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中国植物考古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三)
河南考古
2024-10-25 16:09:25

2024 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暨

第十三届中国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

第十一届中国植物考古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要(三)

为加强我国动植物考古学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学科基础建设和方法创新,促进动植物考古学研究的交叉融合,进而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力量。2024年10月21日,“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动物考古学术研讨会、第十一届中国植物考古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开幕。

本次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学院、动植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研讨会共94 个学术报告,41 个海报展示。

大会主旨报告     

主持人:李琴

主旨报告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晓燕作了题为《4400年前青藏高原本土渔猎人群开启定居化进程》的报告。对西藏腹地海拔高达4400多米,年代早至距今4400多年的玛不错遗址开展了包括动植物考古、骨骼遗存古DNA、年代学、同位素和地貌学在内的多学科分析,发现高原南部本土狩猎采集人群依靠稳定的湖泊鱼类资源供给可以开始定居的生活方式。本研究更新早先提出的青藏高原定居化进程主要与农业或农民扩散相关的假说。目前看来,在距今5000-4000年前的青藏高原,人类社会定居化进程的启动至少存在两种模式:在低海拔河谷区域,农业化促进定居化,而在高海拔区域,稳定的渔猎资源促进了定居化的形成。

学术报告会(共2节,7场)

第一节

主持人:胡松梅

PART1

报告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蔡大伟作了题为《家养动物古DNA研究新趋势》的报告。他指出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古DNA领域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和发展趋势。在实验技术方面,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向自动化、高通量平台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实验效率,还大大降低了实验误差,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基础。同时,研究对象也在不断扩展,不局限于传统的古DNA,还包括了古蛋白、古沉积物等。这种扩展不仅拓宽了研究的视野,还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面貌。在动物古DNA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增加。从家养动物的起源和扩散,到更为细致的驯化机制、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以及生物形态的演变,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古代人类的驯化策略,还为我们深入理解古代疾病如何在人类社会中传播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对于理解人类与动物的互动历史、疾病演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践意义。

PART2

报告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雨作了题为《古基因组学揭示中国古人与豹猫的互动历史及家猫起源》的报告。研究者分析了豹猫和人类共栖的时间,以及中国家猫的来源及传入时间。

PART3

报告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侯亮亮作了题为《南庄头、四台、磁山和后李遗址动物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报告。通过四个案例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距今万年前,徐水南庄头遗址、尚义四台遗址的家犬明显不同于野生生态系统之下野生动物的食物结构,揭示出华北地区广谱型狩猎采集经济模式下粟黍农业的萌芽;距今8000年前后,尚义四台遗址和临淄后李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显示出更广阔的北方地区粟黍农业的初步发展;距今6000年前后,临淄后李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显示出粟黍农业成为先民生业经济的主导。经过三四千年的发展,粟黍农业才真正成为改变先民生活方式的利器,带领先民由广谱型狩猎采集经济走向农耕定居经济,也为即将到来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乃至文明的诞生奠定了物质资料产出的最基本方式。

PART4

报告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吕小红作了题为《中国东北青铜时代农业生产的滞后性——基于围子里遗址动物骨骼的稳定同位素研究》的报告。汇报者以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的围子里遗址(c. 3207 - 2155 a BP)出土的动物骨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遗址中出土的42个动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进行测定,得出了围子里遗址研究的狍子、牛、马、犬科动物、猪和人都是以 C3、C4 混合食物为生。猪、马、牛、狗和狍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饲喂甚至驯养的情况,但同一种属内部食物来源差异较大,如猪 (-15.2 ± 4.3‰,6.4 ± 1.2‰, n=18)和狍子(-18.1 ± 3.2‰, 6.4 ± 1.0‰, n = 5)。结合围子里遗址的同位素结果,以及以前发表的东北相关遗址的数据表明,围子里遗址中人类对动物饮食的干预程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不同于同一(或临近)地区的其他遗址,如长山遗址 (c. 3000 - 2200 a BP)和万发拨子遗址 (c. 3000 - 2300 a BP)。因此,得出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速度并不均衡的结论,且这种东北地区这种相对原始的农业生产落后于同期中原地区。

第二节

第二节主持人:胡耀武

PART5

报告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班琳作了题为《中国东北松花江流域五台山遗址(5800-5300BP)的动植物资源利用》的报告。汇报主要围绕松花江流域五台山遗址的动植物资源利用展开,研究时间段为距今约5800至5300年之间。通过对遗址中出土的动植物遗存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古代人群在该区域的生业模式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五台山遗址的动物遗存主要包括鹿、野猪等野生动物以及少量的家畜,揭示了当时人群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计模式。此外,植物遗存中发现了黍类、小米等早期栽培作物的痕迹,表明该地区农业活动开始逐步形成。动植物资源利用的分析为我们理解该时期人类如何通过多样化的资源获取方式来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线索。通过对动植物遗存的系统分析,本次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松花江流域史前人类生业模式的认识,同时也为今后该地区的进一步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PART6

报告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朱司祺作了题为《新疆地区出土马的古DNA分析》的报告。目前研究发现,现代家马的祖先起源于公元前3000-4000年的西部欧亚草原地区,并于公元前2200年左右快速繁育,之后很快扩散至整个欧亚大陆。在此过程中,家马向东传播的过程并不清楚,新疆地区因其独特的区位特点成为理清历史、探明真相的关键。这一研究工作以白杨河遗址、十户窑遗址、吉仁台沟口遗址等遗址中出土马的线粒体DNA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疆地区家马母系遗传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古代家马具有十分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这得益于当地优良的自然环境,以及历史上与周边地区人群和文化的交流。根据测年结果可知家马在新疆出现的年代不晚于距今3600年,其部分血统在唐代以后仍有延续。此外,研究者还在古马中识别出了汗血马母系原始位点,从DNA角度找到了汗血马在古代中国存在的证据。

PART7

报告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王永笛作了题为《我国北方地区古代家猪的分子考古学研究》的报告。家猪的起源与驯化研究一直是考古学家研究的重点,考古学研究资料显示早在贾湖遗址就已饲养家猪。目前学者多认为我国家猪有多个驯化中心,分别是中原地区、东北地区、海岱地区。相对而言,我国学者从分子考古对古代猪的研究成果较少,这一研究从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角度对我国北方古代家猪的亲缘关系及可能的传播路线进行了讨论。

特邀学者专场报告(共2节,5场)

第一节

主持人:刘海旺

PART1

报告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作了题为《地质学与考古学的交叉》的报告。通过两个具体的研究案例,介绍了由地质与考古专业组成的研究团队如何协同合作,运用地质学手段与方法深入探究考古学问题,并展示了考古学问题如何作为驱动力,引领地质学研究向更深层次、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这些案例也分享了交叉研究中遇到的各种挑战、问题以及研究团队的体会与经验。试图探讨交叉研究中依然存在的学科间知识交流与融合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交叉研究方法。

PART2

报告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胡松梅作了题为《陕西关中地区秦汉时期珍禽异兽研究——以霸陵外藏坑出土动物骨骼研究为例》的报告。霸陵和薄太后南陵外藏坑出土的大量珍禽异兽为文献记载的皇家苑囿动物种类提供了考古学证据。对复原霸陵遗址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珍禽异兽坑是西汉皇家苑囿在地下的再现,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生动有趣的汉代宫廷“画卷”。以霸陵珍禽异兽为线索,这一研究对关中地区战国晚期到秦汉时期出土的珍禽异兽坑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特邀学者专场报告(共2节,5场)

第二节

主持人:梁法伟

PART3

报告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晓燕作了题为《青藏高原农业的起源、传播和影响》的报告。近年来,青藏高原新发现和发掘了一批考古遗址,出土了大量动植物遗存。报告介绍了报告人团队通过动植物遗存形态分析、古DNA分析、沉积物古DNA分析、同位素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这些动植物遗存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粟作农业(粟、黍、家猪)、麦作农业(大麦、小麦、山羊、绵羊、黄牛)各要素进入高原的时间、发展过程,本土作物藜、家畜牦牛的驯化过程,以及这些农业发展过程对高原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影响。

PART4

报告

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胡耀武作了题为《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报告。长期以来,国内外科技考古学界均将稳定同位素分析视为一门分析技术,并未将其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对待。这不可避免地成为本研究领域的发展瓶颈。为此,基于研究实践,本报告首次从学科层面将稳定同位素分析重新命名为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详细阐述了其分析原理和研究目标,并通过多个研究实践诠释了同位素生物考古的研究魅力。

PART5

报告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蔡大伟作了题为《中国家养动物起源与扩散的古DNA研究》的报告。家养动物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肉产品及蛋、奶等副产品,同时也可作为骑乘、运输的工具,极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能力,从而促使了社会经济复杂化、多样化的过程。对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以及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古DNA研究为家养动物的起源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分析了北方百余处遗址数千例样本,重建了中国家养动物起源与扩散的历史图景,为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审核|刘海旺

摄影|翟   超

设计|牛   维

出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邮箱|hnkgyjy@126.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