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常巧云:风景这边独好(宿在巩义竹林镇2)
常巧云
2024-11-27 09:07:48
竹林因境内沟深竹茂,得名竹林街。建安时期这里就有竹林七贤。
竹林地域最早为原始林野,旷无人烟。明代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村李氏权公,至河南巩邑。始居赵城,日行猎于此,见其茂林修竹、泉甘土肥,林可猎、竹可器、美可茹、鲜可食,实为繁衍生息之所,遂携妻室于沟内定居。皇清李公之墓碑铭记载:“两山相夹,竹林茂盛,因以名其沟。”
竹林镇境内河流多发源于山间沟岭,为季节性河流,镇境丘陵面积较大。不知从何时起,受地壳运动影响,这里逐渐变得缺水。人常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远。可竹林的山多为矿山,丘陵多且广,水资源极少。人们的生活十分困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竹林只是一个小生产队,后扩大更名为竹林大队。为了解决水的问题,先后打了好几眼深井,开挖水渠,大大小小的水库修了七八个,最终皆因无水而告终,竹林人用水仍从外村车拉人挑。1964年,竹林大队划归巩义市小关公社。缺水问题仍得不到解决,竹林还是一个穷山沟,人们穷得叮当响。
邓小平南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尽管缺水,竹林大队也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会。
赵明恩是竹林大队人,竹林的山中出耐火材料,赵明恩在一个小型耐火材料厂当厂长。竹林的山中多矿,出矾土,有了一些收入之后,赵明恩办起了机械厂和矾土矿,成为竹林大队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人。村民们选举他当选竹林大队新一届党支部书记。随着经济的发展,竹林大队扩大,改名为竹林村,隶属小关乡。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改革初期的口号,好多地方开始实行单干。有人提出竹林村也实行单干。赵明恩是个干大事、有大胸怀的人。他身材魁梧,人高大,干事有魄力。他琢磨来琢磨去,村里先富起来的无非是党员、干部和退伍军人,合起来不到几十人。群众一无门路,二无能力,还有老弱病残。不行,赵明恩思来想去,要干就带领全村一起干,共同致富。赵明恩相信,只有共同致富才能取信于民,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讨论,讨论,再讨论,两天的会议开成了七天七夜,这就是竹林历史上有名的七天会议。它决定了竹林的发展方向,决定了竹林的未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竹林人对水的渴望更为迫切。他们请来河南水龙王,打了一眼五百多米深的井,井依然是干井。难道竹林的地下真的没水。不可能,他们不气馁,打起精神,又请焦作专家实地勘察,重新选址,又打了一眼五百米深的机井。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出水了,出水量三十吨,竹林人的喜悦可想而知。竹林人终于用上了自来水。谁能想到,这也只是一个竹林人的水梦。数月后,新打的井水量逐渐减少,终至干枯。
缺水问题没有解决,这阻挡不了竹林的继续发展。翱翔会议后,竹林工贸区成立,制药厂、耐火材料厂、新兴企业纷纷落户竹林。竹林的经济迎来了再一次腾飞。
1994年,竹林村再一次扩大,与周边三个村整合为竹林镇,李书转任镇长。这又是一个实干家,在竹林博物馆的荣誉墙上,巾帼不让须眉,李书转的荣誉占了很大篇幅。
随着空间区域的扩大,又有李书转的辅助与配合,赵明恩的步子迈得更大了。竹林镇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改居,全镇近两万人口全部转为城镇居民。竹林开启了它的文明建设新篇章。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了竹林镇。有中央领导鼓励,竹林人重新燃起了找水的希望。在大峪沟矿务局的积极协助下,引来矿井地下水,竹林建成了它的万吨水厂,竹林人终于又用上了自来水。
好事多磨。这水只用了一年,因煤矿发展,竹林的水源再次出现危机。竹林人又一次陷入了吃水难的困境里。
经济腾飞,企业股份改制,竹林在企业发展的路上已经扬帆起航,即使缺水也阻挡不了竹林的发展。1999年,竹林众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即太龙药业,敲响了河南医药企业击水股海的第一锤。太龙药业生产的双黄连口服液畅销全国。竹林品牌至此走出河南,竹林精神享誉全国。
农业发展了,企业成功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缺水问题又一次提上了议事日程。领导视察,多方研判,要想彻底解决竹林用水问题,唯一的途径是引黄河水。2003年,竹林精神再一次激发了竹林人的斗志,引黄工程正式开工,投资两个亿,历时三个多月,从32公里外经四级提灌,黄河水被正式引入竹林的万吨水厂。
北山上,眼前是三个圆形的铺着草皮的开阔地,上面种满了花草。不知道的人一定以为这是片圆形的草坪公园。这就是竹林水厂,埋在地下的三个大型蓄水池,是出水量达两万吨的竹林水厂。它装载着竹林人对水的全部希望。
我仿佛看到黄河母亲的水滚滚而来,波涛汹涌,浪卷激流,正从地下向竹林奔来。流向竹林,流向我的脚下,流向竹林所有居民的家中。溢满他们的锅、碗、瓢、盆,浇灌他们的花园蔬菜,滋养他们的土地和庄稼。
古有大禹治水,李氏都江堰治堤,都在治理水患。而竹林引水治干旱,治水源枯竭,这是怎样的一种气魄,这里的领导人有着怎样的格局和雄才伟略。赵明恩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博物馆的墙上,我看到赵明恩书记的照片,身材魁梧,高大,睿智,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竹林的水是借来的,竹林的土也是借来的,竹林镇的建成和发展集合了全国各地的土。从外面拉土回镇,是竹林的开创,是竹林人的执着。竹林出砖,外出送砖的司机拉走一车砖,又将各地的土拉回竹林,他们用这些土造了一个北山,造了一个新竹林。竹林的土来自四面八方,竹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百家娃。
“真不容易”,在竹林的碑林,我看到了一块题词的牌匾。真不容易,也许在赵明恩、李书转看来,一切皆有可能,这不容易才是他们奋斗的动力。
“风景这边独好”,是郑州日报社送给竹林的题词。竹林成功了,竹林精神出名了,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竹林,给他们鼓励,给他们一切需要的精神和勇气。
风景这边独好。唯有竹林镇,唯有长寿山,唯有巩义。
今天的竹林镇已经在蓬勃发展,有三家上市公司,三十多个工业企业,制药、耐材、铁路配件、电子、化工,商店、民宿、农家乐。走之前,我们参观了天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这个与石油开采相关的支撑材料开启了竹林新的产业基地。天祥的厂地涉及戈壁和沙漠腹地,竹林已经不拘泥于本地发展,竹林将发展的方向伸向全国各地。
竹林人在发展经济的路上走了很久,他们已经摸索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对他们来说,只有一路向前,再向前,创造一切可能、不可能的可能。
居民生活好了,农业发展了,企业发展了,经济腾飞了,环境改善了,精神文明建设成为竹林发展新的核心内容。干部有三评,居民有十好。他们“爱竹林,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如今的竹林镇下辖七个社区,在新的农村转型时期,社区文化成为竹林努力的新方向。镇东街社区已是个成熟的社区,镇北街也已经建成,揭牌在即。
两千人,五百户居民,全方位进入社区的生活模式。镇政府补贴,居民成本价购房,天然气、暖气、自来水设备设施齐全。从小学到大学,学习优秀者镇政府补贴,三千五千不等。居民走进社区,集中居住,过上文明化的城镇生活,腾出地方搞经济搞建设。
镇北街、镇东街社区,办公楼装修一新,布局清明,环境优美,清一色的现代化多媒体设施设备,集养老、育儿、文化、教育、健康卫生、邻里调解、棋牌娱乐、手工艺品制作等于一体。开放式办公,肩并肩、面对面地解决问题。有能够容纳四五百人的大会场。竹林发展的步伐令人惊讶。他们是真的走进了群众的心里,为人民谋福利。竹林人的生活、文化、娱乐设施设备几乎超过了许多大城市人居的标准。
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她是三年前大学毕业回镇上工作的。小时候发誓要走出竹林,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上大学期间,她游历了许多地方,回过头来,家乡已经突飞猛进了。她没有必要再流落外乡,她得回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竹林是她和他们永远留恋的家。
水有了,庄稼有了,房有了,企业有了,还缺人,缺人才吗?如今的竹林正吸引着回家的游子和来自各方面的投资者、打工人。在竹林博物馆的荣誉墙上,竹林镇获得了诸多荣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中国小城镇试点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重点镇、环境优美镇,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卫生镇等。在这里,我看到了竹林发展的艰苦历程,新时代的竹林正在腾飞,也会涌现出新的竹林七贤。
                        二零二三年六月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