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4河南开发区建设“AAAAA级服务”案例参评单位系列解析——兰考经济技术开发区
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4-09-26 10:03:02

图片

  近年来,兰考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把“三化三制”改革作为激发开发区内生动力活力的关键一招,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把简政赋权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实现开发区高效便捷服务企业的强力保障,集中力量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中位居第三。

一、重塑体制机制,健全高效服务体系

  以体制机制创新破题,推动政务服务集成化、标准化、便利化,更好服务企业、保障发展。

  一是改革管理体制。率先完成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薪酬绩效制全面落实,管理体制机制更加规范高效。深化“管委会+公司制”改革,与县产投集团共同出资重组兰考发投公司,由开发区作为控股股东,发投公司承担开发区内市场化服务、土地开发运营、企业培育孵化等职能,市场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二是完善服务机制。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契机,优化首席服务员管理制度,实行“一对一”专班服务;将开发区划分为6大网格,建立“1+1+N”服务管理机制(即1名科级干部带领1个部门服务若干个企业),做到边走访、边协调、边解决,实现“企业呼叫、部门报到”,助力民营经济跑出发展“加速度”。

  三是健全服务平台。依托企业服务港,内设行政审批、企业服务等职能岗位,打造1个企业诉求平台,建立首问负责、部门联动和专属服务3项运行机制,按照手续办理、金融服务、政策落实、用工服务等建立“红黄蓝”三色问题台账,做到重点问题集中解决、紧急事件优先办理、简易问题快速办结。累计支持企业争取专项资金4080万元、实现留抵退税6.2亿元,帮助欧派、三环等133家企业完成授信16.4亿元,飞龙、曲美等79家企业实现放款127笔15.9亿元,为282家企业输送技术人才1.7万余人,解决企业职工子女入学1708人。

图片

 二、推进集成服务,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按照应赋尽赋、应领尽领、分级赋权、审批放权的原则,全面承接赋予开发区的136项管理权限,实现一次下发、并联审批,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一是建立项目联系推进机制。建立落户项目台账,成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一对一”联系推进,对于企业办理手续比较集中但未下放事项,通过帮办、代办、领办,帮助企业对接主管审批部门,做好手续办理全过程服务;针对开工前需办理的取水许可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事项,推行并联审批机制,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面对企业手续无法正常办理的特殊情况,通过重大项目预审批、审批科长例会等途径,帮助企业打通堵点,让项目早落地、早投产。今年以来,累计为恒林家居、中海储能、米琪生物等企业办理工程建设、规划许可等事项120项。

  二是建立项目走访调度机制。坚持干部职工办公到现场、服务到企业,了解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在一线送服务、送要素、解难题,每周梳理汇总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统筹调度解决项目前期推进、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皮阿诺、索菲亚、杭萧钢构等7家企业彻底解决企业电源闪跳问题,保障中天科技、弘辉医疗二期等重点项目电力供应,创造出总投资7.5亿元的弘辉医疗二期项目7天实现签约、6天完成手续办理、30天全面开工、6个月建成的兰考速度。

  三是建立项目联合验收机制。采取“提前介入”方式,开展上门指导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联合验收前遇到的瓶颈问题,提高现场验收效率。创新联合验收模式,结合县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安排专员参加,保证联合验收事项“一套人马、一次办结”,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规范联合验收形式。

图片

三、强化创新驱动,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抢抓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战略机遇,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体系完备、资源高效配置、成果转化顺畅的创新发展体系。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出台《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上市挂牌工作的实施意见》,创新推行科技创新劵,引导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1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瞪羚企业2家、头雁企业2家,建成省市级创新平台及重点实验室40个,青创互联被评为河南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二是打造科创平台。与省科学院、中原科技城合作,共建河南省科学院—郑州中原科技城(兰考)科创园,推动省科学院物理所、陶瓷研究所、哈工大等5家科研团队入驻共享实验室;引入启迪科服,建设运营河南省首个县域智慧岛——兰考智慧岛,兰考技术要素市场、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技术转移办公室、国电投农村清洁能源创新中心、河南省农科院兰考分院、国港通无废城市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签约入驻,为初创企业、科创团队、创投基金、服务机构等提供集聚空间,构建起“研发中试、孵化加速、科创基金、产业运营”完整创新生态系统。

  三是完善配套服务。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农学院等高校为载体,搭建产、学、研、教一体化协同平台,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发放各类技能证书6100个,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借助中国证监会定点帮扶政策优势,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上市通道、多元化的资本合作模式,推动天地鸭业、弘辉医疗、昌盛实业等4家企业纳入省定重点上市后备名单。同时,建设国际陆港,推动兰考与郑州无水港等关键物流枢纽连接,打造铁海联运、中欧班列的货运通道,助推企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图片

四、注重绿色低碳,建成清洁能源供给体系

  在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完善能源供给和消费体系,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增加二次能源和清洁能源使用占比,探索形成了清洁低碳、多能融合的新型能源体系。

  一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2023年12月,通过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建设国电投新能源产业园和农村清洁能源创新中心,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园区生产的产品拥有绿电标识,企业产品出口关税、用电成本降低。目前,全县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装机容量116.8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95%。全区拥有220千伏2座、110千伏3座、10千伏开闭所7座,具有配套完善的电网;推进“一企一园区”微电网建设,建成光伏发电项目37.6万平方米,年发电量2676.8万千瓦时。同时,以服务农村能源革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目标,依托国家电网农村能源互联网技术赛马实验室,建设农村能源统一建模与仿真中心和“风—光—车—储—氢”微能网真型试验基地,打造“台区级—馈线级—县域级”三层实验体系,着力破解新能源就地消纳、配电网经济运行难题。

  二是实施清洁供热工程。完善地热集中供暖与新型电力取暖的清洁供暖格局,依托瑞华环保、光大环保等企业发电余热为企业和居民提供蒸汽和供热,探索太阳能分布式供暖。目前,热电联产集中供暖面积180万平方米,地热供暖面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99%以上。

  三是加强气化园区建设。围绕能源低碳化,持续推进燃气替代工程,建成天然气分输站、天然气门站、加气母站各一座,天然气网络实现园区全覆盖,满足了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五、实施赋“码”保护,优化营商环境促企发展

  创新监督理念、监督制度和监督方式,探索建立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督机制,推动行政执法和执法效能“双提升”。

  一是规范行政执法流程,做到无事不扰。统一标准规范。为着力解决执法部门各自审批、各自为政问题,为48家涉企执法单位1550名执法人员在“APP执法端”统一分配账号密码,确保每次执法均明确责任人。建立健全统一的线上审批流程和线下执法程序,将全部执法行为纳入数据库统一监管。严格审批程序。建立入企执法“双审批”和“一企一码”保护机制,执法部门入企执法前登录APP向部门领导提交申请,部门领导根据执法性质和部门权限决定批准或报分管县领导批准,并同步推送至企业所在地。执法人员入企前必须扫码登记,企业对未审批、不扫码的执法检查有权拒绝,也可直接投诉举报。执法结果双公开。实行入企执法检查过程留痕化管理,要求执法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将检查事项、检查人员、执法结果上传平台,执法部门、企业、纪检监察机关可同时查看,防止“同事不同罚”。形成事前报批备案、事中记录留痕、事后监督公开的权力运行闭环机制,纠正执法不规范行为,促进各类入企执法行为规范化,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

  二是构建评价整改闭环,提升服务质量。渠道信息双评价。邀请企业在“APP企业端”对执法行为进行评价,每月对执法部门进行评价排名,评价结果作为各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评价较差的单位,由县纪委监委对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列为重点督查对象,实行挂牌监督,督促补齐短板。建立“双月通报”机制。每两个月对各执法单位检查情况进行数据比对,针对入企执法频率异常、执法不规范等问题进行通报,及时查纠服务企业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并通过建立专项台账、销号管理、回访反馈等机制,推动久拖不决、部门扯皮等涉企问题。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建立优化营商环境监测点、一企一监察专员,建立联企直通车机制,开展“小微权力”、招投标领域、不担当不作为3个专项整治,对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行为“零容忍”,从严查处营商环境不优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以作风建设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三是嵌入政务服务模块,疏通堵点难点。拓宽企业查询了解惠企政策的渠道,探索运用大数据智能匹配企业需求,通过APP及时将各项惠企政策推送到企业端,打造“一站式”政策服务平台。同时,在APP企业端设置“有诉即办”功能,联通县行政服务大厅“办不成事”监督窗口,建立企业办事咨询“绿色通道”,方便查询相关证照办理程序、了解相关政策规定,及时收集企业反映的“办事难”问题,畅通“有诉即办”渠道。

图片

编辑: 郑磊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