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物质奖励至上”,是否正在误导孩子的价值观?
酸奶妈妈
2024-11-27 14:26:24
在育儿的舞台上,物质奖励常常被家长们当作激励孩子的 “万能钥匙”。可曾想过,这看似有效的手段,或许正悄然扭曲着孩子的价值观,让他们在逐物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家长们啊,常常扮演了 “价值误导者” 的角色,却忽略了精神滋养与内在激励在孩子价值观塑造中的核心地位。

以家庭中常见的奖励场景为例,看似是在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实则可能埋下了价值偏差的种子:

谁让孩子的价值天平逐渐失衡?不就是那些过度依赖物质奖励、忽视品德培养的家长吗?

所以说,亲子价值重塑最关键的,往往是善育,是一种精心培育与潜移默化的智慧。

01 不要总是 “以物诱人”,精神富足才是成长根基

家长们普遍爱 “用各种物质奖品来换取孩子的良好表现,将物质与行为简单挂钩”—— 这在家庭育儿策略里频繁出现。

孩子考试取得好成绩,家长就立刻承诺买新款的电子设备;孩子帮忙做了一点家务,就给予金钱或玩具作为回报。长此以往,孩子开始将所有的努力都与物质所得联系起来,而忽略了行为本身的意义和乐趣。

类似的情境中,家长的以物诱人如同甜蜜的陷阱,孩子则在一旁 “深陷其中”,眼中只有物质的诱惑,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变得淡漠。

偏偏,家长的出发点可能是 “让孩子更有动力去学习和做事”,殊不知,长期的以物诱人成了孩子价值观健康发展的 “腐蚀剂”,反而让孩子在面对没有物质奖励的任务时,失去了兴趣和主动性。

譬如孩子阅读习惯养成的例子:家长为了让孩子多读书,规定每读完一本书就奖励一颗小星星,集满一定数量的小星星就可以兑换喜欢的礼物。孩子起初为了礼物而读书,一旦没有了奖励,就对阅读失去了热情,甚至开始讨价还价,要求更多的物质回报才肯继续阅读。而真正从阅读中汲取知识、获得精神愉悦的目的被完全抛诸脑后。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的 “价值偏离助推器”。

若干年后,当孩子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只看重物质利益,忽视道德、兴趣和社会责任,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回过头一看,自己才是 “价值扭曲促成者”。

于是有了这样的画面:

一位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得到了表扬,便说:“你表现不错,周末带你去吃大餐,再给你买那个你一直想要的玩具。” 孩子听到后兴高采烈,而不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而感到自豪。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孩子逐渐形成了一种 “做事必有物质回报” 的思维定式。

家长困惑发问:“我用物质奖励他,怎么他的价值观好像出问题了呢?”

殊不知,物质奖励再多,也不如给予孩子一次精神富足的体验。

02 家长的逐物激励,其实是孩子价值偏差的源头

无数次的奖励物化、品德忽视、精神弱化,仿佛在给孩子的心灵注入 “价值扭曲基因”。

为何价值偏差?很简单,因为他们渴望在成长中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渴望被引导去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事物,如知识、品德、友情等,而不是被物质的光环所迷惑。

每一个 “只要你做到,就给你买”,都是一个潜在的 “价值偏差诱因”。家长们总喜欢凭借物质的力量来操控孩子的行为,忽视孩子内心对精神世界构建的需求。

殊不知,当我们用这种逐物激励的方式对待孩子价值观培养时,孩子唯一能发展出的便是 “物质至上的价值取向”。

譬如孩子在帮助他人方面的情况。

许多家长抱怨:“我家孩子很自私,不愿意帮助别人,除非有好处。” 但可曾想过,正是自己在平时的教育中,总是用物质奖励来诱导孩子做一些所谓的 “好事”,如孩子帮邻居拿个东西,家长就给零花钱,让孩子认为帮助他人是一种可以换取物质的交易,而不是一种品德修养。

于是有了这样的情景:

孩子在学校里,同学向他借文具,他第一反应是 “我借给你,你给我什么好处?” 这种行为让他在同学中不受欢迎,也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发展。而在面对一些需要奉献精神的集体活动时,孩子更是避而远之,因为没有物质回报。

结果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价值观严重扭曲,只看重金钱和物质享受,在社会交往中被人诟病,家庭也因孩子的不良价值观而陷入尴尬和忧虑之中。

家长心里觉得孩子变得市侩,而孩子心里想着:

“你们一直都是用东西来衡量我的行为,我为什么要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呢?”

03 亲子价值归正 是双向互动,引导才能有方向

亲子价值归正本是双向的交流与助力,但不少家长却当作单方面的 “价值修正”。

不理解孩子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忽视孩子从正确价值践行中获得内心满足和社会认可的渴望,只一味以自己的物质奖励手段去诱导。孩子自然感到迷茫,甚至产生对抗心理。

沟通,是亲子价值归正的桥梁。与其盲目地以物诱人,不如静下心来,成为孩子的价值导师和心灵灯塔。

比如,孩子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假如我们一味以 “参加这个活动没有物质奖励,不如去上补习班” 为由,阻止孩子参与,孩子往往会对家长的功利心感到失望,并且失去一次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机会。

倘若转而用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探讨公益活动的意义,如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等,引导孩子从内心深处认同公益的价值,并且在孩子参与活动后,肯定他的付出和收获,效果会截然不同。

于是有了这样的场景:

家长听到孩子要去参加社区义务植树活动,便说:“去植树有什么用,又累又没有奖励,别去了,在家好好学习。” 孩子满心无奈与困惑,对家长的价值观产生质疑,在后续的生活中也可能对公益活动和社会责任更加漠视。

第二次,家长换了种方式:“宝贝,你去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很棒啊!植树可以美化环境,让大家都能享受到清新的空气,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相信你在活动中会收获很多快乐和成长,我会为你感到骄傲的。”

孩子欣然接受,在植树活动中积极投入,感受到了帮助他人和为社会做贡献的快乐,对正确的价值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亲子关系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所以事实上,亲子价值归正的秘诀并不在于物质的多少,而是引导的深度与智慧。

家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 滋养但不溺爱:用心滋养,让孩子在价值塑造中感受到被尊重,才能学会为自己的价值判断负责。

适当的滋养不是无原则地给予物质,而是通过故事、榜样等方式,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在精神的滋养中茁壮成长。在孩子面对价值选择时,家长通过引导、讨论等方式,让孩子在价值归正过程中收获成长,这种 “熏陶” 的经历才是最好的成长。

  1. 平等交流而非一味命令:每一次的交流都是价值重塑的契机。

当家长放下架子,与孩子交流价值问题而非强制要求,孩子会更愿意接受引导而不是抗拒。

  1. 自我反思,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对家长的模仿往往超乎想象。

倘若我们自身表现出重视精神追求、乐于助人、坚守道德底线,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

亲子价值归正不只是对孩子价值观的纠正,更是对自身教育理念与素养的提升。

由此可见,亲子价值归正之难,其实在于如何做 “善于引导而不逐物的家长”。

面对亲子价值教育的问题,选择是继续以物诱人,还是尝试以智慧引导方式促进?

在孩子价值成长的旅程中,孩子不是一个被动的被改造对象,而是一个有情感、有潜力的 “价值探索者”。

唯有在不断调整、理解和互动中,亲子在价值归正方面才能达成理想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