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柳杨|龙门石窟:千年石刻的时光回响(散文)
柳杨
2025-05-23 02:31:37
 #这就是洛阳!# 

柳杨|龙门石窟:千年石刻的时光回响(散文)
 
在一个阳光正好的日子里,我踏入了龙门石窟的世界,仿佛一脚迈进了历史的长河,去探寻那跨越千年的艺术与信仰。
 
远远望去,伊水如一条玉带,蜿蜒穿过两山之间,东边的香山与西边的龙门山对峙而立,宛如天然的门户。而那密密麻麻的洞窟,就镶嵌在这陡峭的崖壁之上,像是岁月精心雕琢的神秘宝藏盒。
 
沿着伊水岸边的小径前行,我首先来到了潜溪寺。走进洞窟,一尊尊佛像映入眼帘。

主佛阿弥陀佛,端坐于须弥座上,面容丰满圆润,神情安详静谧,仿佛在俯瞰着人间的芸芸众生,又似在沉思着宇宙的奥秘。

他的衣袂线条流畅自然,仿佛被微风轻轻拂动,给这冰冷的石刻,增添了几分灵动。两侧的菩萨像身姿婀娜,眉眼含笑,手中的法器,在光影的映照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离开潜溪寺,继续向前,便到了宾阳三洞。这三所洞窟中,宾阳中洞最为壮观。洞顶的莲花宝盖精美绝伦,周围环绕着姿态各异的飞天,她们衣带飘飘,仿佛正从天际轻盈飞来,给洞窟增添了一份空灵的美感。

正壁的主佛释迦牟尼像,庄严肃穆,眼神深邃而慈悲,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苦难。

左右两侧的弟子、菩萨像栩栩如生,每一尊都有着独特的神情和姿态,仿佛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

洞窟内的浮雕,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帝后礼佛图》虽已残缺不全,但从仅存的部分,仍能感受到当年雕刻者的精湛技艺和宏大场面。

画面中,帝后带领着一众侍从,神情虔诚地进行礼佛仪式,人物的服饰、表情、动作,都刻画得细致入微,让人仿佛能穿越时空,亲眼目睹那盛大的场景。
 
再往前走,便是奉先寺。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无疑是龙门石窟的精华所在。当我第一次看到她时,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尊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她端坐在八角束腰莲花座上,面容端庄秀丽,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神秘而温和的微笑。

那眼神,深邃而宁静,仿佛能包容世间的一切喜怒哀乐。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让她显得更加神圣而庄严。

围绕在大佛周围的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造像,也都各具特色,他们或温顺、或威武,与卢舍那大佛相互映衬,构成了一个和谐而又壮观的佛国世界。

站在大佛脚下,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是如何在这坚硬的岩石上,雕刻出如此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的呢?这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信仰的力量在岁月中的沉淀与绽放!
 
沿着崖壁继续游览,我还看到了万佛洞、莲花洞等众多洞窟。

万佛洞内,密密麻麻地雕刻着一万五千余尊小佛像,每一尊都小巧玲珑,但却神态各异,仿佛是一个庞大的佛国军队,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

莲花洞则以其精美的莲花藻井而闻名,洞内的佛像雕刻细腻,线条流畅,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然而,在欣赏这些精美艺术品的同时,我也看到了岁月和历史给它们留下的伤痕。

有部分佛像的头部被盗凿,浮雕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这让我感到无比痛心……这些珍贵的文物,无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保护它们。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伊水和洞窟上,给整个龙门石窟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我缓缓地走出龙门石窟,心中却依然沉浸在那千年的艺术与信仰之中……

这次龙门石窟之行,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让我领略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沧桑。我知道,那一尊尊佛像、一幅幅浮雕,将会永留记忆深处,成为心中永恒的文化之瑰宝!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