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哪座城市最“幸福”,
哪座城市最宜居?
是许昌,还是许昌!
近年来,
咱许昌多次“霸榜”
各大“全省宜居度排行榜”,
成了妥妥的榜首“常客”。
天蓝、水清,城市美如镜中画 本报记者 乔利峰 供图
日前由社会治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发布的《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4)》显示,许昌宜居度指数居全省第一位!同时,许昌还有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2023年河南省城乡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环境优美度”评价均居全省第二位。
“说咱许昌‘最宜居’,这跟我心里的感受是一致的。”11月26日,正在中央公园带着孩子晒太阳的李素芹女士对记者说,“光看这公园这么好看、马路这么干净,吃饭购物哪儿哪儿都方便,咱住在许昌咋能不舒坦呢?”
网友心中的“最美城市”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在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中,美好的环境从来都是由多重元素组成的,有花、有树、有群莺。
芙蓉湖畔美景(无人机照片) 本报记者 牛书培 供图
今年8月,一群白鹭就“相中”了许昌的水域,来到三国湖湿地觅食嬉戏,蓝天、碧水、绿树、白鹭,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风景画。因此,有人形容许昌,是“水的世界,树的海洋,花的故乡,鸟的天堂”。
这些年,依托鄢陵的“平原林海”,凭借多年的生态建设,许昌的生态之名已是渐播渐远:
无名山大川,却是全省网民心中的“最美城市”,城市宜居度、居民对生态环境满意度等多项指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无大江大河,却成功谋划实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通过拦水蓄水工程,逐步形成以110公里环城河道、5个城市湖泊、4片滨水林海为主体的“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水系格局;
地处中原腹地,却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成为全省首家“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将“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等10多块绿色“奖牌”揽入怀中……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下大力气推动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让城市呈现多元之美、系统之美。
“蓝天白云、碧水绕城”,已从“奢侈品”变为“日常品”,屡屡刷屏许昌人的朋友圈。白云轻盈飘荡,天空湛蓝如洗。在这如画的蓝天白云之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乡野阡陌纵横,湿地中留鸟、候鸟自由翱翔,每一处都美得令人心旷神怡。习近平总书记描述的“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美景在这里已然实现。
“绿满许昌”也早已实至名归。我市以“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为国土绿化目标,形成了以西部山区为“绿色屏障”、以2000公里主干道为“绿色骨架”、以452万亩农田林网为“绿色脉络”的林业生态体系,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7.24%、绿化覆盖率达42.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4平方米,打造了“城郊林带、城外林网、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景观。
逐“绿”前行,向“美”而兴。如今,我们奔向“青山绿水”的脚步仍在持续,正如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所提出的,要让“生态文明展现新面貌”,让“许昌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城乡更美丽”。
“工笔画法”绘和谐许昌
“以前每天早晚高峰的时候,文峰路和八一路、天宝路这两个交叉口都堵得不行。”谈起许昌的城市变化,市民赵遂平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上下班路,“这两年这几个路口改造之后,感觉顺畅多了、有序多了,不会再动不动就堵成一锅粥了……”
游客在建安区将官池镇南石庄的花舞小镇游玩 本报记者 牛书培 供图
原来,随着城市的日益繁荣,作为中心城区南北主干道的文峰路这几年变得越来越拥堵,“堵点”处也越来越突出。为此,我市近两年陆续实施了文峰中路提升改造、文峰路与八一路交叉口优化改造、文峰路与天宝路口优化改造等工程,拓宽了路面,疏通了堵点,更舒畅了人心。
“路边停车场的建设,让我们的出行生活更方便了。”赵遂平接着说,他下班时常顺路到文峰路上的万丰超市买点菜回家,但超市停车位少、周围又没啥停车场,这让他很头疼。去年时,他注意到,文峰路东的八龙游园里新建了一个小型停车场,不禁感叹:“这真是缓解了这个区域的停车难问题啊!”
他所说的八龙游园停车场,之前是八龙游园的一处“边角地块”。我市正是利用“边角料”新建了一处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共有车位106个,停车场和绿茵生态公园相结合,既方便群众停车,又不影响生态环境。
为民惠民理念,就这样融入到了一个个城市建设细节中。多年来,许昌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多措并举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着力推进城市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为群众幸福感铺就了最坚实、最厚重的底色。
城市建设中,我们不仅注重要有颜值、靓“面子”,还注重要有内涵、夯“里子”——
老城区的小区破旧了怎么办?2012年起,我市中心城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一大批老旧小区的道路、排水管网、公共照明、停车设施、楼体院墙等基础设施得以改造,焕发新彩。2017年年底,我市还被列为全国15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之一。
城区供暖跟不上需求怎么办?2022年,许禹供热长输管线项目、中心城区“汽改水”项目相继启动,中心城区有了更加稳定可靠的热源,群众生活也愈加“温暖”……
交通问题如何优化?我市积极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建设城市绿道、铺设遍布城区的公共自行车,绿色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出行分担率已达73%,出门骑“小绿”已成为许昌人的生活新时尚……
许昌这座宜居城市,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在这里,城市建设以人民为中心,城市的发展才更有温度,人民的幸福才更有质感。
“15分钟圈”的幸福底色
漫步许昌街头,你会不时看到,有广场舞大妈跳舞的欢乐广场,有年轻人健身的篮球场、足球场和羽毛球场……从市区任一居民小区出来,不出15分钟,几乎都能找到健身休闲的游园或绿地。这就是咱许昌致力打造的“15分钟健身圈”。
市民在饮马河畔拍婚纱照 本报记者 牛书培 供图
而且,咱许昌的“15分钟圈”不止于此呢。近年来,我市倾力打造了中心城区休闲健身、医疗卫生、智慧阅读、养老服务、生鲜便利等N个“15分钟便民服务圈”,构建起了具有许昌特色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15分钟标准体系”——
“15分钟休闲健身圈”:市辖区共建设486处(套)公共体育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遍布市区清潩河、天宝河、饮马河等河湖水系,以及文峰游园、鹿鸣湖体育公园、南湖游园等游园广场;还有不少地方增建了棋牌桌、健身步道、轮滑场等设施。
“15分钟医疗卫生圈”:建成覆盖全域的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努力让群众享受到“首诊在社区、小病进社区、康复回社区”的便捷医疗服务。
“15分钟智慧阅读圈”: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300余万元,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处建成智慧阅读空间30座,社会自筹资金建成4座,市民读者可24小时免费享受借阅图书的服务。
“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中心城区近百个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长期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服务”的三位一体服务。
“15分钟生鲜便利圈”: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升物流配送水平,在中心城区建设200多个社区生鲜便利店;还建设了一批一级龙头批发市场和二级零售骨干市场。
“15分钟社保服务圈”:创新服务模式,拓宽社会保险服务渠道,实现社保业务“就近办”,推动全市便民服务建设高质量发展。
这些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质感,还“圈”出了百姓的美好生活。
现在,想健身,附近的游园广场就有设施完善的场地和种类繁多的器材;
需看病,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在身边;
要买菜,品种多样、价格公道的社区生鲜便利店就开在家门口……
如今,向着构建宜居、韧性、智慧的美丽城市目标,许昌正持续进发中,努力绘就“城市向新、生活向上”的壮丽新画卷。
文|许昌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伟山
编辑|杨仪 李亚琨 校对|刘操龙
二审|刘磊 终审|杨红卫
分享,点赞,在看,每天收到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