周原和宋悟民、黎路、江涛等同志常驻三门峡工地其他全国性的报社也不断派记者来,对三门峡工程进展情况和建设者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作了及时、全面、深入地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河南、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曾作了反复宣传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在当时彩色胶卷全靠进口的情况下,1958年和1961年先后摄制了彩色新闻记录片《三门峡》和《黄河巨变》在全国放映。这些宣传对提高三门峡工程的知名度,鼓舞三门峡建设者的士气,对全国人民进一步了解和支援三门峡,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同时,很多作家、诗人也纷纷来到三门峡工地,深入群众,体验生活,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创作。其中有几位同志如华山、雷加、吴烟痕、孙肖平等,都在工程局基层单位兼职,有的把家属也迁来工地,一住就是几年。他们不仅用自己的作品来反映三门峡工地上火热的战斗生活和建设者昂扬的精神风貌,而且还满腔热情地投入工程建设,他们本人就是三门峡建设者这支英雄队伍中的一员。三门峡工程建设也激励着很多文艺工作者,他们多次来到三门峡工地进行慰问演出,丰富了工地的文化生活,鼓舞了职工们的干劲。在施工高潮期间,全国有近30个文艺团体先后来到三门峡进行慰问演出,其中有:首都文艺界赴三门峡慰问团、中央乐团、中央歌舞团、中国京剧院三团、志愿军参观团文工团、全总工人话剧团、上海音乐学院、河南豫剧院一团、河南话剧团、洛阳豫剧团、陕西荣院八一歌舞团、西安评剧团等,文艺工作者们演出了一场场精彩节目,深受广大职工的欢迎和喜爱。1959年秋曾发生这样一件趣事: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在大安演出时,因俱乐部座位有限,想看戏的人很多,为了满足广大职工及家属的要求,最后一天晚上在广场上公演,观众达一万多人,由于拥挤,很多人把鞋子都挤掉了。第二天早上打扫广场时,各种鞋子就拾了两箩筐。

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演出之余,还深入工地,深入班组,深入生活进行创作,把火热的工地生活编成节目即兴表演。此外,他们还辅导工人业余文艺积极分子,和工人们联合举行文艺演出。

每当人们看到那巍峨耸立的三门峡大坝和谈起工程改建以后的巨大效益时,无不对当年的三门峡建设者怀着崇敬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深深地感谢那些关心和支援三门峡的全国人民!

(注:此文作于199112

作者简介:季文选(1931——2020)江苏淮安人,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1956年到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历任《三门峡工程报》记者、科长、副处长,高级政工师,参与《万里黄河第一坝》编辑出版工作,任编委会委员、副主编。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