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王凤茹:从文学性的视角谈《联律通则》的理论基础
崤山峰端
2024-09-14 08:00:58



图片

相关链接:对联格律特性的哲学思考 叶子彤 北京



从文学性的视角谈《联律通则》的理论基础

 

河北 王凤茹


《联律通则》是中国楹联学会为规范楹联创作而制定的重要文献,它集中了联界专家的智慧,对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的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和规范。分别于2007年、2008年形成和颁布过《联律通则(试行稿)》和《联律通则(修订稿)》,曾得到联界的广泛认可。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中国楹联学会再次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制订了《联律通则》,并经中国楹联学会八届五次会长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布。

   《联律通则》引言部分第一句话:“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谐巧性、实用性、文学性等特点。”这句话将对联的文体属性归纳为“谐巧性、实用性、文学性”三个方面。本论文仅从文学性的视角下阐述《联律通则》的理论基础。



一、对联的本质特征具有文学性

对联是两行对仗且意联的文字所组成的独立文体,其基本特征是“对仗”,即“词语对偶”与“声调对立”。“词语对偶”与“声调对立”,这两个特征概述、阐明了对联格律中最为基本的要求,是对联的灵魂和精髓,是构成“对仗”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一)词语对偶

对偶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种蔚为壮观的独特现象,在各种文体中几乎都应用。它的表现形式是并列使用两个对称的句子,从而起到强调表达内容、美化表现形式的作用。因此说,“词语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尤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它的作用是营造形式上的整齐匀称、节奏明快的美感,进而与内容相互映衬,以加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效果。对偶修辞在一般文章中应用,成为对偶句;在格律诗中使用时,因为同时又加入了声调方面的诸多限制,形式上更趋于工整华美,如同古代出行的一对仪仗,所以又称对仗句。就对联文体的范畴而言,所谓的“对偶”,是指成对使用的两个语句,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等。这种对仗不仅体现在字词的字形、字义上,还体现在词性的匹配,结构的平衡等方方面面,从而构成一种和谐统一的语言美。

1.字句对等

一副对联,由上下联两部分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相等。对联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格律的基础。无论是对联的单个分句还是整个对联,都需要保持字数的严格对应。例如,上联如果是五言,下联也必须是五言;如果上联由多个分句组成,下联的分句数量及每个分句内的字数也需与上联一一对应。字句对等列为了对联格律的第一条,完全是受“对偶句”定义的影响,因为几乎所有的对偶句定义中,“字数相等”是其第一要义。

2.词性对品

词性对品指的是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偶种类。所谓“品”就是类。所谓“对品”即词的品类相对。“对”,指相对;“品”指事物的种类、字词的品类。在现代汉语中,词性主要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而虚词则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等。在撰写对联时,需要确保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性相同或相近。《联律通则》中关于“词性对品”的要求,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按现代汉语语法对词性的分类,上下联对应的词语,其词性要相同而成为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二是上下联对应的字词,要符合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或者传统的对偶修辞格而成对。两个方面的涵义满足其中一个均可成对。

3.结构对应

结构对应是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词组和句式结构)应尽可能相同。这包括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偏正结构中的修饰词与被修饰词的关系要一致,并列结构中的并列词项也要保持对应关系。

如:题南昌滕王阁联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弟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清·刘坤一

这副联是清代洋务运动的主导者之一刘坤一所写,非常符合文学性的特点。“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语出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江上才子”,指当年王勃水陆日行七百里赴滕王阁盛会。“阁中帝子”语出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上联写楼阁,以楼阁几度兴废而湖山今古无恙,表达人世变迁的感慨;下联由物及人,含有沉重的历史反思。结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明代诗论家胡应麟评:只一结语,开后来多少法门。纵观此副联,字数相等,单边字数都是21字,结构对应,有并列结构“兴废”“古今”“湖山”“风景”,偏正结构有“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等,讲求“词语对偶”之精美,别具一格。

(二)声调对立

对联中的声调对立,是构成对联声律美的重要原则,只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平仄对立

汉语语音分为四声,古代是“平、上、去、入”,现代是“阴平、阳平、上、去”,进而把它们分为平(古之“平”、现代之“阴平、阳平”)和仄(平以外诸声)两大类型。平与仄,互相对立,又互相谐调,有节奏感。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在对应位置上的字,其声调要形成对比,不能相同,即上联有了仄声字,下联相应位置上应用平声字。但这种关系有主有次,有的严到不许变更,具体实践,如在五言或七言对联中,通常遵循“二四六分明”的平仄规则,即第二、四、六字(五言为二、四字)的平仄要相互对立,以此形成鲜明的节奏感。

2.节奏对拍

节奏是古代韵文的重要因素,也是对联格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联中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两个方面。语意节奏是根据词语意义的停顿方式确定,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即第二个字,以及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词语的最后一个字。声律节奏则是利用平声和仄声的交替与对立产生的,一般以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每个声律结构的第二个字为节奏点。上下联在节奏点上的平仄需严格对仗。在确定节奏点之后,根据平仄对立的规则,在每个节奏点上安排平仄交替的用字,从而实现对联的声律协调。

 

二、对联融合了其它文体文学性的特征

  在各类文体中,对联显示出其独特性,而在各种韵文中,它有有极大的相容性。就是说,它不但不排斥“异己”,反而能够将各种其它文体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吸收,“改造”成对联。

  如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自古以来“吟诗作对”是相提并论的雅事,对联甚至经常被誉为“诗中之诗”,因此它的笔调如诗。如: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联中的几个动词的“放”“梳”“瞒”“润”几个动词的运用,如诗眼一般,引人入目。

众所众知,长短句是词的重要特点,长短句的对联,并不都有词的笔调,只有那些在对偶、用字、用词、用韵都比较讲究,像词。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所以这些词中笔调如词的对联,不仅形式工整、音韵和谐,而且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还如赋中,赋是一种讲究文采、兼具诗歌与散文性质的文体。其发展或走向骈文,或进一步散文化。长联之善于铺陈,极似赋的气势,而其若干句式,亦类赋体。如昆明大观楼长联等,四字的联语极富赋的特征。

   对联的笔调丰富多彩,处如诗、如赋等,还有如唱词、如白话文、如俗语、如谚语等等。所以说,对联是随着韵文的发展起来的,兼有韵文与散文的特点,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除了没有押韵的限制及具备独特的二段式结构之外,它承袭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全部传统,它应该是继古体诗、近体诗、词、曲之后发展成熟起来的新的汉诗样式。

 

三、对联创作要遵循文学性的要求

(一)遵守语法和修辞。文学性是对联的特征之一,因此我们在创作对联时,要从文学性的角度出发,进行创作。首先,要遵循语法与修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我们在创作对联时,要遵循汉语语法与修辞的规律,在语法上,要求对联的词语搭配、句子结构等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在修辞上,要求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对联的艺术效果,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等等。

(二)对联的文学性了体现文化的内涵。对联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创作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包括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人生哲理的阐述等,通过这些内容,对联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追求,也传递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对联除了不适宜进行徐世外,在写景、抒情、说理方面均有上佳的表现。如抒情的对联清代孙星衍自题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这副联说的是不要让春秋的美好时光匆匆流过,应该好好珍惜。人生最难得的,就是风雨当中,有远方的故人前来探望,表达了对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友情之难得的感叹,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引起读者共鸣。

四、对联对文学审美的追求

对联作为两行字的文学样式,在形式上要工整对仗、声律对立,而在内容上则要求意境深远、意蕴丰富。因此要达到到文学上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这也是对对联艺术的重要要求。一切符合文学性的对联,无不是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艺术,将对联打造成为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具有思想深度的作品。

还要强调意境的渲染。意境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对联文学性艺术追求的目标。通过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的描绘和抒发,作者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氛围,使读者在欣赏对联时,产生共鸣和联想,从而领略到对联的独特魅力。

综上所述,对联有深厚的文学渊源,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文学性是对联的特征之一。《联律通则》的引言部分把文学性作为对联的文体属性之一是完全正确的。我国传统文学如《诗经》的敦厚,《楚辞》的浪漫,汉赋的铺陈,六朝骈文的严谨,唐诗的韵律,宋词的典雅,元曲的俚白,唐宋散文的浩荡文气,明清小说的逼真描写,等等,对联无不包容,多方继承,尽情吸收,并形成了对联自身的艺术风范,成为了一种具有很高艺术表现力的文学体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因此,我们在以后的对联创作过程中,我们应当以《联律通则》为准则,踏实创作,也更要注重对联文学性的表达,把对联发扬光大。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