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担心一件事:孩子被打了怎么办?出现这个事情,我们又该如何解决?
那得看“打的程度”,然后再考虑如何解决,这个打实在是太模糊了,如果孩子被打得挺严重,明显有外伤,又或者被推倒了脑袋磕在地上,没有外伤但可能有内伤,明显已经超出了孩子独自解决的范围,那我们家长肯定是直接出手干预,就医、找老师核实情况,找对方家长沟通、最后干预自家孩子心理状态。
这种程度的打,其实很好解决。
反而是那种被打了,没有特别严重的伤口,但是确实破皮了,或者没有受伤,但是经常把你家孩子推一下搡一下,拍一下打一下的情况,才会让我们觉得不好把握。
如果直接去找老师找对方家长,似乎有点“小题大做”,幼儿园中这种小打小闹太正常不过了,但是不干预吧,孩子每天回来都不开心,抱怨谁谁谁今天又打了自己,家长听着干着急。
我儿子在上幼儿园之前,经常被抢玩具,被推搡过,被打过巴掌,因为他属于慢热内向型的孩子,不会打人也不会还手,我当时一度非常焦虑,担心孩子上幼儿园以后会经常被欺负,公办幼儿园孩子多老师少,老师是不可能全方位呵护每一个内向的孩子。
但是我也不可能去幼儿园里当儿子的贴身保镖啊。
那该怎么办呢?
在外部环境不可控的情况下(幼儿园老师是否会耐心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同班小朋友是否友好,会不会有爱打人的类型),我们只能从可控的部分来影响事件的走向。
可控的部分是什么呢?
就是自己孩子处理社交冲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绪能力、看待问题的视角、亲子关系。
当这些能力都发展起来以后,我们就不会担心孩子被打以后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大概能预判到出自家孩子的状态。
后来,我对待此类事件的看法就从“我要立刻马上出手保护儿子”变为:“我如何做,可以借此事件发展出儿子独立解决冲突的能力,确保以后即便我不在他身边,他也能应对自如”。
如何做,才能发展出孩子独立解决社交冲突的能力
一、确认孩子自己的感受,表达共情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孩子被打了的这件事情,是因为我们“先入为主,过度代入了自己的情绪”。
所以才会觉得,孩子都被对方打了一巴掌却不还回去,是不是太软弱了?
孩子总被某个孩子欺负,但还屁颠屁颠得跟在人家后面玩,是不是太讨好了?
孩子被对方推倒了,我看着都疼,他竟然一点也不生气,是不是太迟钝了?
孩子的玩具总被别人抢去玩,别人不给他,他也不主动要回来,是不是太怂了?
正是因为我们带入了自己的情绪,从自己的感受来评价孩子被欺负了这个现象,才不满意孩子自己的回应方式。
孩子自己不觉得“是个事”,家长总是“太当回事”。
所以,当看到孩子被欺负以后来找我们,或者孩子放学回来告诉我们被谁谁谁打了,第一件事要做就是,很真诚地看着孩子,确认他的感受:
“这个事情听起来有点不愉快啊,那妈妈想知道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孩子说出生气/害怕/伤心/气炸了/有点疼等任何一种表达感受/情绪的话语,那就意味着我们的谈话可以继续深入下去,往第2、3、4、步走。
如果孩子不吭声,低下头沉默/战略性嘿嘿一笑然后转移话题/直接说我没什么感受/让我们别问了,则说明我们的谈话要点到为止了,直接跳到第5步,表达无条件支持然后持续观察就行。
第二种情况大家可能很难接受,孩子越不说我们越着急,然后胡思乱想,脑补各种严重的情节,然后逼问孩子。
但,千万不要继续逼问,谈话是需要时机的,情绪不对,场合不佳,都无法让对方打开心扉,并且孩子作为当事人,如果他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去解决这个事情,我们强迫他正面应对是不行的。
孩子会关闭沟通渠道,再也不会告诉我们他遇到的不开心的事了。
我儿子对于自己总被抢玩具这个事情,表达出的感受是:我有点生气,还有点害怕。
我问他为什么会害怕。
他非常小声地咕哝着:害怕他打我。
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以后,我们就需要抱抱孩子,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背,对他说:妈妈/爸爸抱抱你吧,我特别理解你的感受。
如果你实在觉得肉麻,说不出来,那就抱着,肢体动作也是一种语言嘛,而且更真诚。
然后进入第二步。
二、引导孩子描述经过,分析原因
对于四岁以上的孩子,需要学会读懂对方的情绪和行为动机,才能更好掌握社交过程中的边界,以及在事发以后,准确而具体地描述出前因后果。
我问儿子:那你觉得他为什么要做出抢玩具的行为呢?
儿子想了想说:因为他想玩,可能他也很喜欢汽车,我刚好拿的是小汽车。
判断出对方行为的原因以及情绪,可以帮助孩子换位思考,避免误会对方,更有针对性的找到解决社交冲突的办法。
而不是和对方纠缠起来,你打我一下,我还你一下,你抢了我的玩具,我除了硬抢回来别无他法。
说到这我想穿插一个我观察到的和社交冲突有关的例子,事件主人公是两个5岁左右的小女孩,暂且称为A小孩和B小孩吧。
有一天,A小孩和B小孩一起玩A的玩具车,她们一起构想了关于运输主题的游戏,本来玩得挺高兴的,A小孩突然对着B大喊起来:你不要动我的车!
A非常生气,然后哭着跑向自己的妈妈说:B故意往我的车上撒土,然后B也哭了,也去找妈妈。
A和B的家长分别劝说了自己的孩子,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但是,后来A小孩和B小孩就像“结下梁子”一样,每当两个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一定会爆发冲突,冲突的模式无一例外都是A小孩给B小孩生气。
我仔细观察了每一次两个小孩冲突事件,发现A小孩似乎对B小孩有误会,她总认为B小孩是来捣乱,破坏自己游戏的,实际上,B小孩并不是在捣乱,她只是想加入A的游戏,就像那个给车上撒土的事件,她的理解是既然我们玩的是运输游戏,那就让小汽车运输沙土,所以才会在汽车上“装土”。
然而A小孩把这个动作解读成了“捣乱,故意搞破坏”,由此产生了“刻板印象”,认为B小孩会一直搞破坏。
其实这就是判断、解读对方行为的能力,同样是打人的动作,一个3岁的孩子和一个7岁的孩子,行为动机完全不同,前者有可能是“想社交,但没有掌握正确的方式,试图用打来获取对方的关注”,后者很可能是真的习惯用武力解决问题。
三、引导孩子想出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
了解完冲突的经过,分析出对方行为的原因,接下来就是引导孩子发散思维,想出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了。
我想特别强调“适合自己”这四个字,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家长急于想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会直接告诉孩子你该怎么做,或许我们的方法是对的,但不一定适合孩子。
比如我儿子这种内向的孩子,你让他还手打回去,他一定不敢打,你让他从对方手里把玩具抢回来,他大概率是做不到的,你让他给老师反映,估计他也做不到。
这边被小朋友欺负,那边又做不到父母教给自己的方法,对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双重打击。
所以,要引导孩子去想:我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我的困境。
回到我儿子被抢玩具那个事例上,回到家后,我问儿子:那对于那个总想抢你玩具的小朋友,你想个好办法来解决呗,看看怎么做,能够不让他抢你的玩具。
儿子回答说:我可以躲着他,不在他跟前玩。
我附和道:这个主意听着不错,但是我有个疑问,咱们玩的地方就那么大,万一躲不过咋办?
儿子回答说:那我就跑,我跑快一些,他追不上我。
我拍手称赞:对啊,只要你跑得比他快,他就抢不到了,好主意。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儿子说:妈妈,我还有一个办法,我可以带两个小汽车,这样的话,他抢走一个,我还有一个可以玩。
我继续拍手称赞:这个方法真好,那个小朋友满足了对你玩具的好奇心,应该就还给你了,你已经想到了3个办法了呢,明天可以挨个实践一下,看看哪个最有效果。
其实讨论到这里,抢玩具这个事件本身已经不会给儿子带来多大的负面情绪了,反而是让儿子沉浸在“我能想很多办法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自豪感中。
尽管有的办法并不是那么成熟,那么符合我们成人的标准,但孩子能用自己的脑袋瓜想出办法来就已经是最有价值的结果了。
我甚至有点期待次日儿子与那位小朋友发生冲突了。
四、引导孩子复盘结果,让他获得成就感
次日,那位小朋友如我期待的一样,来了。
然后熟练的,未经我儿子的同意,直接拿走了放在地上的小汽车。
也就是说,儿子的第一招“躲远点”和第二招“跑得快”都无法施展了,汽车已经被抢走了,躲和跑是不行的。
儿子该怎么办呢?我静静地观察着。
只见儿子追了上去,但没有说“还给我”,中途试图伸出手去拿,但都被对方识破意图转身逃走,儿子继续追,他跑他追,他追他跑,两个娃在篮球场上转圈圈,看的我心急如焚,百爪挠心。
当追跑阵地转移到了球场边的台阶上时,事态有了转机。
我看到儿子和那个小孩子说了句什么话,那个小孩就把汽车放在了地上,说时迟那时快,儿子以闪电般的速度,迅速抓起汽车,从两级台阶上跳下来,撒腿就跑。
对方小孩看台阶太高,不敢跳下来,只能一脸着急地望着跑得老远的儿子。
我在儿子脸上看到了属于胜利者的喜悦、骄傲和激动。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用担心儿子被抢玩具这个事情了,因为我知道,这孩子会想办法,有策略。
晚上睡前,我和儿子聊天:妈妈今天看到你解决抢玩具的方法了,很机智,这是你临时想出来的吧?
儿子特激动地说:是的,我抢不过来,然后我就想让他把汽车放地上,别拿在手里,我就趁他不注意,一下子拿走了。
我继续拍手称赞:我觉得这个方法特别适合你,避开了你不擅长的,直接跟对方要或者直接抢回来,下次再有别人抢你玩具,你就有经验了,恭喜你,长经验了。
五、表达自己对孩子无条件的支持
无论孩子是否能自己想到办法,或者前面说到过的,孩子不愿意告诉我们不开心的事情,我们都要对孩子表达无条件的支持。
“现在你已经有了解决这类问题的经验,如果之后遇到解决不了的,可以随时来找我和爸爸,我们会尽全力帮助你。”
“好吧,既然你不想说,那就先不说了,等你想说了再告诉我们,不论发生什么,我和爸爸都非常愿意帮助你。”
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习惯,有能接住负面情绪并持续提供支持的父母,那么小朋友在幼儿园被打了,我们就不会那么焦虑了,应该要期待一下自家孩子会想出什么好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