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父亲》
作品《童年》
孙艳玲致力于国家级非遗项目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的传承与保护工作,2001年,创办培训学校开始渤海靺鞨绣培训课程,2018年创办深圳满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注国家级非遗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传承保护与发展,打造非遗文化产业企业。在孙艳玲不懈努力下,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持续良好发展,队伍不断壮大。孙艳玲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发现培养了蒋丽娜、王彦霞两位省级非遗传承人,自2007年以来,共培养了1372名手工刺绣弟子,她带着牡丹江的地域文化和靺鞨绣作品走过了40多个国家进行展览展示与各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进行交流和对接。
作品《虎头》
一、继承祖业 挖掘历史 追根溯源
孙艳玲女士祖辈是原满族正黄旗,自幼跟着外祖母于张氏和母亲于秀英学习靺鞨绣,在学习技艺的过程中,对靺鞨绣技艺不断进行深入发掘创新,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孙艳玲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掘、抢救出了渤海靺鞨绣这一满族文化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让濒临失传的远古艺术重获新生,得以传承。
作品《蓝眼睛》
为了寻求渤海靺鞨绣的历史源头及传承沿革,她凭着“一往无前,万难不屈”的执着和韧劲,深入民间考察,翻阅历史资料,终于找回了渤海靺鞨绣这1300多年前盛行在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龙州一带的宫廷、民间手工工艺,并对其进行不断改良创新,赋予渤海靺鞨绣强大的生命力,让濒临失传的远古满族工艺焕发活力,展现出艺术价值。孙艳玲注重对满绣的艺术风格的塑造与创新,她多次研修学习东西方绘画实践与理论,提升自身的美学素养,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与风格。孙艳玲并将传统的刺绣针法“鸡爪针”改良为“三角针”,使刺绣作品更加细致精巧、色彩艳丽、景色逼真,立体感强,让观者如临其境,被业界誉为“刺绣中的油画”。孙艳玲创作出了一批诸如《母亲》、《父亲》以及《蓝眼睛》等具有高度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刺绣作品。在传承技术基础上,以东北冰雪景观为主题创新发展了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艺术。对于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作品《母亲》
二、打破传统 普及推广 创新研发
孙艳玲以匠心精神,打破传统传承模式,将非遗传承方式由传统的静态传承模式向动态传承模式进行演变,赋予非遗文化更多的能量和内涵,将非遗文化变成发展的生产力、驱动力和导向力。她与牡丹江市7所院校沟通达成合作关系,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并在渤海靺鞨绣展馆成立“校外实践体验基地”,使学生零距离体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激发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年轻一代保护、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作品《我的希望-AD钙奶》
孙艳玲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扩大“非遗进校园”活动范围,共计培训学生3000余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在牡丹江5大社区开展渤海靺鞨绣刺绣作品展览和刺绣技艺兴趣班,并定期邀请各个社区组织兴趣班学员到靺鞨绣展馆参观,带动社区居民就业,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牡丹江市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品《我的希望-棒棒糖》
孙艳玲无私奉献,打破了传统刺绣“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传承模式。她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的回馈给了生养她的土地,针对下岗女工、低收入人群以及农村留守妇女,她定期举办渤海靺鞨绣刺绣技艺培训班,利用渤海靺鞨绣不限制场地、投入低、见效快的特点,让城镇下岗女工、低收入人群及农村留守妇女尽快学会一门就业创业的手艺,迅速掌握脱贫致富的有效方法和正确渠道,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十几年间孙艳玲女士培养了毕业学员共计17000多人;国内合作生产型绣娘1372人;满族刺绣第五代传承人2人。创造了几千个就业岗位,形成了一支产业大军,以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为代表的国家级非遗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势如破竹。她精心绣制的绣品风格独特,技艺精湛,多次代表国家、黑龙江省及牡丹江市参展、参赛,问鼎桂冠。不仅誉满华夏大地,而且还为非遗事业注入了新动力。
作品《鹰》
三、友好外交 走出国门 美誉传扬
“有志者事竟成” 在孙艳玲的不断努力下,渤海靺鞨绣在业界名声鹊起。近年来,作品参加国际国内展览展示近百次,2010年和2015年代表黑龙江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和米兰世博会,渤海靺鞨绣作品一经亮相,惊艳全场,让世界领略了满族刺绣渤海靺鞨绣的绝代风华。2018年2月,孙艳玲女士代表渤海靺鞨绣跟随黑龙江代表团参加了新西兰主题年活动,她亲手绣制了一幅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的肖像,作为礼物送给东道主。渤海靺鞨绣在国内外的展览展示活动被中外媒体报道超千次,影响巨大,如今她的刺绣作品不仅遍及中国,更是远渡重洋到北美洲、欧洲、澳洲、东南亚、东北亚、中东、俄罗斯、台湾、香港等地的几十个国家及地区,渤海靺鞨绣在国际上声名远扬。
孙艳玲作为国家级非遗满族刺绣的第四代传承人,不忘初心,以保护传承非遗为使命,致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持大国工匠的精神,以创新和发展的眼光传承刺绣工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散放出璀璨的光华,为国家的非遗文化事业谱写一篇壮美华章。
作品《钟南山》
《雪韵》系列刺绣作品
刺绣作品《金丝猴》
视频:渤海靺鞨绣
非遗资料图文:
严敬群(中国民协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副主任,《社会与公益》理事会非遗中心主任,中国民协“民间文化(非遗)进校园”课题组负责人)
非遗热线:13810295118
——END——
关于我们
“非遗产业”发展计划
非遗旅游产业、非遗美食产业、非遗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非遗体育竞技产业、非遗演出产业、非遗数字化产业、非遗游戏产业、非遗服装鞋帽产业、非遗酒店民宿、非遗赋能乡村振兴、非遗礼物、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非遗展览展销、非遗研学旅行、非遗亲子体验、非遗公司团建、非遗社区活动、非遗进校园、非遗教材图书出版以及全国各地非遗产业园、非遗小镇、非遗街区建设等全领域非遗产业链建设
联系我们:
13810295118(微信同号)
联系邮箱:
83262379@163.com
敬请访问
非遗老字号 https://www.zgfeiyi.net
给您分享专业的非遗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