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三顾南阳”•丹江大观苑“第十届秋获风情节”行摄散记
文旅光影
2024-09-20 10:37:24

图文/庞先庆(全文11513字)

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悄然开启人们心底那扇思乡的门扉。无论是激昂的高音,还是低沉的吟唱,只要那首歌曲响起,那熟悉的旋律在空气中缓缓流淌,思乡的回忆便会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至,就会挣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让人们沉浸在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中。

“我住丹江头,君住丹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丹江水。……”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的歌曲《共饮丹江水》立意高远、意境清新、感人至深。开头的几句歌词,简单却富有诗意,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种悠远的思念之情。

2024年9月16日,星期一,中秋假期第2天,丹江大观苑“第十届秋获风情节•丹江全鱼宴”在《共饮丹江水》轻柔而悠长的旋律中拉开了帷幕,歌曲恰似丹江的水流,流淌在丹江大观苑每一个角落,那音符仿佛是江面上泛起的层层涟漪,一圈一圈地扩散开来,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活动现场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及南阳网-光影中国网摄影师一行应邀前往活动现场,怀着一种积极而热切的态度,倍感珍视和欢欣本次活动,努力运用镜头和文字捕光捉影和深情镌刻“秋获风情节”的精彩瞬间,用心感悟“三顾南阳”丹江大观苑山水之钟灵毓秀、文化之博大厚重、康养之得天独厚。

◎文化盛宴•游客联欢品鱼宴

音画淅川好山水,诗韵丹楚大观园!河南丹江大观苑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水库北岸,是河南省黄金旅游带“南水北调中线沿线生态观光带”的源头,由河南福森实业集团投资建设,集“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养生性”为一体的中原休闲度假胜地和祈福圣地。

别过夏花绚烂,走进秋叶静美。梧桐湿叶随风缓缓飘落的时候,象征着丰收喜悦的秋分将在9月中下旬如期而至。此时此刻,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边缘,还是偏远的乡村角落,农民丰收节成为了连接城乡的纽带。城市里的人们也纷纷走进乡村,参与到丰收节的庆祝活动中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大家共同感受着大地的慷慨、农民的辛勤以及丰收的喜悦,这股喜悦的力量在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传递、蔓延。

活动现场

水秀山青,处处闻笑语;风调雨顺,户户话丰年。九月是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收获好季节,每到这个时节,河南南阳淅川丹江口“出海”捕鱼的渔民,总是收获满满。9月16日下午,丹江大观苑“第十届秋获风情节•丹江全鱼宴”大型活动,正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独具特色的节庆形式致敬耕耘,礼赞丰收的生动体现。

“康养大观苑,五湖四海游客品鱼宴,欢庆丰收一十载。”“十年鱼水情,水好山好家乡好”“十届秋获节,鱼美人美丹江美。”秋阳洒落在丹江,风节来临喜气洋;鱼宴飘香人欲醉,丰收盛景入诗囊。是日晚六时,“第十届秋获风情节•丹江全鱼宴”大型活动现场,红底白字的横幅条幅标语在晚霞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夕照流过丹阳楼,丹水澄鲜一色秋。人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游客齐聚一场,沐浴着秋日的暖阳,和渔民们一起参加“我与鱼王试比高”“巨锅炖大鱼”“千人全鱼宴” “秋获节文艺演出”等秋获风情节特色活动。整个广场上,一组组游客围桌而坐,品鱼宴、赏美景、享人生。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中,全鱼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我们知道,丹江,水域辽阔,鱼产丰富,为全鱼宴提供了优质食材。全鱼宴菜品多样,从鱼头到鱼尾皆可成佳肴。大锅炖熬的鱼头浓汤,奶白色泽散发诱人鲜香,富含丰富营养。鱼肉或煎或炸,如炸鱼排外酥里嫩;或蒸或煮,蒸鱼最大限度保留鱼的鲜美。

此次全鱼宴正值特殊时期,恰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和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千人分食,不仅是一场美食的狂欢,游客可以品尝到新鲜美味的丹江鱼,更蕴含深刻意义。新老移民回乡参与其中,全鱼宴也成为联系移民与故乡情感的纽带,展示出丹江的地域文化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尝美食,感受丹江独特的魅力。

活动现场

除全鱼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外,开幕式节目亦是特色浓郁、亮点纷呈,形式多样,充满了文化气息和艺术氛围。整场开幕式歌舞交融、激情洋溢,接连上映的特色节目个个都独具匠心,现场游客掌声雷动,欢畅雀跃,大饱眼福、口福,在欢声笑语中感受丰收的喜悦。喜获丰收的渔民更是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放声歌唱,庆丰收,促和美,精彩表演博得现场嘉宾和游客的阵阵掌声,乐声笑声掌声将开幕式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独特庆贺•南水北调十周年

在南水北调引水十周年的喜庆时刻,为了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伟大工程的意义,景区精心设置了“第十届秋获风情节•丹江全鱼宴”“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示意图” 的T型台展示区域,积极引导游客前来围观。

当游客们走近示意图时,一幅宏伟的画卷展现在眼前。那蜿蜒曲折的干渠线条,就像一条巨大的蓝色动脉,从水源地南阳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受水区首都北京。图上详细标注着各个途径省份城市和重要节点,仿佛在诉说着这十年来南水北调工程背后无数的故事。

活动现场

为了增添庆贺的氛围,在示意图两侧安排了热情的员工。他们高举手牌,上面醒目地写着:“南水北调”“鱼你在一起”。这一富有创意性的标语既巧妙地结合了南水北调工程与当地特色的丹江渔业文化,又传达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寓意。员工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们高举的手牌仿佛在热情地向游客讲解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知识,讲述着这十年来南水如何润泽北方大地,如何改善了无数人的生活。游客们围聚在示意图周围,不时发出惊叹之声,他们在为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成就而感慨的同时,也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何巧妙地将工程与地方文化相结合表示钦佩。这一场景,成为了“第十届秋获风情节”南水北调引水十周年庆贺活动中的一道独特而又充满意义的风景线。

活动现场

◎鳡鱼拍卖•鱼王闪耀好兆头

鳡鱼称冠展雄姿,竞拍声高众客痴。财富象征争者众,鱼王易主写新辞。在今年的丹江大观苑“第十届秋获风情节•丹江全鱼宴”活动中,备受瞩目的鱼王拍卖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此次现身的鱼王是一条体型惊人、重达128 斤的鳡鱼。它刚一亮相,就像一位威严的水中王者降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鳡鱼在丹江水域中本就以其迅猛的习性和鲜美的肉质而闻名,这条鱼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那庞大的身躯宛如一艘威风凛凛的战舰,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丹江水域的富饶与生机。

拍卖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得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竞拍者们犹如一群饥饿的猎豹,眼睛紧紧盯着眼前的“猎物”—— 鱼王,个个热情高涨,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其收入囊中。

活动现场

“8800!” 一位竞拍者率先喊出价格,声音如同敲响的战鼓,打破了短暂的寂静。这一喊,像是点燃了导火线,紧接着“12800!” 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中气十足,仿佛在向众人宣告他的决心。“18800!” 又一个竞拍者不甘示弱,他站得笔直,眼睛里透着一股势在必得的光芒,声音也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现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人们的目光在几个竞拍者之间来回穿梭,像是在观看一场激烈的网球比赛。每一次新的报价都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巨浪。竞拍者们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他们的脸上或涨得通红,或眉头紧皱,全神贯注地关注着拍卖师的一举一动。周围的观众也被这紧张的气氛所感染,有的握紧拳头,为自己看好的竞拍者暗暗加油;有的伸长脖子,眼睛一眨不眨地洗耳恭听着不断攀升的喊价声;还有的在小声议论着,猜测着最终的赢家。

活动现场

“22000!” 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报价者是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他看似平静,但那不断轻敲着大腿的手指却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23800!” 对面的一位年轻小伙儿紧接着喊道,他眼神炽热,仿佛已经看到鱼王被自己捧回家的画面。

此时,价格已经攀升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高度,但竞拍者们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25000!” 中年男子再次加价,声音虽然依旧沉稳,但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年轻小伙儿咬了咬牙,毫不犹豫地喊道:“26000!”

报价声此起彼伏,现场的掌声也随之不断响起,喝彩声交织成一片热闹的海洋。整个拍卖场就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一次举牌、每一次报价都是一场激烈的交锋,都像是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这也体现着竞拍者们志在必得的决心。最后,来自郑州的一位先生以26800 元的竞拍价成功拍下这条“鳡鱼王”。

活动现场

在人们的观念里,“鱼王” 就像一颗闪耀着祥瑞之光的幸运星,象征着鸿运当头、年年有余,是财富和运气的绝佳象征。而在秋获风情节这样一个充满收获喜悦的时刻竞拍 “鱼王”,更是有着抢拔 “头筹” 的美好兆头。这一活动不仅展示了丹江丰富的渔业资源,也为秋获风情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围观参与,进一步提升了丹江的知名度,让更多人感受到丹江渔业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丹江盛情•移民回乡庆丰收

“渠首丹江湖,南水北调移民回丹江,喜迎通水十周年。”岁至今年,第十届秋获风情节活动翩然而至,恰似一场盛情的邀约。而此际,恰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与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美好时刻,双重的喜庆如同并蒂的繁花,绽放在丹江大地之上。

于是,淅川的新老移民收到了这充满温情的回乡邀请,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归乡之路。曾经,为了南水北调这一伟大的国家工程,他们背井离乡,那是怎样一种割舍家园的疼痛。但他们深明大义,毅然走向远方,如同星星点点的火种,在异地他乡重新点亮生活的希望。

活动现场

如今,他们又回到了这魂牵梦绕的丹江。在活动现场,移民们登上高台,手中的酒杯里盛着清澈的丹江水。那丹江水,不仅仅是家乡的水,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他们举杯共饮,眼中满是对故乡的深情与眷恋。

而在这一饮之中,他们也未曾忘记 “南(阳)、北(京)” 之间的鱼水情。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像一条巨大的输水动脉,将丹江的水一路送往北京。这一送,送出的是水源的滋养,是南方对北方的无私奉献;这一送,也构建起了两地之间如同鱼水般不可分割的情谊。移民们,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份深情厚谊。

活动现场

在这丹江全鱼宴的欢乐氛围里,移民们与乡亲们共同庆祝丰收的喜悦。那满桌的丹江全鱼宴,一道道精美的鱼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每一道鱼肴,仿佛都在诉说着丹江的富饶,诉说着丰收的故事。这不仅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场情感的团聚,是对过去的铭记,对现在的感恩,对未来的期许。

◎丹江取水•移民老乡深情念

移民归故意情真,舟泛丹江取水珍。翌日清晨,朝阳初升,金色的光辉洒在波光粼粼的丹江水面上。为了庆贺南水北调引水十周年,一场饱含深意的活动在烟波浩渺的丹江拉开帷幕。一艘游轮停靠在岸边,游轮上彩旗飘扬,彩带随风飞舞。它将承载着特殊的使命,成为活动中的重要部分——特意精心组织老中青少共10 名回丹江的移民老乡,乘坐游轮到丹江取水。

活动现场

丹江,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此时被这喜庆的氛围唤醒。江面上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像是给江水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那雾气在阳光的映照下,渐渐散去,露出了丹江壮阔的全貌。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丹江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

这10 名移民老乡,就像一部鲜活的移民史。头发花白的老人,脚步虽略显蹒跚,但眼神中透着坚毅。那深深的一道道皱纹,是岁月的刻痕,也是往昔艰辛与奉献的见证,都藏着往昔的回忆和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他们是较早离开这片土地的人,心中怀着对故乡最醇厚、最质朴的思念。曾经,为了南水北调这一伟大的国家工程,他们怀着不舍与大义,背井离乡,远离了这片生养自己的丹江土地。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份对故乡的思念却从未被磨灭。如今,他们带着对故乡变化的好奇与感慨归来。

活动现场

中年的移民,身姿挺拔,眼神中既有历经世事的沉稳,又有对故乡重游的激动。他们离开故乡时正值壮年,如今归来,看着熟悉又陌生的丹江,心中感慨万千。他们的肩膀曾经挑起移民生活的重担,如今也承担着传承故乡记忆的责任。

青年移民们充满活力,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憧憬。他们对故乡的记忆或许有些模糊,但血脉中的乡情却在召唤着他们。他们站在游轮上,身姿矫健,风拂过他们年轻的脸庞,仿佛在诉说着新一代对故乡的探寻。

还有那纯真无邪的少年儿童,他们睁着大眼睛,兴奋地左顾右盼。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特别的旅程,故乡的概念或许还在懵懂之中,但他们能感受到长辈们的庄重,也在这过程中种下了乡情的种子。

活动现场

当他们登上游轮,那坚实的甲板仿佛承载着他们多年的思念与回忆。随着汽笛一声长鸣,游轮缓缓驶离岸边,发动机低沉的轰鸣声打破了丹江的宁静。船身轻轻划破平静的水面,江面上泛起层层白色浪花和涟漪,如同奏响一曲轻柔的乐章。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江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如同无数细碎的金子在跳跃,又似流动的希望与生机。

移民老乡们站在甲板上,江风轻轻拂过他们的脸庞,吹乱了他们的头发。他们的目光急切而又深情地扫过周围的一切。远处连绵的山峦,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岸边随风摇曳的垂柳,还有那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江湾,每一处景色都勾起他们内心深处的记忆。他们时而相互指点着曾经熟悉的地方,时而陷入沉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老人凝望着远方,似乎在回忆往昔的故乡模样;中年人则指着沿岸的风景,给年轻人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少年儿童在人群中跑来跑去,好奇地张望着。

活动现场

随着游轮逐渐驶向取水点,他们的神情变得庄重起来。丹江的水,在他们心中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是故乡的灵魂,是生命的源泉。那不仅仅是故乡的象征,更是他们心中对南水北调伟大奉献的一种情感依托。他们默默整理着自己的衣衫,像是要以最庄重的姿态来迎接这一神圣的时刻。

到达取水点后,随行负责取水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从船上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特制容器。容器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在阳光下反射出柔和的光泽。工作人员紧紧握住容器,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紧紧盯着江面,生怕有一点闪失,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当容器接触到江水的那一刻,轻柔的水波泛起,发出细微的声响,仿佛是丹江在轻声诉说着欢迎游子归来的话语。江水缓缓流入容器,清澈透明,倒映着老乡们满是皱纹却无比虔诚的脸庞。他们专注地看着江水填满容器,仿佛这一取,取到的是过去与现在的连接,是对这片土地的感恩之情的汇聚。

活动现场

容器填满江水后,那位负责取水的年轻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双手握住容器的把手,缓缓地将它从江中提上来。江水在容器中轻轻晃动,折射出耀眼的阳光,仿佛丹江将自己的光辉与祝福都融入到了这一泓水中。负责取水工作人员带着提上来的容器,稳稳地站在甲板中央;周围的老乡都围拢过来,眼神中充满敬畏,各自拿出早已准备好的10 个干净透明的瓶子,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纯净的光泽。

开始分装江水了,老人颤巍巍地走上前,他的手虽然有些颤抖,但眼神却十分坚定。他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小漏斗,轻轻插入瓶口,然后缓缓倾斜容器,清澈的江水顺着漏斗流入瓶中,发出清脆的“滴答” 声,仿佛是丹江在低吟着岁月的歌谣。每一滴江水都像是一颗晶莹的珍珠,带着故乡的气息,注入到瓶中。中年移民们也依次上前,他们动作沉稳而熟练,仿佛在进行一项无比神圣的仪式。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江水流入瓶中的过程,表情庄重而肃穆,似乎在回忆往昔与这片江水的点点滴滴,又像是在憧憬着未来这片江水所代表的希望与传承。

活动现场

年轻的移民们则带着一种新奇与敬畏,他们小心地操作着,不让一滴水溅出瓶外。那清澈的江水在瓶中晃荡,映照着他们年轻而充满活力的脸庞,就像将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与敬意都封印在了这小小的瓶子里。最后轮到孩子们了,他们睁大眼睛,充满好奇又有些紧张。在大人的帮助下,他们也顺利地将江水装进了自己的瓶子。孩子们看着瓶中的江水,小脸上满是纯真的笑容,也许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一活动背后的深刻意义,但在这一刻,故乡的江水已经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充满乡情的种子。

当10 个瓶子都装满江水后,每一个瓶子都像是一个装满回忆与希望的宝盒,10 名移民老乡紧紧握着自己的瓶子,如同握住了与故乡最紧密的联系。他们围成半圆,就像一弯坚实的新月,每个人的手中都紧紧握着装满江水的瓶子。那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里面的江水波光粼粼,如同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活动现场

瓶满乡思心亦满,感恩南水惠斯民。在一名老乡的带领下,大家情不自禁地齐声高喊。“家乡美,丹江美,祖国美!” 这声音起初像是涓涓细流,从每个人的喉咙里缓缓流出,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对丹江的热爱和对祖国的赤诚。随着喊声的蔓延,声音逐渐汇聚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在丹江的上空回荡。那声音震得江面上的水波都似乎微微颤抖,惊起了远处栖息的水鸟,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天空,仿佛也被这充满激情的呼喊所感染。

“爱家乡,爱丹江,爱祖国!” 紧接着的呼喊更加激昂。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重地敲击在鼓面上,坚定而有力。老人们的声音虽然略显沙哑,但却充满着岁月沉淀后的深沉情感;中年人的声音沉稳而厚实,仿佛是在诉说着多年来默默坚守的信念;年轻人的声音则高亢嘹亮,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朝气;孩子们稚嫩的童声也夹杂其中,那是对美好情感最初的认知和最纯真的表达。

这呼喊声在丹江的山水间穿梭,融入了那浩渺的烟波之中,与江水的流淌声交织在一起,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乐章。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口号,更是移民老乡们内心深处最真实情感的爆发,是对南水北调伟大工程的感恩,是对家乡丹江的深情赞美,也是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

活动现场

在场的摄影师迅速举起相机,眼睛紧紧盯着取景框,手指轻轻按下快门,“咔嚓” 一声,这意义非凡的一幕被永远地定格了下来。在那一瞬间,镜头捕捉到了移民老乡们充满激情与热爱的面容。他们高举着手中装满江水的瓶子,阳光洒在瓶身和他们的脸上,勾勒出明亮而坚定的轮廓。老人们脸上纵横的皱纹里写满了岁月的沧桑和对家乡的深情,此刻却因自豪与热爱而熠熠生辉;中年人的眼神中透着沉稳与执着,那是多年来对故乡思念的沉淀;年轻人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热血,他们的表情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敬意;孩子们则带着天真无邪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懵懂却纯粹的热爱。

这张照片不仅记录了他们围成半圆的团结之态,还封存了那响彻丹江上空的激昂呼喊。那“家乡美,丹江美,祖国美”“爱家乡,爱丹江,爱祖国” 的声音仿佛透过照片依然能够振聋发聩地传来。这一画面将成为南水北调引水十周年庆祝活动中的一个经典瞬间,它见证了移民老乡们的家国情怀,也将丹江的美、移民对家乡的爱以及对祖国的忠诚永远镌刻在时光的长河之中,供后人去感受、去敬仰。

◎睹物思情•移民漫步怀旧林

取完水后,移民老乡们又专程赶赴丹江大观苑的怀旧林。踏入怀旧林,仿佛踏入了时光的隧道。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记忆的碎片在地上跳跃。风在树林间穿梭,发出轻柔的沙沙声,像是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上了年纪的移民老乡的眼神中透着深深的眷恋,他们看着树林里的一草一木,思绪飘回到了从前。那时候,这片土地还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每一棵树木都见证了他们的欢笑与泪水。

年轻的移民们虽然没有老一辈那么深刻的记忆,但在这片怀旧林里,也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他们静静地跟在长辈身后,听着长辈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那些关于故乡的传说、邻里之间的情谊以及移民时的不舍。树林里的小径蜿蜒曲折,就像他们的人生轨迹,充满了曲折与变迁。

活动现场

沿着小径漫步,脚下的落叶发出轻微的脆响。这些落叶像是岁月的书页,记载着故乡的变迁。有的移民老乡忍不住伸手触摸树干,粗糙的树皮带来熟悉的触感,那是故乡的温度。他们在树林里徘徊,或驻足凝视,或轻声交谈,往昔的回忆如同潮水般涌来。

在怀旧林入口不远处,大家在一盘石碾石盘前驻足,岁月的痕迹在这些古老的石碾石盘上清晰可辨。石碾盘上那巨大而厚重的石碾磙子,静静地卧在碾盘,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碾磙上一道道深深的凹槽,是无数次碾压谷物留下的印记,如同岁月镌刻的皱纹,见证了往昔生活的艰辛与忙碌。

一名小孩像只敏捷的小猴子般跳到碾盘上,那石碾的厚重感与小孩的灵动活泼形成鲜明对比。小孩像是发现了新奇的玩具一般,一下子来了兴致。他先是稳稳地坐在碾盘上,随后脸上绽放出调皮的笑容,做出了鬼脸。只见他把眼睛挤成一条缝,嘴角歪向一边,还伸出舌头,舌头粉嫩粉嫩的,舌尖微微上翘,那模样滑稽可爱极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就像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小石子,打破了大家沉浸于往昔回忆的宁静氛围。周围的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老人们原本沉浸在回忆中的脸上也露出了慈祥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孩子纯真无邪的喜爱;年轻人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有人甚至拿出手机想要记录下这有趣的瞬间。小孩在石碾上越发得意起来,又变换着不同的鬼脸姿势,让这片原本充满怀旧氛围的地方,瞬间被童真和欢乐所填满。

而石碾后面的石磨则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它的上下两片磨盘紧紧相依。那粗糙的盘面,曾经无数次研磨过粮食,如今虽已闲置,却依然散发着一种质朴的气息。周围的空气似乎也变得凝重起来,大家的眼神中透着好奇与敬畏,仿佛透过这石碾石磨看到了过去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

活动现场

孩子们睁大眼睛,充满疑惑地看着这些古老的东西,他们的小脑袋里可能在想象着过去的人们是如何推动石碾、转动石磨的。年轻人们则是带着一种新奇与敬重,用手轻轻触摸着石碾石磨的表面,感受着那粗糙的质感,仿佛在触摸历史的脉搏。老人们的目光里则满是回忆,他们的思绪飘回到了曾经的岁月,那些与石碾石磨相伴的日子里,每一次的碾压和研磨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辛苦,但却充满了烟火气和浓浓的人情味儿。

一时间,大家都陷入了沉思,石碾石磨就像一座桥梁,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让人们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中,有机会停下脚步,去回味那段已经远去的旧时光。

在怀旧林那片充满回忆与温情的地方,摄影师和景区的两位负责人加入到大家中间,准备合影留念。摄影师扛着他那专业的相机,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一边调整着相机的参数,一边指挥着大家的站位。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似乎已经预见到这张照片将会定格下多么美好的瞬间。

活动现场

景区的两位负责人并肩走来,他们的表情庄重而又亲切。其中一位年轻负责人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着笔挺的浅色工作服,戴着一副精致的大眼镜,那镜片后的眼神明亮而温暖,犹如熠熠生辉的星子,其中满溢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同时,那眼神里还透着对大家真挚的欢迎,像是在无声地说着:“欢迎你们回来,这片土地永远是你们的家。” 那是一种热情而包容的目光,从眼镜后面柔和地散发出来,让每一个与他对视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诚挚的情谊。他的眼神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家的心间,驱散了可能存在的陌生与疏离,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种宾至如归的氛围之中。

另一位身着墨绿色体恤衫的负责人则更为随和,他迈着轻快的脚步走来,那脚步仿佛带着韵律,每一步都像是在土地上弹奏着欢迎的音符。他一边走,一边热情地和周围的人打着招呼。他的声音爽朗而亲切,像是一阵和煦的春风,吹过每个人的心田。

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诚挚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清晨绽放的花朵,灿烂而又富有感染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脸颊上浮现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像是盛着满满的热情。他的眼睛眯成了两道弯弯的月牙,眼角的鱼尾纹也随之舒展开来,这些纹路里仿佛藏着他与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共同的美好回忆。每一个与他目光交汇的人,都能从那笑容中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欢迎和亲近,仿佛大家不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而是久别重逢的老友。

摄影师找好了角度,透过镜头看着这充满意义的一群人。“大家都笑一笑,看这里!” 他大声喊道。随着一声轻微的快门声 “咔嚓”,这一瞬间被永远地定格了下来。照片里,怀旧林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就像岁月的痕迹洒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这张合影不仅仅是一个留念,更是一种对南水北调移民历史、对故乡情感以及对丹江这片土地热爱的见证。

照片里,鲜艳的光影中国网旗帜格外引人注目。那旗帜的颜色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亮,红得似火,充满了活力与热情,仿佛是一团燃烧在怀旧林中的火焰。旗帜上的图案与标识清晰可辨,随风轻轻飘动,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光影中国网与这片土地、与这群人的特殊联系。旗帜的一角微微抬起,像是在向每一个人招手,又像是在为这个充满意义的团聚欢呼。它的存在,连同人群中间巍巍屹立的怀旧林碑石,为这张合影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旗帜的灵动与碑石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和谐地共存在这张照片之中。旗帜的鲜艳色彩为画面带来了明亮的元素,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碑石的厚重感则为合影增添了深沉深沉的底蕴,让人不禁对这片土地的过去肃然起敬。二者相互映衬,如同记忆与希望交织在一起,使得这张合影不仅仅是人物的留念,更成为了承载着历史、情感与文化的独特影像,见证着这个特殊时刻下不同群体汇聚在怀旧林中的难忘瞬间。

活动花絮

◎旋律回荡•同胞共饮丹江水

“我住丹江头,君住丹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丹江水。” 那悠扬的歌声仿佛还在空气中飘荡,丝丝缕缕,不绝于耳。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共饮丹江水》的旋律依然回荡在丹江的上空。

这旋律如同一只温柔的手,轻轻拨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它在江面上跳跃着,随着那缓缓流淌的江水向远方蔓延。老人们静静地伫立着,沉浸在这熟悉的旋律中,脑海里浮现出往昔的岁月,那些与丹江相伴的日子,那些因南水北调而离开又归来的复杂情感都被这旋律一一唤醒。

中年人们微微闭着双眼,似乎在这旋律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与慰藉。他们随着节奏轻轻晃动着身体,回忆着自己的成长历程,从青涩懵懂到历经风雨,丹江的水一直滋润着他们的心田,而这首歌曲像是对他们内心深处乡情的最佳诠释。

年轻人则轻声哼唱着,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移民过程中的那些艰辛离别,但这旋律却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先辈们的浓浓乡情。他们在歌声中憧憬着未来,希望能将丹江的故事、南水北调的伟大意义传承下去。

活动花絮

孩子们在一旁好奇地张望着,那灵动的旋律也钻进了他们的小耳朵。也许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歌词中的深意,但那美妙的音符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关于丹江、关于家乡情感的种子。

江头江尾意相连,共饮丹江水是缘;旋律悠悠声渐远,乡情长绕梦魂牵。这旋律像是丹江的精灵,不舍得离开这片它热爱的土地。它在山峦间穿梭,在树林里低语,久久地诉说着丹江儿女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对共饮一江水的同胞的思念,以及对南水北调这一伟大工程的感恩之情。

活动花絮

如今,倾情写就《丹江大观苑“2024秋获风情节”行摄散记》谨以记之,诚挚感谢所有陪伴摄影师走过这段美好时光的朋友们,是你们让这次摄影采风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温暖。同时,感谢河南淅川丹江大观苑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摄影师的镜头增添了无数精彩。最后题拙句《丹江大观苑秋获风情节•全鱼宴》抒怀——

秋临丹苑景光饶,

风节欣逢意趣飘。

鱼跃波间全宴美,

客临岸上笑声嘹。

移民旧忆随江涌,

乡情新梦共水迢。

且看丰收欢悦处,

大观盛事入诗谣。

作者简介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