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传承“工匠精神” 锻造优质“司法产品”——写在平顶山市新华区法院滍阳法庭成立两周年之际
顶端平顶山
2024-08-30 10:51:47

这是一座三层小楼,一楼安检处的来访人员登记簿经常一天会写满几页,来访的一拨又一拨人中,有来参与开庭的,有来进行调解的,有来咨询法律问题的……

——这是平顶山市新华区法院滍阳法庭日常接待群众的写照。

2022年8月31日,平顶山市新华区法院滍阳法庭队伍正式组建,年轻的法庭、年轻的队伍,但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23年2月,滍阳法庭被平顶山市新华区法院评为先进集体;2024年2月,被评为全市优秀人民法庭……

从平顶山市中级法院到新华区法院挂职的党组成员、副院长韦艳歌说:“滍阳法庭马上两周岁了。两年时间,法庭从鲜为人知到现在广为人知,老百姓从将信将疑到深信不疑,同志们从稚嫩走向成熟,法庭留下了太多成长痕迹……”

不畏辛苦劳碌唯愿群众满意

两年前,作为员额法官的韦艳歌和法官助理王子璜、李松志被平顶山市中级法院选派到新华区法院,他们和新华区法院员额法官康梦龙,法官助理王二伟、王曼铄及新招录的12名书记员共同组成滍阳法庭团队。那时候,他们平均年龄还不到32岁。

“群众需要干啥,我们就干啥。”这是副庭长李松志说的话。李松志在中级法院很少办案,2024年上半年却成为全市法院办案标兵,两年审结案件近800件,平均每月结案30多件。

一点一点学,一点一点请教,最多的时候,李松志一天开了8个庭。无论是面对不断催促案件进展的当事人,还是难缠的信访户,他都充满耐心,从来都是说:“群众太需要办好案、多办案了,我要提高能力,才能让群众满意。”

来到滍阳法庭后,李松志的白发生出了很多,体重也下降了一些,但他说:“我从不后悔来法庭,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与收获的经验和阅历比起来,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滍阳法庭副庭长康梦龙已成长为滍阳法庭的负责人,每天他几乎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我们制订有月计划、周计划,责任到人,在这样的集体里工作,总有你追我赶的干劲儿。”

抓管理带队伍,还要带头办案,韦艳歌非常清楚身上的担子有多重。除了开会,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庭里,或是开庭,或是帮大家解决难题,拿不准的案件,她带领大家一起讨论,并对全庭裁判文书和案卷逐一查看。

“积案要尽快消,质量也要提升上去。”她自己承办案件的文书,往往要在下班后才有时间撰写。“看到当事人及时收到了满意的处理结果,我们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到现场”深挖矛盾根源,将脚步放在距离当事人最近的地方。为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滍阳法庭的干警经常不厌其烦地调解案件、进行普法宣传,真正做到调解普法两不误。

现在,很多律师和当事人都愿意把案件分到滍阳法庭,他们说:“这里办案快、调解多、效果好。”

学习锻炼争先怀揣激情奋斗

在滍阳法庭,每周一早上都有晨会学习,大家轮流做老师或朗诵者,分享一个案件、讲解一个法条、诵读一段文字……以学益智、以学修身。

滍阳法庭审判人员把调查研究作为提升专业素养和提高工作质量的必要技能,笔耕不辍,两年来,在省、市级媒体上发表新闻、调研稿件40余篇,撰写调研案例20余篇,并有3篇论文获得国家级表彰,4篇论文获得省级表彰。

“我们餐厅的桌子都是圆形的,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在吃饭的时候讨论案件和工作。”法官助理王二伟说,“在这里,学习不仅是一种风气,更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两年,4个办案团队,700多个日日夜夜,审结家事案件2907件,服判息诉率达到92.38%,平均结案用时46.10天……

天色已晚,周围一片漆黑,只有滍阳法庭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此刻的滍阳法庭,像极了“孤光里的一点萤”,没有什么动听的言辞,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他们用星火微光照亮法庭,用“工匠精神”铸造整个法院队伍的脊梁。

来源: 河南法制报
编辑: 吉倩倩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