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0月19日,“新质生产力·数字生态·低空经济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新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数字生态、低空经济三者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理事长李富强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顾伟忠介绍了研究中心近期在数字经济、绿色消费、绿色低碳等领域开展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展望了研究中心未来在低空经济、数字生态等方向的研究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预测分析研究室主任娄峰主持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群表示,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生态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产业创新的关键,生产工具智能化、无人化,尤其是在无人机、应急救援、物流等方面的应用,将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国家信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吕欣深入分析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特点,强调了数据的渗透性、融合性及其对各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秘书长乔根平从水利行业的角度出发,强调了水利信息化、水利孪生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推动水利行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其对提升水利行业生产力水平,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梁昊光站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高度,提出科技创新对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作用,建议中国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抢占科技制高点。
中国安华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牛亮分享了中国电子集团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实践经验,尤其介绍了其无人机装备制造和低空运行管理系统。
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李红分析了数字经济、低空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并呼吁政府加大对央企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
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金双华从财政和税收角度出发,探讨了政府支持低空经济的可能性,建议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发展,并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政府投资决策。
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业务总监雷利军对比分析了低空经济与传统通航产业的区别,提出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和垂直起降等新技术将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办,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张沁/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