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孩子脾气"一点就炸:家长遵守“4个不要”培养情绪稳定的孩子
心理咨询师|易幽
2024-09-15 17:37:02

——心理咨询师易幽

孩子的情绪反应,尤其是容易发脾气、控制不住情绪的行为,是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常见且令人头疼的问题。许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时,往往感到无助或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尤其当脾气“一点就炸”的情况频繁出现时,家庭氛围也会随之变得紧张。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经常遇到家长求助:如何让孩子的情绪更为稳定?本文将从“4个不要”入手,结合真实案例和心理学背景,帮助家长在面对孩子“炸毛”时,培养他们成为情绪稳定的人。


第一阶段:理解情绪的来源——“不要忽视孩子的情绪表达”

心理学背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孩子的情绪反应其实是他们内在需求的外在表达。他们的情绪系统尚未成熟,无法像成年人一样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复杂的感受。因此,脾气爆发往往是一种信号,表明孩子内心的需求未被满足或感受到威胁。

案例分析
小轩是个五岁男孩,每次家里不给他买玩具,他就会立刻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小轩的妈妈一开始总是觉得孩子在无理取闹,试图用责备的方式让他安静下来,但往往适得其反,孩子的情绪爆发更为强烈。她感到困惑,觉得“孩子怎么这么不讲道理?”。

在我的咨询中,我建议妈妈首先改变对孩子情绪的看法。忽视孩子的情绪只会让他们感到孤立,进一步激化他们的负面反应。通过引导,小轩的妈妈学会了在他情绪激动时,放下批评,蹲下来,平静地问他:“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能不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小轩开始表达自己的失落,原来他并不是一定要买玩具,而是害怕回家后会感到无聊、没有朋友陪他玩。


通过关注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小轩的情绪爆发次数减少了,他的妈妈也学会了在事发时不急于解决问题,而是先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感受。

第二阶段:设定健康的边界——“不要一味迁就孩子的要求”

心理学背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强化与惩罚的概念在儿童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家长在面对孩子情绪爆发时,如果一味妥协或让步,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进行了“正向强化”,让孩子下次情绪失控时继续用这种方式获取他们想要的结果。

案例分析
七岁的小童在学校成绩优异,但在家里却是个“情绪小炸弹”。每当家人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发脾气,甚至威胁要摔东西。父母在一开始为了避免家里不必要的“战争”,选择了妥协。但这种策略并没有帮助他更好地控制情绪,反而让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大。

在咨询过程中,我与小童的父母共同探讨了设定健康边界的重要性。家庭中需要有明确的规则,父母需要一致的行为准则,不因为孩子的情绪爆发而轻易改变立场。我们为小童的父母设计了“温和但坚定”的沟通方式。在小童再度发脾气时,父母不再立刻满足他的要求,而是温柔地告诉他:“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即使你发脾气,结果也不会改变。”通过这样的方式,父母不仅保护了孩子的情感,也同时设定了清晰的界限。

效果:一段时间后,小童渐渐意识到,情绪的爆发并不会带来他想要的结果,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与此同时,父母也学会了在面对小童发脾气时保持冷静,坚持原则,而不是轻易妥协。

第三阶段:成为孩子的情感榜样——“不要用情绪回应情绪”

心理学背景:情绪传染是心理学中的常见现象,尤其在亲密关系中。家长的情绪状态很容易影响孩子,特别是在情绪控制力较弱的情况下,家长的反应方式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案例分析
玲玲是个六岁的小女孩,平时温和可爱,但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她的玩具被弟弟拿走,她会立刻大声哭喊,情绪失控。玲玲的妈妈一开始总是会和她争论或训斥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结果母女俩的情绪往往同时升级,甚至以争吵收场。


通过心理咨询,我帮助玲玲的妈妈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反应其实在不自觉中加剧了孩子的情绪波动。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个应对策略:每当玲玲发脾气时,妈妈先深呼吸几次,冷静下来,然后用温和但坚定的语气告诉她:“妈妈现在先等你冷静下来,等你准备好我们再谈。”

结果:在几次尝试后,玲玲的妈妈发现,当她自己不再急于用情绪回应玲玲的情绪时,女儿的爆发次数明显减少,情绪也逐渐平稳下来。孩子学会了通过模仿母亲的情绪管理方式,找到控制自己情绪的有效途径。

第四阶段:培养情绪识别与表达的能力——“不要忽视孩子情绪管理的训练”

心理学背景:情绪管理是通过后天学习发展起来的技能,尤其是儿童早期的发展阶段,他们的情绪识别与表达能力仍在逐步建立中。通过引导和训练,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进而学会适当表达。

案例分析
晓明是个九岁的小男孩,平时很听话,但在做作业时常常情绪失控。每当遇到难题时,他就会大吼大叫,甚至把作业本摔在地上,完全不顾后果。他的父母最初以为晓明只是“太焦虑”,于是每次都会责骂他:“别这么小题大做!”

在咨询过程中,我帮助晓明的父母认识到,孩子的情绪失控是因为他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我们为晓明设计了一系列情绪识别与管理训练,包括教他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找到缓解焦虑的方法,如深呼吸、离开书桌短暂休息等。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晓明开始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当遇到难题时,他不再摔东西,而是学会了告诉父母:“我现在觉得很烦躁,需要休息一下。”晓明的父母也通过配合训练,学会了支持和鼓励孩子,而不是简单地批评他。


总结

要培养一个情绪稳定的孩子,家长必须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扮演积极的角色。从不忽视孩子的情绪表达,到设定健康的边界,再到成为情感榜样,最后帮助他们学会情绪管理,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通过“4个不要”的实践,家长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孩子的情绪爆发,还能帮助孩子建立应对情绪的技能,最终让他们成为情绪更加稳定、自我控制力更强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