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平顶山市纪委监委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作为整治重点,不断优化监督机制、强化案件查办、细化大数据监督,守护“三资”领域风清气正。
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家底,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乡村振兴大局。平顶山市纪委监委加强与农业农村、财政、审计、民政等部门联动协作,强化服务与监管并重,在对村级“三资”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的基础上,重点对合同造假、底数不清、交易不规范等“老大难”问题进行深入查摆,逐村盘家底、找症结、开药方,有效规范财权、整顿物权、约束事权。
集体“三资”点多面广,容易滋生腐败。平顶山市纪委监委统筹用好纪检监察机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组织人员力量,定期会商,对重点问题线索严查快办,采取提级办理、领导包案、重点督办等举措,集中力量、攻坚突破。
郏县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渣园乡郝庙村原党支部书记刘某某收取村集体资产租金4万余元用于个人开支、安良镇肖河村原党支部书记杨某某私扣村干部8.3万元工资等一批有影响、有分量的案件。叶县纪委监委对全县18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整治合同造假、资产底数不清、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目前已发现问题200个,移交问题线索6个。
此外,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巧用大数据,依托基层民生监督大数据平台,将惠民资金、集体“三资”纳入监督板块,对惠民资金发放、“三资”使用和管理等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全程监督,避免“暗箱操作”。
新华区纪委监委针对“三资”管理使用不规范、数据上传审核不及时等现象,推动相关部门规范“区级统筹、乡镇主抓、村级落实”三级联动机制,形成“自查—整改—抽查—复查—反馈”完整闭环,督促区财政局制定监督管理办法,强化对辖区内9个涉农镇(办)31个行政村“三资”监管平台及财务系统的管理使用,组织开展使用农村集体财务系统培训、农村财务指导和交流会,要求每月上传本村资金使用情况至大数据平台,从源头保障“三资”数据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紧盯‘三资’管理关键环节,进一步探索基层监督新方法、新形式,严惩群众身边微腐败,以强有力监督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平顶山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陈灿灿)
来源:省纪委监委网站
有您的“点赞”“在看”
清风君会更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