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第十三届地头蛇诗歌奖入围作品选:莫诺格
鬼啸寒
2024-09-06 19:18:07

♢亲密感


雷电闪了一下。在窗外。
听见这栋房子管道水流的声音
及窗外的大雨声。

他几近失控地冲她吼道:
"我算什么?"
她只是低头,打包所有行李,动作迟疑。
随即。他夺门而出
她也出了门,只不过是朝着另一个方向

前几天,在深夜阅读《亲密关系》一本书时
她想到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关系
疏离,隔阂,格格不入
书的第253页写着:
爱情三角理论
(据说是一个叫做罗伯特•斯腾伯格的人提出)
分别是:
亲密、激情和承诺
她在阅读时
在亲密这个词底下划了重重一条线
(她有用铅笔做笔记的习惯)
随后,在这个词旁边打了个问号
自有记忆以来
她从未感受过亲密
无论是来自哪种维度的亲密
包括但不限于朋友、家人及恋人
她想了想
如果这是一个镜像
那么倒映出的真实的自己
与周围任何人,还有这座城市
都缺乏亲密感
问题或许不在她身上
她足够信任人类以及任何一种人类文明
只是她所信任的人类或者说人类文明
并不能带给她内心需要的
那种亲密感

她继续想着自己与他者的距离感
任凭大雨浇透她的头顶
然后是四肢
最后才是
五官里的那双眼睛

她走到一处公园
废弃的一张长椅
犹豫着坐了下来
她徘徊不定的那些时刻
心里在想"亲密感"这个词
并为了这种走神
而隐隐不安

在她的身体紧绷着
弯成一张弓
即将射出去时
更远处的草丛
先是传来了一声狼嚎
再是铁轨咔哒咔哒的运行声
她趴在地上
耳朵贴着泥土
认真听了一会儿
随后也咔哒咔哒起来
就像
一列
火车
咔哒
咔哒
咔哒


♢采访

音频在38:45:70分戛然而止
(上周日还是周六做的
一次采访活动
以对话+录音的形式)
采访对象是一个年轻的
小说作者
我问他:
“很多人写作有个习惯
他们喜欢把小说写完之后打印出来
自己看
不仅是这样看得方便
而且也便于修改
你也是这样修改的吗?”
他说:
“我应该是
直接在电脑上
修改吧
但会打出来
自己欣赏
我很喜欢读自己的小说”
(他轻笑。我也轻笑。)
他说:
“我真的挺喜欢读自己的小说
有的小说
写了个开头
或者是写了一半
没写完
但是也经历了很长的构思
假设这个小说暂时不写了
我就会感觉
我的人物停留在
那个情节上描述的地方
他就在那儿生活
比如说,
我写他翻越了一座山
要去另外一个地方
但是他又没去
那么
在我的感觉里
他就一直在那座山里面
他就一直在那里等待
等待着
我去打开
那个word文档”
我最后问了
他29个问题
采访的间隙
他点了一份外卖
语音电话中断过一次
采访结束前,他说:
“谢谢。现实生活中没什么人可以探讨文学”
他说得很诚恳,笑得也很诚恳。


从客厅那个咳嗽人的视角里,可以清晰地看见窗外正在下雨以及雨水的颗粒

咳嗽声此起彼伏。从客厅开始
蔓延到卧室(靠近阳台那间)
形成一个有趣的接力游戏或是
一个完美的闭环
区别可能仅仅在于:
客厅咳嗽的那个人是中国人
卧室咳嗽的则不是
在一来一回的过程中
她们用咳嗽交流
消除了民族、国籍和身份
一切都变得纯粹而简洁


♢在成都:一些碎片

客厅亮着三盏灯
穿过一个卫生间,两间卧室
靠里面的卧室也亮着一盏灯

几天前,点的一盘蚊香早已燃尽
点香的人先是去了上海
后来又辗转到马鞍山

拜访完前辈后,再次回到街上
刚出门不久便再次嗅到熟悉的
槐花香

隔壁屋的室友,东京住了五年
打了几次照面,话没说几句
一次把他锁在门外
另一次被他锁在门外


夜里十一点:
设置了早睡模式的手机自动关机
素食主义者奔赴下一家面馆
小区旁的小吃店
坐下。点了一碗青椒肥肠炒粉
油腻到难以下咽,囫囵了几口
起身离开,敲醒睡着的看门人
他在开门后,用成都话提醒了我两次:
开门要1块钱。

简介:莫诺格,1996年生,小说作者,诗人,双语写作者,曾获豆瓣阅读小雅奖。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