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陈俊生】由梁胡之问引发的思考
陈俊生,欢迎每日关注!
2024-10-16 19:30:19
由梁胡之问引发的思考
 
文/陈俊生
 
1930 年的七月,炎炎夏日,炽热的风如汹涌澎湃的浪潮滚滚袭来。梁漱溟致信胡适,发起了如剑般凌厉的诘问。他言辞犀利,慷慨激昂地说道:“众人皆坚信,中国的首要仇敌乃是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其次便是国内封建军阀。然而,您却不这么认为,反倒指出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此等论断究竟有何依据?”这一席话,恰似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在当时的思想领域掀起了惊涛骇浪。
 
胡适先生随即予以回复:“诸事皆归罪于帝国主义,那张献忠、洪秀全又该归责于谁?鸦片诚然是由外国引入,可为何世上积极进取的民族未曾受其侵害?如今漫山遍野的罂粟,难道皆是帝国主义逼迫我们种植?帝国主义封锁国门,为何日本却能借此契机一飞冲天,跃居世界强国之列?”胡适的回应,字字如金石,句句有力量,仿佛尖锐的刀锋,直抵问题的要害。
 
这便是闻名一时的梁胡之问。它犹如一道劈开黑暗的闪电,照亮了那个时代的思想征程。
 
九十四载悠悠岁月匆匆而过,梁漱溟与胡适的这番对话,竟宛如当下的随性漫谈,依旧具有划时代的现实意义!我们当中某些激进的左派,不正是沿袭着梁漱溟在 1930 年的那种思维模式吗?只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尚未能寻觅到如胡适这般具有深邃洞察力、敢于仗义执言的人物。然而,胡适那充满智慧与勇气的声音,依然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振聋发聩。
 
当直面社会问题时,如果不从根本去探寻缘由,无论是轻易地将其归咎于外界,还是推诿于国民性之类,都只能得出违背历史逻辑的结论。这就好似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指引方向的指南针,注定只能在迷茫与混沌中彷徨。
 
历史中的这一梁胡之问,始终高悬于天际,犹如一座警世钟,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鸣响。直至重新重压在 21 世纪的咽喉之处,令人感到紧迫与沉重。梁胡之问的实质,在于我们究竟是选择做流于表面的功夫,还是致力于内在的修炼。这是一个关乎民族前途、国家命运的重大抉择。
 
倘若只是停留于表面,看似气势磅礴、疾风骤雨,呼喊声震耳欲聋,令人惊叹,然而,倘若内在的关键之处毫无变化,或许再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这个问题仍将高悬未决。站在当下审视,关键之处主要在于文化思想方面如何引导理性爱国,切不可让一些极端分子将舆论导向引向民粹。这是一条布满荆棘却又必须坚定不移前行的道路,需要我们凭借智慧和勇气去开拓、去探索。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