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视《河南新闻联播》关注我县黎阳仓
10月13日,河南卫视《河南新闻联播》文化中国行·运河新生“跟着大运河看天下粮仓”,其中,跟随记者镜头详细介绍了我县黎阳仓的形成与发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温一下。
我们沿着运河水来到鹤壁浚县,这里古称“黎阳”,地处黄河冲击平原,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让这里发展农业生产得天独厚,被称为“天然粮仓”。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戴明希):俗话说:“黎阳收,顾九州”。在黎阳仓遗址,每一个圆形的绿植下面都是一个仓窖,已经发现了152个仓窖,大约能存3000多万斤的粮食,够8万人吃一年。
当年,黄河以北征收的粮食,先集中在黎阳仓,后经黄河或永济渠运往洛阳,黎阳仓是当时重要的国家粮仓和中转站。那么,1400多年前古人存粮的“黑科技”,究竟是什么呢?
(鹤壁市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作人员 董玉洁):看到的这个是最大的一个仓窖,直径可以达到13米,深度将近6米左右。仓窖的底部用硬质木板拼接平铺,四周采用竖向木板。拿青泥、黄泥围墙搭顶。隋朝到宋朝一直在使用,地下储粮到地上的仓库储粮,由仓至库的一个形式转变。
同样是在运河岸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就在浚县建起了第一批国建粮仓——浚县土圆粮仓。1952年,这里一共建了14座总容量为280万公斤的粮仓,目前保留有4座。这些粮仓的建筑结构在今天很少见,每座粮仓上部有14个通风窗,仓体为圆柱形,墙厚约1米,仓顶为攒尖瓦顶。
(游客 冷晓彦):沿着运河走到浚县的粮仓,非常的震撼。
如今,四座老粮仓坐落在古城县衙建筑群中,引人注目,周围还修建了多个农耕文化景点,集中再现了大运河畔豫北古城农耕生活的景象。
记者:刘静
文字编辑:刘静 李兰芳
视频编辑:张金艳
图文编辑:侯桥石
责任编辑:柴好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