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回归本质 深耕细作---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有感
长葛市增福镇初级中学
2024-10-31 12:18:25

图片


      最近,我读了韩素静老师的《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之路。在书中的众多内容中,韩老师对于课堂要落在实处的阐述让我感触颇深。
     书中提到,语文学科必须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识字、阅读和写作就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对这最基本、最核心内容的教学也最能展示教师的实力。可就是这最基本、最核心的环节,我们的教学总是习惯走入套路。识字也识了,阅读也读了,所有的过程都走过了,但一节课下来,总感觉各环节似乎都是蜻蜓点水——哪个都抓到了,但哪个都没有抓透。这种感觉是普遍的。


图片

  那么,好课的标准是什么?语文课怎样才能落到实处呢?在第一辑中,韩老师以具体的课堂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语文教学真正地扎根于学生的实际学习中。其中一个课堂实例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听闫学执教《祖父的园子》有感。上课伊始,在简单的导入之后,闫学老师便带领学生“走进祖父的园子”。通过默读课文,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充满自由的”“丰富多彩的”“五彩缤纷的”“随心所欲的”“快乐的”“美丽的”“可爱的”园子。在学生充分表达整体认知之后,闫学老师带领学生研读了一个“篇幅最长、花费笔墨最多”的段落,在找关键词、关键句、变换角色体验朗读之后,闫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了此段的写作方法。

    其中,闫老师提到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们很多时候仅仅是从文字中得出写作方法,然后简单地提一下这个词语,给学生一个名词,就匆匆转入下一个环节。这样的过程,很难让学生有直正意义上的收获。但是,闫老师没有这样匆匆滑过,而是在这个地方“顿了两顿”。第一“顿”来自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第二“顿”,来自那段拓展的文字。为了帮助学生透彻理解,闫老师又设计了拓展阅读,同样选取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个片段,只是这次选择的是一个悲伤的场景。用悲伤的场景来表达另一个女孩子的悲惨遭遇,有了这一喜一悲的比较,有了同一话题的反复,学生对寓情于景的认识可能就会更深入,更牢固。
     语文课,需要这样的“顿一顿”,只有在这样的“顿一顿”中,学生的思维才会跟着“向前走一步”。
    这个课堂实例让我深刻认识到,朴素的语文课,就是要让课堂落在实处。语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而要真正地让学生学有所得。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可能会过于注重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有时候,一篇课文匆匆讲过,学生看似理解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其中的知识点。韩老师的这个课堂实例提醒我,要放慢教学节奏,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讲透、讲实,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
      一堂朴素的语文课,就是要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方法的引导。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如何提取关键信息、如何分析文章结构、如何理解作者的意图等。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让他们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此外,朴素的语文课还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上好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成长的快乐。
      总之,韩素静老师的《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践行书中的理念,让我的语文课更加朴素、更加扎实,真正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董慧娟 长葛市增福镇段庄小学校长,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评为河南省骨干教师,许昌市首届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

教育格言:教育的目的不是赢得竞赛,而是给生活带来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