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由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联合主办的“城市文化 国际对话20024——文旅新消费,城市新动能”研讨活动在上海召开。
本次活动系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对话系列论坛之一,由上海国际文化学会承办,机遇时空协办,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基金会支持。
嘉宾对谈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作为主办单位代表致辞。李明介绍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二十多年来的经验,指出文旅新消费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提升城市软实力。
在主旨发言环节,大会邀请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原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希腊雅典埃皮达鲁斯艺术节艺术总监 Katerina Evangelatos四位嘉宾,围绕“文化赋能城市,艺术升华心灵”这一主旨,结合各自领域,分享相关经验。
屠光绍结合丰富的经济、金融工作经验指出,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与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必须要有文化的力量,金融和文化要更好地融合。金融和文化的结合,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结合。我们要研究金融文化,研究传统金融文化和现代金融文化的关系,研究西方金融文化和东方金融文化的关系。就此屠光绍建议做好文化引领,讲好中国故事,形成体系合力,反映金融生活。黄昌勇介绍文创50条以来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举措,指出人力资源是演艺之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演艺设施是演艺之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文化政策是演艺之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驻场演出是演艺之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童世骏结合上海纽约大学艺术教育指出,要将艺术素养培育同人才培养工作结合起来,要将艺术素养培养同学科专业发展结合起来,要将艺术素养培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Katerina Evange latos介绍了希腊雅典埃皮达鲁斯艺术节相关情况,指出文化塑造城市独特的能力,艺术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艺术的力量推动古代传承以及现代思想相结合。
主旨发言环节结束后,黄浦区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王玉峰向王思平参赞、崔明峰参赞颁发特聘聘书,聘请这两位印度尼西亚参赞和阿尔及利亚的文化参赞担任黄浦区演艺大世界品牌“出海”的指导专家。
演艺大世界颁发聘书
颁发聘书结束后,进入嘉宾对谈环节。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柯奕祺、上海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刘颖、上海沉浸机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胡世辉三位嘉宾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文旅新消费”为主题发言,浙江音乐学院艺术与文化管理高等研究院院长林宏鸣、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担任点评嘉宾。
柯奕祺结合自身经验,介绍如何用一种跨界、科技、创新的方式,创新性地寻找城市的文化语言,表达城市的文化故事。刘颖指出文旅市场传播速度加快,赛道跨界融合,文化内核创新。胡世辉结合机遇星球各个馆和产品的特点,介绍科技和文化、娱乐相结合的经验。花建在回应中指出文创加科创焕发新动能,虚实交互打造多维空间,区域集中构建城市亮点。 林宏鸣在回应中结合当下文旅市场特点指出打造品牌的重要性,指出文旅新消费要带给人们新生活、新体验、新感受。
对谈结束后,上海市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玉峰以“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建设文旅消费新场景”为主题,重点介绍黄浦区“演艺大世界”的品牌建设工作。目前演艺大世界“剧”“节”“赛”“奖”四要素同步推进,中外佳作轮番呈现,已经成为众多世界优秀剧目和本土创作的国内重要集聚地。在此基础上,介绍围绕“演艺大世界,活力艺街区”这一发展愿景,集创作、演出、市场为一体,致力打造“观剧、购物、赏景、交友”相融合的生活方式。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罗怀臻、旅美著名华人导演胡雪桦、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原所长徐清泉三位嘉宾点评分享。罗怀臻结合国内国际演艺圈发展历程,对演艺大世界寄予厚望。胡雪桦结合纽约等地的国际经验,畅谈剧场艺术空间创新的重要性。徐清泉结合演艺大世界相关案例,指出演艺大世界成效显著,潜力巨大,前景无限。
案例分析环节后,进入嘉宾讨论环节。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文创新趋势与艺术新潮流”这一主题,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上海大剧院院长张颂华,马来西亚槟城艺术理事会主席 Joe Sidek,国际著名华人指挥家汤沐海,西班牙社会学家Miguel Sazatornil,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滕俊杰,国际著名舞蹈家谭元元,匈牙利艺术谷总监 Natalie Jakab,欧洲艺术节联盟交流与网络部经理Audrey Brisack,歌剧作曲家、交叉学科研究员王滢乔九位嘉宾各抒己见。
谭元元以舞剧《白蛇》为例,介绍情节的融合、理念的融合、手法的融合如何推动艺术创新。张颂华介绍如何做好文化新消费、打造城市IP、做好数字化转型等经验。Joe Sidek介绍艺术项目、艺术交流对原有文化传承的历史性、在地性的结合。汤沐海结合自身艺术历程,介绍交响乐和中国文化的融合。Miguel Sazatornil介绍科技大城市的文化旅游新趋势。滕俊杰以上海国际光影节等为案例,分析科技赋能艺术。Natalie Jakab介绍匈牙利艺术节的相关经验。Audrey Brisack介绍欧洲艺术节联盟的基本情况。王滢乔以音乐为例,介绍艺术工作与前沿科技的结合。
在大会的最后,大会主席、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国际文化学会会长陈圣来诸位嘉宾发言指出,文化消费是一篇大文章。上海是长江的入海口,如果把文化作为一条河流,文化消费就是文化长河的入海口,文化创造应该是源头,文化消费应该是端口。只有疏通源头与端口,这条河流才能长长不息地奔腾流淌。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态,一定是文化创造和文化消费两翼比翼双飞。文化消费的生态与产业,正在孕育着一场新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上海有资格、有意识、有能力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