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非遗进校园:传下去,“活”起来!
中国民协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
2024-10-15 09:59:2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代表着民族、地域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近期,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山东济南举办,也让“非遗文化进校园”再度成为热点。

校园是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长期以来,北京大中小学广泛开展“非遗”教育,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接触、学习、体验中,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图片

非遗进高校

文化传承有“新生”


2021年,教育部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简称“非遗保护”)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专业代码:130103T)属于“艺术学”之下的“艺术学理论类”。


截至2024年6月,全国共有21所高等院校开设了非遗保护专业,其中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这两所在京院校。


图片
图片

中央美术学院

学校于2023年增设非遗保护本科专业,初步形成“文化遗产概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民间美术”“文化人类学基础”“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等核心课程体系,为新专业奠定良好基础。

专业以世界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研究为基础,以全球化时代科技、文化新问题为前沿,旨在培养能够胜任文化遗产的规划管理、调查记录、传承研习、展示传播、研究评论、创意策划、交流合作、跨界融合与新兴产业等相关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京联合大学

学校于2023年增设非遗保护本科专业,主要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遗保护案例与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同时,学校也是北京唯一设立“非遗学院”的高校,聚合了非遗保护、理论研究、技艺传承、创新转化、就业创业等全方位的专家团队,建有“北京传统工艺虚拟现实实验室”“北京手工艺研究院”“京绣研究所”“北京手工艺博物馆”等非遗技艺教学科研平台,为培养非遗保护领域的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利保障。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非遗保护”属于国家急需人才的培养专业,具有宽阔的就业前景。学生的就业范围主要有:

■  政府文化与旅游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

■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教学、研究人员。

■  各级各类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媒集团。

■  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出版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栏目和出版项目的编辑人员。

■  其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融媒体及文化产业策划、演出与管理等技术岗位。

图片



图片

非遗进中小学

课堂内外“活”起来


近年来,北京市中小学也纷纷将非遗文化引入校园,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珍贵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知。



北京市昌平区流村小学成立龙鼓社团,学习并创编表演非遗项目漆园龙鼓。学校领导专程走访漆园龙鼓第七代传承人——朱福林老先生,争取到老先生对龙鼓传承活动的支持;聘请前少年宫主任聂云峰撰写《龙鼓颂》,邀请东方歌舞团团长、国内首屈一指的打击乐专家陈崴,为龙鼓社团创编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图片



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村小学2015年起开设每周一节武术课程,由专业的武术教练任教,系统学习长拳,让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学校利用每周一小时的社团活动,组织社团学生练习刀、枪、棍、剑、九节鞭等器械,连续多年在石景山区“武林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图片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草厂校区长期以来持续开展“炫彩空竹”校本特色课程。学生在空竹运动的学习和实践之中,深刻感悟到空竹运动的魅力所在,在2024年北京市空竹比赛中拿到二十余人次的奖项。

图片



北京琴书源于河北廊坊及北京郊区的五音大鼓,又名单琴大鼓、扬琴大鼓。在密云区的东邵渠镇中心小学,就有五音大鼓的基础,学校专门请了琴书泰斗关学曾的弟子王树才老师,每周到学校来授课。每个孩子们面前都放着一面大鼓,孩子们边唱边打,表演得十分认真生动,孩子们更是把北京琴书唱进社区、唱进北京电视台。

图片



延庆区永宁幼儿园有一群可爱的小“竹马”。延庆区永宁幼儿园依托本地“南关竹马”“高跷”等拥有悠久历史的非遗表演项目,积极挖掘其中蕴藏的教育元素,创设竹马特色园所环境,并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园所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

图片


文化之风,山高水长

当传统文化遇到青春气息

历史和未来遥相呼应

非遗进校园的形式丰富多样

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期待越来越多的学生

能够亲身感受其魅力

并将文化自信融入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



图片


来源:​首都教育


非遗资料图文:

严敬群(中国民协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中国民协“民间文化(非遗)进校园”课题组)

 

——END——



关于我们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所属的开展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成果展览、人才培养、课题研究、文创设计、非遗产业园建设、非遗产业链建设的非盈利性内设机构。


“非遗产业”发展计划


非遗旅游产业、非遗美食产业、非遗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非遗体育竞技产业、非遗演出产业、非遗数字化产业、非遗游戏产业、非遗服装鞋帽产业、非遗酒店民宿、非遗赋能乡村振兴、非遗礼物、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非遗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非遗展览展销、非遗研学旅行、非遗亲子体验、非遗公司团建、非遗社区活动、非遗进校园、非遗教材图书出版以及全国各地非遗产业园、非遗小镇、非遗街区建设等全领域非遗产业链建设


 

联系我们:010-56883097           

13810295118(微信同号)

 

联系邮箱:

83262379@163.com




敬请访问

 非遗老字号 (zgfeiyi.net)

 

图片

给您分享专业的非遗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