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5国考国税岗位申论怎么考?
半月谈
2024-08-30 21:52:33

行政执法专项训练营

【扫码即可了解详情】

国考的国税岗位是属于行政执法类。今天,我们就从阅卷官批改的角度,先来聊聊行政执法类申论的重点题型——公文写作,其中你应该知道,却容易忽略的那些事儿。

一、只顾要点,忽略作答形式

很多考生在做公文类题目时,也和其它小题一样的思路,看完题目就马上去看材料、抄要点。

但公文考查的是成“文”的能力,一篇文章除了要点齐全,也需要考虑这些点怎么放,放在哪。也就是说,文章的格式和结构,既是阅卷规则中会包含的得分项目,也是阅卷官在批改考生答案时,最先映入眼帘的内容。

可见,一篇公文是否能够以正确的格式和结构来呈现,往往决定了阅卷官对考生的第一印象,会影响考生的最终分数。

但是,公文的格式和结构,是很多考生在作答此类题目时,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尤其有些考生一看到写“提纲”,就认为答案只需要列举要点,直接写成:“一、……二、……”

大家一定要注意,除非题目明确提出“不必注重格式”“列出要点即可”之类的要求,否则在考场上,即使是提纲,也需要先写开头,再写主体部分的要点。

确实,提纲在作答时可以更简略一些,但是到底在哪些地方可以简略,是各位考生必须要弄清楚的。下面划重点了!写提纲时需注意:

1

格式上,可以只写标题,标题可以按照“关于+事由+的+文种”的形式作答;

2

结构上,如果字数紧张,可以省略结尾。但要注意宣传类的文章不建议省略,结尾一般是呼吁号召的相关内容;

3

语言上,对于段落间的衔接过渡,语言的流畅生动,要求没有那么高,内容写全面,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由于行政执法类的日常工作,需要深入一线,面向群众,因此以下几种类型的公文往往是考察重点:比如汇报类的,常见的为工作建议;比如讲话类的,常见的为经验交流、现场宣讲;比如宣传类的,常见的为倡议书;比如信件类的,常见的为公开信。

在2022年国考行政执法卷中,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公文的考查趋势。大家一定要结合真题,重点把握好以上几种题型,在作答形式上的分数千万不要丢掉。

二、只顾框架,忽略材料信息

有些细心的考生,会专门记住各类文种所对应的文章结构,在作答时根据框架去写。这样的备考策略并非错误,但是在运用时一定要避免生搬硬套。

因为申论作答是客观严谨的,考试时给出阅读材料,就是因为作答内容是完全由材料决定的,而不是纯粹依靠主观发挥。否则每个人的想法千差万别,就无法通过同一套阅卷规则去公平地衡量考生,选拔人才了。

尤其对于行政执法类的考生而言,今后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制度原则来行使权力,那么考生更加需要具备“按规矩做事”的能力。

所以,考生要老老实实按照材料信息作答,而不是完全照搬框架,甚至是为了套框架,去写一些材料根本没有的信息。

比如2022年国考行政执法卷,最后一题是给市民写公开信。按照公开信的结构,对于某一问题的公开回应,主要内容包括:

1. 写信缘由;

2. 问题情况;

3. 发文者态度;

4. 解决措施;

5. 呼吁和展望。

有些考生看到最后一题字数很多,就按照背好的框架大胆发挥,把文章结构写的比较复杂,还主观添加了一些材料没有的内容,反而影响了作答分数。因为试卷材料呈现的内容是:

1.事件缘由;

2.执法合理合法的依据;

3.群众反映的问题;

4.群众给出的建议。

把材料给出的内容全面呈现,保证作答逻辑清晰,语言准确流畅,才是申论得分的王道所在,即使是公文类题目也不例外。

三、只顾内容,忽略身份场合

很多考生在作答公文类型的题目时,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语言风格。即使是一些比较认真的考生,能够保证格式和结构的正确,保证要点的全面,也可能根本不考虑语言的合适性。

而一篇公文应该用怎样的语言表达,是由写作者的身份、写作对象,以及运用场合共同决定的。下面结合真题,具体说明这几个因素对作答语言的影响:

1

写作者的身份。

例如2022年国考行政执法卷第五题,以“G市市场监管局的名义”作出公开回应。以政府名义做公开回应时,一定要注意用语的客观严谨,不是事实的信息不要进行绝对化表达。

就像材料里面呈现的都是各位市民对执法行为的评价,完全没有来自官方的说法,因此对于材料中提到的问题,有些考生在作答时表达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之类的措辞,就是不够准确的。

因为材料并没有任何信息体现出,经过官方的调查,认定我们的工作确实存在问题。因此表达为“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如下”更为合适。

2

写作对象。

例如2022年四川行政执法卷第三题,“对管理工作提出建议,供领导参阅。”一般写给上级部门、上级领导的材料,一定要体现出写作水平,保证用词用语的准确规范,所以建议考生在作答时,主体部分的内容不仅要写前置概括,而且最好保持对称,这也是体制内文章比较喜欢的表达方式。

因此,即使考生在有限的作答时间内,无法保证前置概括的完全对称,也要保持相对对称,即字数差异不要太大,并且表达结构一致。

比如,有的考生在同一题作答中,有的前置概括是“加强宣传,提升群众意识”这样的两个小短句组合,有的又是“完善制度建设”这样一个词组的表达,此类作答方式中,前置概括的差异性就太大了,在语言表达方面就不符合要求,不利于得分。

3

运用场合。

例如2021年江苏行政执法卷第二题,“对辖区内违建户进行一次‘以案释法’宣讲”,我们是面对社区群众进行现场宣讲,而且以案释法本来就是以案件为例,让群众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

所以,如果语言表达文绉绉的,弄的一板一眼,肯定在现场提不起群众的兴趣,宣讲效果是不好的。因此,把案件过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白,让群众知道怎样是违章的,怎样是合法的,我们的工作目的就达到了。

为了更好地帮助考生了解行政执法卷申论的考查重点,初心老师推出行政执法专项训练营,既有直播课,还有录播课,更有群点评和答疑,持续陪伴考生到考前,赶紧加入吧!

联名纪念杯

【扫码即可了解详情】

文/ 特约撰稿:夏雯

责编:韦思艺

校对:李向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