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孤独和忧愁,生活总需要一些诗意的东西来温暖,这时,唯有诗词可慰藉疲惫不堪的内心。
我们读李白,从他的诗词中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感受一段别样的心境,欣赏一个充满情趣的灵魂。
我们走近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最经典的词作,走近他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这首词将感情、意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文化气息,情景交融,含蓄曲婉,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具有深远的影响。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míng)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zhù)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菩萨蛮是唐教坊曲名。《杜阳杂编》说:“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为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 词。”后来,《菩萨蛮》便成了词人用以填词的词牌。
上阕前两句是楼头远望所见,借景移情,传达出一种寂寞惆怅的情绪,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后两句为全篇中峰。一个“人”字巧妙地使整个画面波动起来,景物由远及近,主人公内心感受在不断深化。至“愁”字,由物到人的过渡便完成了,整个上阕惆怅落寞的情绪也全部盘结在一起,同时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下阕。
下阕起句中的“空”是上阕所勾画景物感染下的必然结果。“宿鸟归飞急”一句插得很精妙。鸟归人不归,一方面反衬出人的落魄无依;另一方面触景生情,惹起无限愁思。因而自然道出了“何处是归程?”然而“长亭更短亭”,没有一个实在的答案,并借此将愁思远展开去。
这首词上阕着重客观景物的渲染,下阕偏于主观心理的描绘。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因此尽管上、下阕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但从整体上讲,景与情、客观与主观融成一片。
短短一首词中,通过对平林笼烟、寒山凝碧、暝色入楼、宿鸟归林、长亭短亭等所见日暮景色的描绘,借景寓情、传情,手法极为娴熟,展示了丰富而复杂的内心活动,反映了作者在被流放途中找不到人生归宿的怅惘愁绪。
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无疑是一首具有深厚意境的诗词。词中的景色描绘十分美丽动人,如同一幅细腻生动的画卷,令我感叹不已。“平林漠漠烟如织”的场景,描绘了平林上空弥漫着迷离的云烟,如同女子在楼上眺望终南山景色,期盼夫君快快归来的深深思念。而“寒山一带伤心碧”,则是对这种忧伤情绪的进一步渲染。
诗词中的情感也十分动人,让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诗词描述了词人的思绪万千,宛如一个孤独的旅人,正在寻找归途。同时,词人对于命运的不公和遭遇的不幸,也有着深刻的表达和揭露。
这首诗词与李白的其他作品一样,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词人运用了大量的形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词如同一首动人的抒情诗,深入人心;李白在这首诗词中,把景色与情感结合得恰到好处,带给我们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总的来说,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感深沉的诗词,令人深感诗人的才华和魅力。
它让我们看到了诗词的艺术魅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诗词这种传统文化瑰宝。
它更让我们领悟到:人生于世,孤独与愁苦,总是环绕不去。何时得解脱,不在景,而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