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前投资人提请仲裁,Kimi杨植麟撕破脸了
瑞度
2024-11-14 17:50:31

全文共3240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文/瑞财经 许淑敏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及“不看好大模型的未来”。

他认为很难找到AIGC的PMF(产品与市场的适配),因此只投大模型的应用。

对此,月之暗面创始人兼CEO杨植麟则认为“PMF固然重要,但如果着急找 PMF,你很可能又被降维打击。”

朱啸虎与杨植麟关于AI观点的分歧,已是业内皆知。

在创办月之暗面以前,杨植麟创立了循环智能,一家科技服务业企业。而朱啸虎旗下的金沙江创投,参与了循环智能多轮融资。

曾经的合作伙伴,如今观点各异,甚至准备“对薄公堂”。最新的消息传出,杨植麟和月之暗面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宇韬在香港被提起仲裁,仲裁申请方为循环智能的部分投资人,包括金沙江创投、靖亚资本、博裕资本、华山资本和万物资本等。

对此,月之暗面委托相关律所处理此事,律所回应称:“我们认为该事项既缺乏法律依据,也不具备事实基础,本所将依法提出抗辩。”

一边是循环智能老投资方对月之暗面占股不满,另一边是月之暗面对于仲裁内容泄露的不满,杨植麟与朱啸虎等投资人,开启了舆论战。

月之暗面,陷入了更加复杂的局面。

01

资本风波

站在风口的创企,获取了更多的资本、资源,相应要接受市场更多的审视。

近两年的大模型浪潮之下,国内生成式AI创业的几大独角兽包括月之暗面、MiniMax、百川智能、零一万物、智谱AI,市场关注度极高。

尤其是月之暗面,资本加持不断,年初还拿到国内AI领域最大的单轮融资,估值已经超过200亿元,一举成为大模型赛道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之一。

自2023年3月成立以来,月之暗面已经获得四轮融资。先是获红杉、今日资本等20亿元投资,又获得小红书、美团龙珠、阿里巴巴等超10亿元美元融资,再获得腾讯投资、三七互娱创投基金等超3亿美元融资。

粗略算起来,月之暗面所获融资金额已经超过百亿。

庞大的利益链条之下,资本如何配置、如何实现盈利,个中复杂性可见一斑。

也就不难理解,围绕着资本的风波一轮又一轮。

今年4月,传出杨植麟通过售出个人持股“套现数千万美元”的消息,月之暗面方面回应相关媒体称,上述消息不实,月之暗面此前已公布员工激励计划。

根据月之暗面官方公众号披露,从今年开始,将在公司取得重要进展时发起员工期权回购计划,确保团队成员能够分享公司发展的果实,2024年底启动首次期权回购计划。

这一次,则传出杨植麟和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宇韬在香港被提起仲裁的消息。据消息显示,仲裁申请方为二人此前共同创立的循环智能的部分投资人,包括金沙江创投、靖亚资本、博裕资本、华山资本和万物资本等。

根据透露,仲裁理由或是因为杨植麟尚未拿到来自循环智能几个投资方的同意豁免书之前,就创办了月之暗面。

对此,月之暗面委托相关律所处理此事,律所回应称:“我们认为该事项既缺乏法律依据,也不具备事实基础,本所将依法提出抗辩。”

可以知道的是,创办月之暗面以前,杨植麟曾创办循环智能。该公司创立于2016年,最初由杨植麟、张宇韬和陈麒聪三位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主要为企业提供从全渠道沟通数据采集到录音转写、内容挖掘、NLP语义建模、会话分析洞察和沟通实时辅助的完整解决方案。

天眼查披露,2021年9月,杨植麟、陈麒聪、张宇韬等从循环智能股东中退出。

循环智能成立之初,进行了几轮融资。比如2019年1月,循环智能获得金沙江创投、靖亚资本、华山资本投资的PR-A轮融资。而金沙江创投,更是参与了循环智能PR-A轮、A轮、A+轮等多轮融资。2020年、2021年,循环智能完成两轮美元融资,金额总计5000万美元,投资方亦包括金沙江创投。

同样是循环智能早期的投资方,红杉中国、真格基金后面选择了跟投月之暗面,而金沙江创投、靖亚资本、博裕资本、华山资本和万物资本没有选择继续跟投。

尽管循环智能对于月之暗面持有部分股权,但只是小部分。

回到眼下,月之暗面估值连涨,早已超过循环智能这一科技服务企业。循环智能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天眼查显示,今年10月,循环智能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一边是循环智能老投资方对月之暗面占股不满,另一边是月之暗面对于仲裁内容泄露的不满,双方的舆论战,还得继续。

02

战略分歧

明星创始人杨植麟,加上明星产品Kimi,已经注定了月之暗面会成为市场焦点所在。

杨植麟作为90后,是国内大模型AI公司中最年轻的创始人之一,被冠以“天才少年”的称号。他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曾在Facebook、谷歌等公司工作过,发表了多项AI大语言模型领域核心技术论文。

月之暗面目前业务重心围绕 Kimi 智能助手,这是最早推出200万字无损上下文能力的大模型,在长文本处理上的优势彰显。

在国内大模型企业纠结于To B或是To C变现的时候,专注于To C业务的Kimi,倒是收获了一波忠实用户。

在新榜AI产品榜上,今年10月,Kimi的网站访问量超2700万,于国内同类产品中排行第一。

杨植麟与老投资方的仲裁消息一出,部分用户担忧的是会不会影响Kimi的正常使用。

在国内竞争激烈的大模型赛道上,月之暗面已经占据一席之地,但依然面临着内外部的挑战。

今年,杨植麟接受采访时回答了创业曲折的问题,他说,“外部变量很多——资本、人才、卡、产品、研发、技术。有高光时刻,也有困难要克服。”

而此次仲裁风波,令月之暗面所处的外部投资环境更加复杂。

至于内部,Kimi技术维护与支持等方面的能力亦亟需提升。今年10月,Kimi上线Kimi探索版,搜索量为普通版的10倍,一次搜索即可精读超过500个页面。一时之间,庞大的访问量,令Kimi直接崩了。

大模型企业的变现之路仍漫漫,朱啸虎认为,5年以后根本就没有单独大模型公司,只有应用公司或者云服务公司。

他曾经评价月之暗面“在国内大模型上领先,但长远还是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至少能追上美国开源。如果能超过,他这个团队是真的有价值了”。

大模型的商业化问题、未来发展问题,始终萦绕在月之暗面头上。

杨植麟曾试图以拓展海外市场的方式促进增收。但今年6月,月之暗面便已经对外否认了Kimi的出海传闻,声称“目前没有开发和发布任何海外产品的计划”。

彼时,消息传出,月之暗面正在为进军美国市场做准备,一直在开发最近在美国推出的产品,包括人工智能角色扮演聊天应用Ohai,以及音乐视频生成器Noisee的网站。

来到11月份,晚点报道称月之暗面几位出海产品负责人已于近期离职创业,月之暗面暂时收缩出海To C应用。

业务收缩,成为月之暗面应对大模型行业热度下降的缩影。

03

变动与调整

在月之暗面成立一周年之际,杨植麟接受了相关媒体的采访。

在采访当中,他多次提及资本、人才这两个AI 的核心生产要素。步入AI行业,做的是烧钱的生意,杨植麟述及初始资金的筹备,是在2023 年2月开始集中做第一轮融资,真正窗口就是一个月。随之,搭建团队、招募人才。

天眼查显示,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杨植麟,该公司由杨植麟持股78.968%、周昕宇持股10%、吴育昕持股5.957%、张宇韬持股5%、汪箴持股0.075%。

去年11月,月之暗面发生了5笔股权出质的操作。杨植麟、周昕宇、吴育昕、张宇韬、汪箴将各自的持股质押给了北京揽月星辰科技有限公司。

而北京揽月星辰成立于2023年7月,是一家以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876.8697万美元,投资人包括月之暗面智能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皓悦香港有限公司等。

根据月之暗面2023年报显示,该公司参保人数为42人。

按照杨植麟此前的说法,月之暗面很长一段时间是30-40 名员工,之后是80 人,主要追求人才密度。招人的标准,也从早期的genius(天才),转而注重产品运营侧的人才。

今年以来,月之暗面融资扩大、团队壮大,经营策略调整成为必要的举措。

根据天眼查,今年,月之暗面变更了两次经营范围。3月,其经营范围新增了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等;11月,其经营范围新增了许可项目包括网络文化经营、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

另外,月之暗面主要人员也发生了变更。

2024年4月,李丽(财务负责人)从月之暗面主要人员中退出;2024年8月,郑亚男(监事)从主要人员中退出。

目前,月之暗面财务负责人为张羽丝。除了北京月之暗面,张羽丝还担任上海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