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文化周刊┃厚重黄土地 考古出宝砚
三门峡日报
2024-02-27 12:41:11

厚重黄土地  考古出宝砚

夏泽辉 王跃泽

古都西安,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与得天独厚的古遗迹资源。大量的考古发掘,不但在陵墓制度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收获,也造就了一批闻名中外的大型遗址博物馆。近日,“陶泓觅踪——澄泥砚文化遗产寻访活动”团队走进国内首家考古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

陕西考古博物馆是陕西省集考古发掘、科学研究、文物保护、教育展示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考古研究机构。大家到此直奔一个目的——寻找这里的唐宋澄泥砚。

“这里有一块凤池砚!”陕州文化馆馆长张琦指向一块标注为“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2020年西安雁塔区月登阁村唐杜华墓”的箕形双足澄泥凤池砚。

2020年,陕西考古工作者在浐河岸边的唐崇义乡,发掘了唐代解县尉苏顺夫人杜华之墓,出土了丰富的文物和墓志。唐代的河中府就是如今的运城市,管辖河东县、临晋县、猗氏县、虞乡县、宝鼎县、解县、永乐县、河西县。解县城旧址位于今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县尉掌一县之治安,兼管盐池部分政事。解读墓志可以了解到,县尉苏顺亲自为夫人杜华撰写了墓志铭,并葬夫人于浐河岸边的杜氏祖茔。陪葬品有她生前喜爱的一套精致茶器和一块澄泥凤池砚。这款砚台胎质青灰稍泛白色,为唐代弘农砚瓦常有的色泽与造型。杜华墓的出土器物展示了唐代官宦人家富裕而优雅的生活状态,并再次证明澄泥砚是上流社会普遍使用的文房用品。

随后,寻访团队又找到了宋代蓝田吕氏家族墓出土的砚台。2005年冬天,一批精美的北宋文物被公安机关截获,其中一级文物三足歙砚底面铭文显示了该古墓主人为蓝田北宋吕氏家族成员。2008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对蓝田一处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北宋吕氏家族墓地浮现在世人面前。家族墓共埋葬吕氏家族成员5代人29座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文房器物。其中几方古砚最为精彩,两方三足鼎式歙砚、一方吕子功铭文歙砚,一方铭文歙砚,还有一方双色巧雕的虢州石抄手砚。

吕大圭夫妇合葬墓出土的是一块澄泥海棠池抄手砚,这块砚台因长期使用,已经被墨浸染成黝黑色,只有砚堂研磨处露出砚台的鳝鱼黄底色,这也是宋代的虢州澄泥砚最好的成色。墓主吕大圭为吕氏先祖吕通的长孙,享年86岁,是吕氏墓园中年纪最长者,也是“大”字辈的掌门人。蓝田吕氏在北宋可谓名门望族,大忠、大防、大钧、大临又称吕氏四贤,在理学研究、金石学研究、古器物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吕大忠曾经做过陕州知州,且为官清谨,明代万历《陕州志》中有记载。家族中最出名的人物要数吕大临,是北宋著名的金石学家。宋哲宗元祐年间,在朝任秘书省正字,曾拜于洛学程颢、程颐兄弟门下,是程门“四先生”之一,是宋代金石学的集大成者,著有《考古图》,被视为“中国考古学的鼻祖”。

唐代杜佑《通典》云:“弘农郡贡麝香十颗,砚瓦十具。”宋代王存《元丰九域志》记载:“雄。虢州、虢郡;土贡:麝三两、地骨皮一十斤、砚二十枚。”从陕西考古博物馆的所藏砚台,我们可以看到澄泥砚在古代文房器物中的地位,从唐代阙里庙堂的贡品,到唐宋官员家族的案头之物,澄泥砚都未曾缺席,一直占据着唐宋文房用砚的主导地位。

提供视频拍剪、播音主持、直播带货、平台推送、文案写作、文字校对服务,招聘新媒体运营人员。

新媒体采编部

责编:蔡仲鸣 徐伟

合作热线:18639836009 16639899398

投稿邮箱:smxsjkb@163.com

微信推广:0398—2981057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